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的小脚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杨 家 的 小 脚

作者丨杨立宇         摄影丨韩健

01

 一个多月前,族内房哥家大娘走了,享年八十五。老人家老在了新村儿子的家里。

 老人家搬进新村后,每年春节磕头拜年,我见她一次。她住在老村时,我回家,常见她站在自家门口,目光呆滞地看向大街东头。那里偶尔有人走动,而多数时候连只鸡狗也不见。她虽是小脚,脚却很大。她身形高大,幸好有一双很大的小脚。她右手扶住西侧门框,身子微微倾斜。她见我走过,目光紧紧随着我移动,面无表情。我叫她一声大娘,她立刻眉开眼笑,问我:你吃饭了吗?

 老人家走后,杨家这个小村庄里,小脚老太太还有俩:一个是已出了五服的街坊奶奶,快九十了,一个是族内北坡哥家的大娘,九十好几了。

02

 前年冬天,杨家的小脚老太太还有我二大娘,大娘。她们妯娌两个,一前一后走的。

 二大娘早大娘一个多月。二大娘的小脚很小,人又瘦,走路颤颤巍巍,我总是看得很揪心。她早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十多年前,又双目失明,这些年终日在黑暗里摸索。二大娘走前几天,我去看她,她缩在一床旧棉被中,像截枯木头。看完二大娘,我去看大娘,大娘也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大娘躺在床上,侧一下头,用微弱的声音问我:你二大娘还吃还喝吗?我说不吃不喝好几天了。大娘微微点头,眼里溢出泪水。几天后,二大娘走了,活了近九十岁。我回老家送走二大娘,再去看大娘。大娘蜷在床上,流着泪,说:我本想领着她走,可她先走了。

 大娘几天不吃不喝,最后一天昏睡不醒,直到永远睡去。要是借上那个年,大娘虚岁八十四。

 大娘老在大年二十九。大娘还能说话时,常絮道一句话:正月里死个汉子一人当,死个婆娘死满庄。大娘不想留骂名,硬是让自己死在了腊月里。

 大娘走后,牛哥在她的枕头下,收拾出了许多小药丸。

03

         鬼子到她们娘家的村庄里杀过人,土匪到她们娘家的村庄里绑过票放过火,肆虐的黄河水吞噬过她们娘家的村庄。生一场疹子,闯过一道鬼门关。

     一路走得战战兢兢。

    五十七年前,大娘踮着小脚,带着牛哥到南边山里要饭,一天奔走三十多里。牛哥不到三岁,一步步跟着。娘俩拖着打狗棍,可牛哥还是被恶狗咬伤,流血化脓几个月。娘俩夜里住在场院边上的看场屋子里,睡在一堆干草里。

  村里的小脚老太太,哪一个没有出去要过饭?她们有的怀里抱着一个,手里领着一个,身后跟着一个,奔走他乡,只为一口饭,只为活条命。

 好歹留住了命。

 日子好了,就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村庄。

 农忙的时候,跟着下地,掰棒子,割麦子,拾棉花,一双小脚深深地陷进松软的泥土里。黄昏中,在田野里牵着一头大黄牛,高一脚低一脚地走。

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坐在炕上给孙辈们缝棉裤棉袄,手里捏着一根针,双眼几乎要贴到炕席上。天好时,领着孙男娣女,坐在村头的小桥上,一口一口地喂他们熟鸡蛋和饼干。

一些车车辆辆,从她们身旁疾驰而过。

时间的轮子转得飞快,但在她们身上慢得像是停滞。一年年过去了,她们还是那般老,似乎从来就是如此,就像老屋里那张黑黑的八仙桌。直到有一天,她们突然连路都不能自己走了,大家这才知道她们是真的老了。

04

 等夜晚彻底安静下来,孩子们都睡熟了,她们掩上木门,坐到灯下,解开缠在脚上的层层叠叠的布条子。

 或许,当年再咬咬牙,再跟自己的母亲闹腾闹腾,再拖那么一年两年,她们有的就可以不用缠脚了。如果不缠脚,这辈子干起活来就利索得多,走路就能少跌很多跟头,在当家的动手要打时,能够躲得更快些。可她们没有反抗,她们的母亲一声吆喝,就流着泪把脚缠得结结实实。

 由此开始了踉踉跄跄的一生。

 短短的女儿时代结束,嫁到这个陌生的村庄,硬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村庄。

 她们的媳妇年代,活在婆婆的影子里。

 等她们当上婆婆,媳妇的时代开始了。

05

 牛哥家的大娘,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看到四世同堂,直到最后,仍旧念叨着。其实,她的重孙女已经五岁,可她不认为是四世同堂。她在最后那个冬天,最羡慕的人是房哥家的大娘,房哥家大娘的孙子媳妇又添了一个男孩。

大娘走后一年拐点弯,她的孙子媳妇给她添了重孙子。要是上天让她多活一年多一点,只一年多一点,多好。

我到牛哥家去,再看不到大娘。那扇窗户后面,再不见那张浮肿憔悴的脸。

06

 我去房哥家的路上,迎面碰上街坊奶奶。她远远地认出了我,走过来攥住我的手,说:你回来了?我说回来了。我问她:您可好?她说:好好好。也快走啦!她是我老家的邻居,一个脚不算小的小脚老太太,说话向来粗门大嗓,畅快得很。当年我父母三天两头吵架,她每次都及时赶来劝架。我娘三年前走了,我回老家发丧,她还专门去看我,抹着眼泪,跟我说过去的那些事儿。

 北坡哥家的大娘,我只在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见一次。我给她磕过头,她总是弓着腰走到我跟前,仰起头,紧盯着我的脸,费劲地喘着气,问我娘可好,我媳妇可好,我孩子可好。最后,她呵呵地笑起来,喘息着说:好!好!好!,你们一家都好,都好就好!说完,坐到一边去抽烟,看着我们说话,表情麻木。她耳朵背得听不清我们说话了。

 杨家的小脚老太太,就她们俩了。

07

杨家的老太太们,其实还是愿意待在老村里。守着住了一辈子的老屋,愿意躺就躺着,坐就坐着,不愿动弹了,一整天不出门。她们愿意守着自己的老屋,闻着再熟悉不过的烟火气,一天天悄无声息地老去。

可她们作不了自己的主,还是跟着年轻人住进了新村。

老村熟络,老屋软和。她们觉得新屋新村太生太硬了。

她们的老屋随即被推倒。

她们注定老死在新村里。

08

 她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弱不禁风,却又无一例外地长寿。

 吃一点点饭,饭量连只大一点的猫都不如。顿顿饭都是干粮,面汤,咸菜,一点青菜。总是受不了荤腥的味儿。吃饭极慢,像是借机消磨时光。

 一辈子几乎没进过医院,不是儿女不孝,是她们硬扛着不去。身上不得劲了,趄歪在炕上歇着,饭也懒得吃。歇上那么三两天,又下炕了,又能喂鸡喂猪,烧火做饭了。

 面对婆婆的呵斥,当家的责骂,她们多是沉默着。不知是长于隐忍,还是天生就没啥脾气。

 老天于是给予她们补偿,让她们高寿。

09

 那些爷爷和大爷们走后,他们的老伴——小脚老太太们,每到新年,一样十分虔诚——甚至更加虔诚地供奉他们的先人。方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上面一律压着新鲜的青头。苹果香蕉桔子,盛在干净的盘子里。亲手蒸的花山,摆在正当中。香炉内的香火始终旺盛。旁边墙上挂着她们精心铰好的长长的纸钱。

 她们静静地看着时光从眼前溜走。

 对于生,她们似乎并不特别留恋,对于死,也并不十分恐惧。她们的想法似乎是:能活着当然更好,到时候了就随风而去,一切听天由命。

 她们常常拿不准是不是还活着。

 八十多年的时光,一步步挪走。

 到了生命的最后,还是有些留恋和不舍。她们暗暗想办法让自己化险为夷。牛哥家的大娘悄悄地煮一种野菜,把苦如黄连的汤水当作药来喝。她早些年听说有人就是喝这种汤水,治好了都认为治不好的病。

 只要时机成熟,在子孙面前,她们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地探听自己的病情,从别人同样支支吾吾的话语和躲躲闪闪的眼神里,判断自己的病情。

 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个敏感的字眼儿,小心翼翼掩饰着心底的那点忐忑。她们看上去很平静。她们觉得,这么大年纪了,该走不走已是过分,对那个字眼儿,即使流露出一丁点害怕的样子,都是很掉份讨人嫌的事儿。 

10

 10年前,村里的小脚老太太有六个。20年前,有十二个。30年前,多数家里都有一个小脚老太太。

 冬天里,她们凑在一起,在谁家的炕上做针线,拉着家常。盘起尖尖的小脚,把针线凑到眼前。呜呜的风声和悠悠的鸡鸣,把个村庄弄得没一点动静。

 她们踮着一双小脚,走在坑洼不平的村庄里,整个村庄也跟着步履蹒跚。

 我总在想:

 小脚老太太们陆续离去,是否是她们在主动给这个村庄松绑?

 杨家剩下的两个小脚老太太,坐在自家的门槛上,害不害怕?

 等有一天小脚太太都走光了,杨家的行走是否从此健步如飞?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立宇,史志干部,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变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阅读悦读丨散文】夕耕《村庄与故事》
菊儿(五)-湘乡家园网
张幼仪:历尽风雨,我还是最爱他
金瓶梅札记—金瓶梅中的新春佳节
【内蒙】杨语涵《春节》指导教师:张明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