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第22篇:教研有感∣听张秋玲教授讲单元整体教学

听张秋玲教授讲单元整体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张秋玲教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我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过这块,一来是总觉得教师应该先教好单篇文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我正在进行的有关大概念教学的课题,也是想先在单篇文本研究上有所突破。二来是我在区域教研方面一贯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某一种教学方式。学校不同,学情不同,教师的水平也有差异,用“一刀切”的方式推某种教学方式,一定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不过听了张教授的讲座后,我的想法有了一点松动。

我首先阐述一下张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张教授指出,单元教学是教科书编写的日常,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日常,即使是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提及“单元整体教学”。但这种教学能够有效克服碎片化教学的问题,能够落实课程结构化的内容,张教授称之为“基于时代元素的本土化落地”。

张教授对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解释。首先是整体。很明显,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某一单元内部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是“单元”“课文”“学生”的三位一体。我们容易忽略的往往是学生这一维度,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整体化观照。将学生维度纳入到单元整体教学中,有助于凸显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是同构。所谓同构就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问题/任务,组织一组有相同要素的文本,从不同维度对学习点进行示例及模因学习”。也就是说,同构指向的不仅仅是不同文本之间的“类属”关系,更是在核心概念、任务、问题统摄下的关系。离开核心概念、问题与任务,文本同构是毫无意义的。张教授指出:单元求同,专题求异。此处的“同”的主要表现就是要有核心概念、任务、问题的统摄。再次是关联。即“要把不同文本中的外部形态特征相异、其内部形态特征相同要点进行彼此关联”。所谓外部形态特征相异,可以指文本的文体特征不同,也可以指语言表达方式与风格的不同;所谓内部形态特征相同,我的理解是这些文本要能够指向同一个核心概念、任务和问题。

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点在于确定“核心概念”。这与我目前关注的学科大概念有了共通之处。核心概念如何提取或确定呢?还是要通过研读课标、研读教材,并且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张教授举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例子,单元导语提示了学习内容,例如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但该内容不能作为“核心概念”,因为“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只是一种文体知识,并不是散文阅读的必备能力。单元导语的第一段中有“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之语,第二段有“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之语,这恰恰是阅读散文必须把握的内容,即“我”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的。这也是本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概念。

确定核心概念后,教师要进一步分析学习内容,并进行学情研判,在此基础上确定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我此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逻辑关系一直搞不明白,此处的表述让我恍然大悟。单元整体教学首先应该围绕“核心概念”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再确定教学内容的标准和程度,即教到什么程度、取得怎样的预期成果。接着便是确定“核心任务”,这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从“核心概念”到“核心任务”,标志着教学开始通过设计情境、教学环节等逐步落实核心概念。例如我之前听过的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的一节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任务:以“家乡的名片”为话题创作一篇作文,班级准备举办“家乡的名片”漂流活动,以朋友圈(纸质版)点赞形式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参加年级展示。这个核心任务是为了对接“核心概念”的,或者说是为了落实核心概念的。

这也说明,单元整体教学的本质在于从N到1,这个1就是核心概念。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在于确定核心概念。这也是本单元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但是核心概念不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而是要落实到每篇课文教学中。但如果是单篇文本的教学,每一篇都指向核心概念,那么知识依旧是碎片化的。于是要通过核心任务来落实核心概念,而核心任务就是联结核心概念和单元课文之间的纽带,或者说是联结核心概念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纽带。

核心任务确定之后,紧接着便是设计教学评价工具,这也是逆向设计的精髓,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进行过重点阐述。评价工具确定之后,才开始正式进入教学实施阶段,包括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环节与流程的设计等。而在教学结束之后,还要再次评价教与学的成果。这一点在教师教学设计的ID4T模型中也有所体现。整个流程体现的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

张秋玲教授用四句话概括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以终为始,素养导向,同构学习,用以致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用以致学”。我们平常说“学以致用”,即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新能力之后要应用实践中,但这里恰好相反,在达成实用目的的导向下,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家乡的名片’为话题创作一篇作文”就是一种“用”,为了达到这种“用”,学生必须“学”这几篇课文。这种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值得学习的。

既然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对学生学习有用,以后我也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多进行创新的教学设计,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可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尝试,优秀课例和优质经验依然可以在全市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改进】单元整体教学③‖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
​【讲座课件】雷波: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历史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研究【上】】
中学地理“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课改|房超平:多向互动,整体建构,课堂学习应成为创造过程
20230828教学手记——叶绍钧、夏丐尊首创了我国的大单元教学
焦世强 关媛 | 如何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同步发展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