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第16篇:也谈“批注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0年第16篇:也谈“批注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2期发表了一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批注”指导策略——以鲁迅<朝花夕拾>为例》的文章。文章主要是指导学生用“批注法”进行整本书阅读,读后还是挺有收获的,不过有些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章主要是围绕“指导策略”展开的,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朝花夕拾》这本名著。第一个策略是“自主批注”,教师进行先期的指导,例如明确批注符号、批注时间的指导以及批注内容的指导。这其实就是给学生的阅读提供批注方面的支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批注符号”。就是说,“批注”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包括各种“符号”的运用,例如波浪线、圆圈、横画线等等。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内容,有的代表难懂的词句,有的代表重点词句等。这一点是很有实效性的,可以给学生未来的读书生活提供实用指导。第二个策略是教师提供了几种批注的具体方法,例如赏析性批注、质疑性批注、联想式批注等,这三种方法是站在读者角度对文本的体认。第三个策略是“合作交流”,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小组之内的同学交流批注,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优秀批注,班级展示师生多元批注等。应该说,论文作者提出的这些策略都是很接地气的。

不过,作者的“批注法”以及名著阅读指导,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挖掘?在作者论述的基础之上,我想到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结合统编教材“自读课文”的批注分析。对于教材上的自读课文,也不是每一篇都有批注,但对于有批注的课文,我觉得有必要仔细分析编者是如何进行批注的,能不能将这些批注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共有六处批注,两处是陈述,四处是提问。两处陈述,“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和“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其主要作用是点拨,引起学生的注意。前者是从结构角度,后者是从炼字角度。这就是提示学生要注意文中表示结构的词句以及所谓的“好词好句”,并注意其作用。四处提问,分别是从内容理解和手法提示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问题。《散文诗二首》的两处批注:“‘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和“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不仅仅是在提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更是为了达到思维培养的目标。那么,从教材中总结出来的批注方法与策略,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何在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提炼,争取挖掘出一些具有实操性的方法。

其次是关于“整本书阅读”。论文作者称《朝花夕拾》的阅读是“整本书阅读”,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或者说,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理解为“对一本书进行阅读”,而是要从课程角度进行理解。“整本书阅读”既出现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出现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但两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指导性质的,是一种教学建议,后者则是明确的课程内容,有学分、学段的要求,有具体的范围和阅读要求,即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而且贯穿在必修、选修和选择性必修中。另外,高中所说的“整本书阅读”主要是长篇小说阅读和学术著作阅读,例如《红楼梦》《乡土中国》等。像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也是一本书,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或者说,与其说是“整本书”,不如说是“群文阅读”。本人曾经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后形成论文《课程视角下“整本书阅读”的边界意识辨析》,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年第1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我本人不建议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用“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为的是和高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区别。因此,像《朝花夕拾》这样的“书”,最好用“群文阅读”“主题阅读”“专题阅读”等思路进行教学。退一步讲,即使是将“批注”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也应该将部分注意力集中到“整体”上来,而不是一味对书中单篇的细节进行挖掘,即对《朝花夕拾》进行整体意义上的分析与理解,然后再进行批注。

再次,像《朝花夕拾》这样的著作,统编教材称之为“名著导读”。而统编教材的“名著导读”,与过去的教材也有区别。过去将其作为“课外阅读”,现在的统编教材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系统中,而且每部名著都与某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例如《西游记》的导读,主要着眼于精读和跳读。教材明确指出:“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由于《朝花夕拾》是初中生阅读的第一部必读名著,因此教材并没有指派具体的阅读方法,而是用“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作为指导。在“读书方法指导”板块,教材也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方法,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即带着生活体验去读,结合现实生活去读,结合当代文化去读,还可以查阅作者的传记资料和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名著的陌生感。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我觉得也有必要考虑一下教材的指引,将批注的一部分重心放到“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上来。当然,论文的作者也提到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联系所学知识、生活实际、社会人生等进行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这也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有效手段。

也就是说,研究“批注”和整本书阅读的问题,既要结合统编教材的自读课文的相关内容,也要考虑到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要求,并且从学理上辨析“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将这种研究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遵循学生阅读规律 开发名著专题课程
专题:名著阅读 | 以“活动•探究”单元设计理念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培训讲义 | 刘文虎:谈谈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批注阅读的策略研究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的建设与教学对策
【统编语文教材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