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故事”征文|我的家谱情结

我的家谱情结

文 | 高月林
去年七月十五祭祖的时候,我们高姓族人聚到了一起,顺便谈起了家谱的事情。说起来有些汗颜,有关家族的文字资料,只字未有,更没有见过什么所谓的家谱。如今父辈均已过世,仅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大娘尚在。对于家族的起源,也仅仅是一些传说而已。
据说,我的老爷很小的时候,因父亲被抓去当兵,杳无音讯,他的母亲带着他,从新安县高平寨一带,一路逃荒要饭,颠沛流离,落脚至渑池县一个叫“槐树圪垯”的贫瘠山村。老爷长大后,结婚成家,一共生养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母亲去世后,他携妻带子,又一路辗转,来到我们现在居住的村庄,买下了一处旧宅,并在此安家落户。
父辈弟兄八个,我的父亲排行老六。自我记事起,除了二伯和四伯在外有房子居住,其余的六兄弟都挤在一个院子里。小孩子搁气、妯娌们吵嘴的事情时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老院,仅剩一个堂哥云锋在老院居住。其余的,或在本村建房,或迁移到了外地。
早先听父亲说,他年轻的时候,曾和叔叔、伯伯们到高平寨上坟,也曾经有过一本家谱,一直由我的大伯保存。后来,有支国民党的队伍经此路过,四处乱翻,闹得鸡飞狗跳,临走时把家谱也给拿走啦。
自从答应为族人编写家谱后,我便开始搜集相关信息。只可惜,在“文革”时期家谱、牌位、轴子等类似物品,一律被当作“四旧”,作为牛鬼蛇神,被毁灭殆尽。我的五个爷爷,只知道大爷名叫“高发科”,其余的一概不知。后来,我们在买房契约中,知道五爷叫“高发元”;在牌位的夹层里,知道二爷叫“高发松”。如果现在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以后就更困难啦。父亲在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起过先辈们的名字,只不过当时对这类事情并不上心,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
我决定亲自到所谓的老家走一趟,撞撞运气,看能否找到一点儿蛛丝马迹。我的想法,竟和七哥不谋而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七哥开着自家的车,我们一起踏上了寻根问祖之路。
一路颠簸,我俩来到庙头村,见到了一位本家。他叫“高旭东”,现年六十多岁,是一名退休人员。他对我们热情有加,非常理解我们寻根归祖的迫切心情。还取出家中珍藏的家谱,帮我们找寻起来。
或许是上天怜见,我们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上苍,家谱中竟然找到了父辈的名讳,还有爷爷那一辈,老爷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我们喜极而泣,确认我们是一家人,始祖是岳公,现在已经繁衍至第十八世。
听高旭东介绍,他的父亲说过,原来有门族人,住“上河”村,曾经和他们一道上坟祭祖。以后不知何故,竟然多年未见踪影。他们也想试着找寻,怎奈人海茫茫,如同大海捞针。今天得以相见,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这也了却了家父一个未了的心愿。
当时正值夏日天气,高旭东的侄子切开了西瓜,让我们吃;还要让我们留下,一块儿吃午餐。由于七哥临时有事,我们就告别了他们叔侄,登上了回家的征程。
回家后,我便开始着手修谱的事。尽管花费了一些精力和心血,也受到了一些非议和误解,但是,能为族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反而感到非常开心。我通过征求族人的意见和建议,实行了“女儿同样入谱”,使整个家族呈现出皆大欢喜的和谐局面。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家谱的初稿已经完成。尽管内容上还不完善,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起码理清了上下数辈的世系关系,包括每个人的学历、职称、经历、荣誉、成绩、生辰年月等。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社会美德。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现在和将来居住何方,取得了何等的成就,都要记住自己的根在何处,不要忘了自己的家,忘记自己的祖宗。
缅怀祖功祖德,弘扬家谱文化。望后世子孙,都能尊崇家风家训,传承优秀品德。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百年陕西铜川黄堡南凹《和氏族谱》问世
我的族人、家人、亲人
[转载]族人新家谱
编修家谱倡议书
百姓摆谱|编写家谱要与时俱进
王鹤鸣: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