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离家乡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初离家乡

作者:鲍和祥


1981年暑假过后,我在老家刚上二年级,课桌也有一年级的土坯桌,换成了长条木桌。开学后的一个周末,父亲突然回来了,我很诧异,刚开学这么忙,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我知道父亲在一个叫嘉祥的县城教学,来一趟要骑80多里路自行车。我印象中父亲很少回家,除非过年的时候回来几天,就连寒暑假,因忙于招生、教务等工作也很少回来。

母亲拿了个板凳,在厨屋墻边坐下来,示意我过去到她跟前。母亲双手揽住我胳膊,让我依偎在她身上,然后平静的对我说:“你大哥考学(中师)走了,你达达(爸爸的方言)那里能住开了,这次来是想接你去他那里上学,你愿意去吗?”我看着母亲的眼睛,她同时也观察着我的反应,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母亲又说:“城里的学校比咱庄上条件好,老师教的也好。”这句话我听的很真切,父母对孩子好的事,我怎么能拒绝呢,就随口“嗯”了一声。母亲又说,“那明天就跟你达达去嘉祥了”,我答应着离开母亲的怀抱在院子里玩,而母亲一直坐在那里很久没动,只是远远地看着我。

现在回想起来,一个9岁的孩子,怎么能懂得母亲当时复杂的心情呢。那种对孩子离别时的不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望,更有对孩子即将面对新生活是否能适应的担心,一股脑地涌在心头,想到这些我就禁不住落泪,心疼母亲,自责年少无知,为什么没去安慰母亲几句。

第二天,父亲把我送到县汽车站,把我交给在车站工作的表姨夫,他就骑自行车先回去了。表姨夫虽然个子不高,但无论说话还是做事,总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热情真诚的感觉。我在姨夫办公室等着,他指着院里一辆公共汽车说,“一会儿就坐这辆车走”,我好奇地看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公共汽车。快发车时,姨夫送我上车,我注意到车门是推拉的,门又宽又重,开关起来有些费劲。我被安排在驾驶员后面第一排靠窗户的位置,姨夫不住地给驾驶员交待着,“这个小孩是亲戚,到嘉祥那边有人接,路上请多多关照”。我就这样一路被快递到了嘉祥车站,车未停稳,我就看见姐姐已经在向车上张望,她快走几步迎到车门口,抓住我一只胳膊,我顺势跳了下来,坐在姐姐自行车后座上,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学校。

走进校园,正对大门是一座三层的教学楼,父亲就住在二楼最东头跨走廊的大单间里,房间被用木板隔成内外间,内间有两张床、两张桌、其中一张简易桌上放着衣柜,外间有父亲的书桌、一把钢折椅、一张放餐具的小桌和一个煤油炉,这就是我的新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就连面前的父亲感觉也不是很熟悉。

第二天一早,父亲骑自行车把我送到县实验小学,给班主任交接完就回去了。那时候的家长都不接送孩子,放学的时候,老师根据学生回家的路线,按东西南北排成四队,唱着歌就回家了,我们这一队到最后就剩我自己了。到家后,父亲交待我,“楼下就是教职工食堂,馍票菜票在抽屉里,每天听到开饭铃响,下去排队打饭就行”,我边听着父亲的话,边从他手里接过馍筐和菜盆。那时姐姐住女生宿舍,放了学我们三个人一块吃,晚饭时父亲如果有时间,会用煤油炉烧点咸汤或白汤,每人喝上一碗,这两个汤我也是那时候看着学会的。

就这样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到了初冬的一个星期六,中午放学回家发现母亲突然来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一进门就闻到满屋熟悉的包子香味,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就吃起来了,嘴里不住地念叨着,“恁好吃唉!恁好吃唉”,五、六个包子不一会就下肚了。第二天上午,母亲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大圆铁盆,提了几壶热水,配套的还有一件塑料布浴罩,一头系在屋里搭毛巾的铁条上,下面敞开罩住铁盆。我脱了衣服钻进去蹲在盆里正好合适,这是我第一次洗热水澡,浑身舒服极了。母亲半开玩笑地说,“你的裤头再不洗就要生虱子了”,边说着边用开水烫了好几遍才放心。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母亲住了两天很快就回老家了,家里还有10多亩地要打理,还有在一起生活的卧病在床的大娘需要照料。比我大三岁的二哥仍在老家上学,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因体格结实强壮,农忙时就成了母亲的得力帮手。每到放寒暑假,我就自己坐公共汽车回家,就这样两地来来回回好几年,这一路停靠的一个个驿站,成了我年少离家后最熟悉、最亲切的记忆。

濠梁之乐君 癸卯年谷雨
                                                      

作者简介:                                                  

鲍和祥,70后,笔名濠梁之乐君,正值奋斗的年纪不幸罹患重病,在满地荆棘的路上艰难前行。正如史铁生所言: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在孤独无助的日子里,也许我拙笔拾掇的一行行文字,就是最好的疗愈和慰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在回家路上
我的父亲 || 作者 王淑
我的儿时记忆---今昔对比
不比才是福
下乡过年( “金谷”杯春节征文14号作品)
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