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兴趣和方法入手,打造快乐高效思品课堂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从兴趣和方法入手,打造快乐高效思品课堂。下面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一、研究的背景:

经过几年来的数次调整,思想品德学科已由曾几何时的与“语、数、外、理、化”并驾齐驱的“龙头老大”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如今与“史、地、生、音、体、美”互为伯仲的“七个小矮人”,学科位置的剧烈下降带来了人们从认识到行动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学校领导轻视,主科老师歧视,任课老师鄙视,学习主体忽视,思想品德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不愿意学。不少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堂就是死记硬背,学生普遍感到有比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甚至还有些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便开始“倒计时”……试想,这样的政治课堂有多高的效率呢?这样的课堂能带给学生多少东西呢?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吗?还有老师自己呢?有生命活力可言吗?接踵而至的是,教师的教学空间受到不断地打压,学生的学习时间遭到刻板的限制。课堂上许多教师口若悬河,如痴如醉;学生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偶尔的提问,换来的也令人心碎——举手的学生只是稀稀拉拉,三三两两,这样的课堂实在无味。造成任课教师不愿意教授思品学科。实际上,这种局面的存在,既有政治课教材和知识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人们对政治课的偏见。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

改变政治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一直是优秀政治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为有效解决当前学校存在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实际问题,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愉悦,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快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从兴趣和方法入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了教学实效,打造了快乐高效的思品课堂。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二、指导思想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巴班斯基理论的启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无疑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巴班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是“教学的过程最优化这个复杂问题的关键之一。”巴班斯基还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根据这一理论,上好政治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3、新课程标准的启发:新课程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不能把学生仅看作接受知识的主体,更应把学生看作生命的主体,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在素质。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关键;二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根本性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又要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使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还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三、解决的的问题

通过研究,努力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上形成人人敢发言,人人都参与,积极讨论,勇于展示的良好学习风气,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整体学习水平的很大提高。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四、操作程序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1、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2、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这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我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

3、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我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4、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

5、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6、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质量就会提高。

(二)、指导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的难度大,效率低,一部分学生政治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而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经常更新,不会学习将意味着他们是新世纪的文盲,因此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在每学期的头一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上应如何听讲、思考,如何活动、讨论和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如何做练习题,如何复习及如何进行记忆等等。另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班中选出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让他们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课堂上让他们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使学生掌握比较贴近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重点抓的学法主要有:

1、根据学案指导学法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学案导学法”,学生根据学案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法

 利用不同字体理解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字体提示来有重有轻、有精有粗地学习教材。

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栏目帮助学习,指导学生利用它们来巩固知识,深化学习。

3、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法

教师的每一次教实际上都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因此,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以教促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后,必然会善于学习,乐于思考,长期坚持,学习能力必然会提高。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课堂操作程序

我所做的探索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每班8—10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敢于把课堂放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课堂环节“五步骤”:预习导学,合作交流,自我展示,反馈矫正,当堂达标。

(1)预习导学:特别在学生自学能力比较低的起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取“学案导学法”,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学。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导学案的设计可以由学生参与完成。提倡预习前置,教师提前发放导学案,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学生在课前负责搜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时政材料等。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有信心,并能从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规,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高效地完成新课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都会收获自己的希望。
 
(2)合作交流;课堂上学生首先就自己的预习情况,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交流的内容为:你学到了什么?对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独特见解?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多媒体教育技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如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对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几点尝试
张晓燕 :多角度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道德与法治》快乐课堂
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