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业航天千亿风口:我们距离成为中国的SpaceX还有多远?

探 秘

- 文丨不凡商业记者 溜溜球 -

创业者和资本涌入商业航天赛道,但技术、人才和商业化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三大阻力。

航天技术已经走下神坛。

11月20日,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3亿人民币融资,这也是蓝箭自2015年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五轮融资。

不只是蓝箭,今年以来整个商业航天领域都备受资本关注。

截至2018年11月,蓝箭航天、零壹空间分别获得累计超过8亿元人民币融资,星际荣耀获得超过6亿人民币融资,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等企业也陆续获得融资。

除了战略投资,经纬中国、华创资本、StarVC等知名基金都已开始布局。

但摆在所有创业者面前的是:与民营商业航天发射鼻祖SpaceX相比,国内民营商业火箭仍在设计和实验阶段,目前还没有一家民营火箭公司成功的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与此同时,国内民营卫星公司也未能探讨出可盈利的成熟模式,无法向火箭公司提供大量发射订单。

但星球大战已经打响,由于太空中的近地轨道有限,各创业公司开始加紧争夺太空资源,仅在2017年,SpaceX就完成了18次发射任务,这意味着留给后发创业者的时间不多了。

反观国内,民营商业航天领域背靠“军民融合”的大指导思路,但来自政府的源动力不及国外。再加上居高不下的研发和设计成本,持续存在的技术和人才瓶颈,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走下神坛的航天技术

1986年,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发生后,美国政府决定推进火箭发射的商业化。2006年前后,美国政府、NASA开始支持包括SpaceX、轨道科学(ATK)等公司进入商业市场。

在随后的10多年里,NASA同SpaceX、ATK以及其他私营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激励协议和商业服务合同。2010年,美国政府还颁布了《美国国家航天政策》致力于鼓励和推动商业航天发展计划。在美国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上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很大程度影响了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状态和进展。

反观国内市场,来自政府的源动力明显不足。

2015年,军民融合政策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以零壹空间、蓝箭航天为代表的第一批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开始出现。

三年多的时间里,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出现了以星际荣耀、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等为代表民营火箭公司,也有以天仪研究院、长光卫星、九天微星、微纳星空等微小卫星研发与制造公司。

但创业市场的火热无法传递到政策上。

在中国,目前商业发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军民融合这一大指导思路上,还没有真正可以惠及企业的落地政策。

但好消息是,11月20日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在公布融资消息时透露,目前国家对民营航天的资助更多是以订单的形式出现,每年或不定期开放一些需求,而且整体来看需求量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上亿元规模的需求。

某民营卫星公司相关从业人士也向不凡商业表示,目前他们的卫星研发设计也大多是跟政府、学校在一些科研项目上展开合作,来自商业卫星研究方面的需求目前只占很小一部分。

造火箭难在哪

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任何一家民营商业火箭公司能成功把卫星送入轨道。

这意味着,国内商业航天发射需求要么等待“国家队”的空余搭载量,要么向国外商业火箭发射公司寻求合作。

但国内发射需求暴增,而近地轨道的位置的不断减少的。

在蓝箭CEO张昌武看来,未来国内民营航天领域肯定只有两到三家企业的空间,它们可能来自于各自的细分赛道,有做小型火箭的,有做大中型火箭的,也有做火箭分系统的,再加上这个领域人才的稀缺性,留给大家的时间窗口相当有限。

低价是商业航天的核心。

现在,国内民营商业火箭发射公司的重点基本围绕降低火箭和单位运力成本展开。其中,自研液体火箭发动机被认为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最佳方案。

目前来看,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有四种方案,即液氧煤油、液氧液氢、液氧甲烷、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但偏二甲肼是一种有毒的推进剂,这里就不再多赘述。

液氧甲烷因为燃烧低积碳、适合长时间飞行、相对高的比冲(高于液氧煤油,但低于液氧液氢)、燃料密度高、易储存、星际燃料充裕等因素,成为包括SpaceX、Blue Origin 、蓝箭、星际荣耀、九州云箭等多家公司重点考虑和选择的方案。

在2018年4月的I轮融资中,SpaceX估值高达280亿美元,虽说如此高的估值与马斯克的BRF计划、“星链”计划以及火星移民的愿景密不可分,但SpaceX在2017年完成的18次发射更让投资者看到了高额回报的可能。

2017年,全球总共进行了90次航天发射任务(轨道发射,亚轨道不计),其中美国完成了29次发射,中国18次,欧洲航天局9次。也就是说,SpaceX完成了美国超过一半数量的发射,等同于中国的发射次数,是欧洲的两倍。

参照SpaceX的经验,实现低成本、稳定、有效的火箭发射将成为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异军突起的最大底牌

但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想达到SpaceX的高度并不容易。

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问题。

目前,很多国有技术并没有通道可以与资本相结合,转化成商业化的产品。

当初,为了扶持SpaceX,NASA把自己的核心骨干派驻到公司,其中包括一批航天业内的顶尖高手。再加上SpaceX从NASA及行业内挖来的业界的技术精英,SpaceX拥有了一大批业内顶尖的技术人员,保障了其技术研发的成功率和对外融资的实力。

而国内的人才流通存在着明显障碍,今年9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离职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在今年年初离职后半年加入蓝箭航天后,被指在脱密期内从事相关行业,而且他的离职对中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带来了极大影响,并且要求张小平回研究所履职。

体制内外人才流通机制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对体制内的航天人才而言,跳出来走向民用航天企业,并不仅仅是离职那么简单,相当于他们要放弃原有的所有积累。

有相关从业者向不凡商业记者表示,核心航天人才从体制内跳出需要经过两年的脱密期。脱密期内,需要在研究所内非保密性质的岗位待满足够时间才能跳槽从事原来的研究行业。

但两年之后,航天技术人员掌握的数据、技术等资料已经与最先进水平脱轨,跳槽到相关民营航天公司中只能从头再来。

此外,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仅在军民融合方面做出了指导性政策,然而诸如发射审批、卫星审批等方面仍需要具体的政策支持。目前,发射许可审批与发射场审批分开,使火箭发射很难实现快速响应,同时发射场也是紧缺资源。

到太空去,然后呢?

通过运载火箭把卫星运送到指定轨道上,然后呢?

过去,以国家为单位的卫星发射行为通常都是不计成本的,卫星的主要应用也只有三类:导航、通信与遥感。

其中,卫星遥感指指的是通过卫星从高空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的技术,应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智慧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勘探等行业。

卫星导航则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为车、船、飞机等机动工具提供导航定位信息,利用于海上和沙漠中的石油开发、交通管理、个人移动。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数据传输以及重要的军事、抢险、救援、应急通信任务。

简单来说,卫星主要应用于B端企业用户,但存在增长缓慢的问题。在C端市场上,卫星用途较少,而且缺乏付费能力。

然而,商业发射属于需求驱动行业。整个行业的发展完全由发射服务需求方的发展程度而定,只有当卫星运营商能够提供大量稳定的订单,商业火箭发射才能取得良性发展。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在卫星应用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仍旧是以导航、通信与遥感为主。

商业卫星研发商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在接受不凡商业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目前卫星发射的主要需求还是来自于科学研究、通信导航等领域,与国家队相比,民营卫星公司的现在做的大多是微创新,而不是对整个行业的颠覆。

对于未来,对火箭、卫星领域均有涉猎的微纳星空创始人、蓝箭航天联合创始人吴树范也没有底。

在接受采访时,吴树范表示,“在微纳星空成立之初,我的员工经常问我,吴教授,我们有卫星任务干吗?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说应该会有的,基本上我深信会有商业卫星任务来做,但是到底有多少,我也没有底。”

更让行业人士担忧的,是仅具有象征意义的卫星发射带来的危机感。

以阿里巴巴在双十一发射的“糖果罐号”无人太空站和“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为例,发射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剁手”更开心,“我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价值”,某行业相关人士如是说。

天猫国际卫星

据悉,根据火箭规模的不同,国内租用发射场地、地面设备及加注推进剂等发射成本在500万-1000万之间,租用测控船的价格高达千万量级,租用测控站的价格则在百万量级左右,再加上保险成本和卫星设计、研究的相关成本,将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的成本至少在数千万量级以上。

发射目的和用途决定了卫星发射订单是否可持续,而发射订单是否可持续决定了商业火箭发射行业是否能良性运转。

对于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来说,是否能完成商业化,找到可验证的商业模式或将成为最后能否胜出的唯一砝码。

- END -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篇好文,请把我“设为星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业观察 | 探究中国未来的SpaceX
世界首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火箭,民营火箭崛起
商业航天,科技竞赛的下一个“高地”?
中国航天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解析其发展近况和未来
猎鹰9号“拼多多”服务一箭143星,马斯克想全盘吃下航天市场
“国家队”这么强悍,为何还要搞民营火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