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瓦格纳|让尼采发疯的男人

理查·瓦格纳

他抢了得意门生彪罗的妻子他把昔日好友李斯特变成自己的岳父他成为尼采发疯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让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千金散尽修建新天鹅堡他是暴君希特勒世界观的一部分 ......他就是理查·瓦格纳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他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推向巅峰!

“我还欠世人一部《唐豪瑟》”

这是瓦格纳临终之时对他第二任妻子珂西玛(对,就是李斯特的女儿)所说的话。

1841年冬,居住在巴黎的瓦格纳读到了唐豪瑟与维纳斯的故事,便将手上的一部五幕剧本《萨拉孙女子》抛开,因为他认为唐豪瑟的故事更有潜力。1842年,29岁的他带着妻子米娜和母亲前往台伯利兹度假。在那里,瓦格纳一人在波希米亚山区游览了好几天,当地的田园景色激发了他的灵感,进而完成了《唐豪瑟》三幕剧的草稿大纲。1843年春,瓦格纳完成了剧本《唐豪瑟》,却直到11月才开始谱曲。1845年4月13日,瓦格纳完成了总谱。1845年10月19日,《唐豪瑟》在德国德雷斯顿皇家剧院进行首演。

他一直坚持对歌剧进行修改,即使是到其临终之时,他对第二任妻子柯西玛·瓦格纳说:“我还欠世人一部《唐豪瑟》。”

霍洛维茨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钢琴家,一种是犹太人钢琴家,一种是同性恋钢琴家,一种是二流钢琴家”

把好基友李斯特变成岳父

站着的是瓦格纳,旁边白发的李斯特

迪特尔大卫硕尔在《一种德意志式的误读》中写道:“瓦格纳被同时代的人称作‘好色之徒’......”

他的混乱情史中,跟第二任妻子珂西玛-李斯特之女终成眷属的故事最为著名。突然升格成了“岳父”的好友李斯特,当即断绝了和瓦格纳的来往,甚至为逃避现实躲进了一家大教堂,54岁那年成了一位神父。

耐人寻味是,珂西玛的长相跟父亲李斯特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瓦格纳曾写给李斯特—“我对您的想念和爱慕仍是如此狂热。我希望自己很快可以更为有力,这样我自私的爱就会允许我表达对您的担心。愿上天给我力量,让我充分表达对您的爱。”

让尼采发疯的男人

“不!回来!带着你的一切痛苦……我的全部泪水向你流成河我心中最后的火焰向你发出光和热。哦,回来我陌生的上帝!我的悲痛!我最后的幸福!”
《阿里阿德涅的悲叹》尼采

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尼采在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扉页上写着“献给理查·瓦格纳”。他写作此书最重要的动机就是受了瓦格纳音乐事业的鼓舞,把希腊悲剧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瓦格纳身上。

当尼采与叔本华的关系决裂后,又因为瓦格纳还是叔本华的信徒,所以尼采也就与他的友谊自然而然的决裂了。1878年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从此两人彻底决裂。其实,尼采在写作《人性的,太人性的》时已深受疾病困扰,而瓦格纳得知后随即写信给医生,他认为尼采患病的原因是“手淫”,并建议尼采结婚。(此处手动插入doge脸)尼采得知后非常愤怒,将瓦格纳的言论称为“致命的侮辱”。

1888年,尼采在发疯的前一年,专门给瓦格纳写作一本书,即著名的《瓦格纳事件》。在这书中,他犀利而清醒地回归了一个思想者的理智。事实上,尼采反瓦格纳还有几分捍卫自己尊严的意味。

他发疯的原因有诸多版本的解读,和瓦格纳决裂也是其中的一个。

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发疯的前夕尼采写了上文引述的诗《阿里阿德涅的悲叹》,并在发疯后不自觉地寄给瓦格纳之妻柯西玛,并袒露心声,称他一直不曾忘记瓦格纳。(此处再次手动插入doge脸)

路德维希二世的新天鹅堡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和茜茜公主的感情并不好,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并没有在现实中上演。但国王仍然有城堡梦~

因为酷爱音乐,路德维希二世在观看了歌剧《罗恩格林》后疯狂的迷恋上了瓦格纳。从此,瓦格纳及其作品几乎影响了他一生的命运。他以瓦格纳歌剧的内容为主题,修建了宫殿新天鹅堡,其内部有齐格弗里德屠龙的金像,描绘《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故事的挂毯,以《唐豪瑟》故事设计的山洞和节日大厅,并且计划将这一城堡作为礼物献给瓦格纳,当作歌剧《帕西法尔》的背景。

路德维希二世对瓦格纳也同样影响甚深。当瓦格纳第一次见到路德维希二世的时候就很迷恋他,并认定路德维希二世就是他生命中的知音。瓦格纳还激动不已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今天,我见到了他。
他是那么不可救药地英俊、富有智慧、热情洋溢且气质高雅,以至于我担心,在这个尘世中他的生命会像一个绝美的梦般逝去……你完全想象不到他所具有的魅力。如果他能够一直活下去,那将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奇迹啊!”

年轻的路德维希二世

“不管是谁,要了解纳粹主义必须先认识瓦格纳”希特勒

他是希特勒世界观的一部分

暴君希特勒也是个文艺青年,早年曾三度报考艺术学校均遭遇落榜,他也幻想过创作他自己的歌剧,所以,在瓦格纳的身上,他找到了偶像—集艺术和政治于一身的权力意志。瓦格纳的反犹主义、对日耳曼古老传奇的信崇以及关于纯粹血统的神话,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希特勒世界观的一部分。

希特勒将自己的生活设计得与瓦格纳剧中人物如出一辙。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希特勒生命终结时。瓦格纳歌剧中的英雄都是和情人一起死的,如漂泊的荷兰人和他的桑塔,唐豪瑟和他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和他的伊索尔德,西格弗里德和他的布琳黑尔德……于是,希特勒也在末日彻底“浪漫主义”了一把:

1945年4月29日凌晨,他和情妇爱娃·布劳(Eva Braun) 在地下室里举行结婚仪式,次日下午双双自杀。据他的女秘书说,他在临死时还在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情殉”一曲。

希特勒曾经自白:“在我一生的每个阶段,我都要回到瓦格纳。”

小科普

婚礼进行曲一共有两个著名的版本:一个版本是我们熟知的门德尔松所作序曲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另一个就是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的版本欢快激情,瓦格纳的版本庄重中不失抒情。按照西方的传统,新娘入场时要奏的是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两个伟大男人的神话:瓦格纳和李斯特也“断背”?
瓦格纳的10个“脑残粉”,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他??
书评丨读完《瓦格纳传》,我们能得到什么?
理查德·瓦格纳“七宗罪” / 瓦格纳与希特勒
德国游记——新天鹅堡的故事
【德国】新天鹅堡,忧郁国王的童话城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