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村庄里的童年时光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小村庄里的童年时光

作者丨李金峰  编辑丨文姐

“童年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正如我们的出生年代,是无法选择的。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书。”

                               —— 山东作家陈忠

我出生在1971年,我的童年是在黄河尾闾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度过的。

小村庄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条溪流,每一片庄稼,每一棵树木,每一座房屋,每一缕炊烟,都融入进了我的童年记忆,折叠成了一本厚厚的别具一格的书。这本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一份童年的纯真,每一页都呈现着一个久远的故事,每一页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七岁那年,我读小学一年级。那时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学生都是本村的孩子。我们一年级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教所有的功课,老师梳着长长的辫子,端庄、漂亮、朴实、温和,老师讲课时我们都听得非常入迷,老师的名字叫李育珍。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李育珍老师随丈夫去了临近的一个县。李育珍老师离教后,我的学习成绩急剧下滑,曾使我产生过辍学的想法。李育珍老师是我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对她的敬慕之情一直珍存在了我的心灵深处。那时村里的办学条件异常简陋,课桌和座位是用砖块、水泥板、泥土垒的。有时我和同学打闹,稍不小心就会把座位或是课桌挤垮。按照学校规定,谁挤垮的由谁负责修复,要想修复好得需要大半天的功夫。在修复好前,上课只得站着了,同学们投来幸灾乐祸的目光,我当时的样子十分尴尬。

村里的门市部与学校一路之隔,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前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那时我认为我们村的门市部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地方。每当我上学、放学经过门市部时,总是情不自禁踮起脚,趴在窗户台上,使劲往里面瞧上一会,货架上的饼干、糖块、水果罐头、鱼罐头、午餐肉罐头令人垂涎欲滴。那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门市部营业员,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好吃的东西。每次家里买东西,我总是第一个抢着去。我觉得能去门市部买东西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买完东西后,一般会剩下几个1分、2分的硬币,到家后大人只是象征性地过问一下,剩下的硬币自然归我所有,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诱惑。那时5分钱能买一支铅笔,或是一本小画书,或是一个水煎包。去门市部买东西,有时也完成不好。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酱油,反复叮嘱我别买错了。我拿着酱油瓶子,出门后边跑边自言自语:“买酱油,买酱油……”突然,我被土坷垃绊倒了,酱油瓶子甩出去老远。当我爬起来后,嘴里却变成了“买醋,买醋……”结果受到了母亲的一顿呵斥,买东西剩下的硬币也未到手,让我心疼了好几天。

镇上的集市每隔五天一次,如遇周末赶集,我会绞尽脑汁,死缠硬赖跟着母亲去,唯一目的是为了吃上一顿水煎包。水煎包是家乡的特色名吃,外焦里嫩、色泽金黄,仅仅看上一眼就能使人流出口水。那时候水煎包5分钱一个,我一顿能吃20个。每次水煎包买好后,母亲只是坐在旁边看着我吃,我让母亲也吃,她却一个劲地说自己不饿。当我渐渐长大了才明白,母亲哪是不饿呢,母亲是舍不得自己吃。吃完水煎包的我,打个饱嗝,用衣服袖子抹抹嘴,然后精神抖擞地背起装满东西的布袋子,哼着半生不熟的歌词,大摇大摆,连蹦带跳地尾随母亲回家了。

1977年,爷爷退休回到了老家村里,那年我六岁。父亲张罗着为爷爷建了三间土坯房屋,从此我和爷爷作伴居住了。爷爷是一位勤劳手巧的人,他用庄稼秸秆编织成篱笆墙,将整个院落围了起来。篱笆墙里面的地块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爷爷性情和蔼,街坊邻居都喜欢来这里串门。那时收音机里每天播放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人们会不约而同汇聚到这里,围小方桌坐一圈,边喝茶边听评书。我也喜爱听,为不耽误听评书,时常不等下课铃打完,就急匆匆地跑出教室,一溜烟似的直奔爷爷的小菜园而去。爷爷每月的退休金有六十多块钱。我家人口多,爷爷的大部分退休金都用来补贴家用,他只剩下一小部分用于自己的日常零花。每逢赶集,爷爷会买一块猪肉,然后全部做熟,放在水瓮上面的碗橱里,每次炒菜时放上一点点。我嘴馋,时常趁爷爷出门时,踩着板凳偷吃碗橱上面的熟肉,吃了一口,还想吃下一口,怎么也吃不够。我担心被爷爷发现,每吃一口然后就用筷子扑拉平整。我偷吃的行为最终还是瞒不过爷爷的眼睛,每次他只是冲我揶揄地笑笑:“哎,你小子嘴真馋!”   

我跟着爷爷居住的时光是美好的,我和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我害怕有一天爷爷会离我而去。十几年后我应征入伍,那时爷爷的身体已不是很好,便从他住的房子里搬到了父母的住处。

一年后我第一次回家探亲,一进家门我迫不及待地问:“我爷爷在家么?”“啊……你先吃饭吧!你爷爷出去串门了……”母亲有些语无伦次。

我从母亲的语气和眼神中判断出爷爷已经永远离我而去了。我掀开爷爷屋里的门帘,对面墙上挂着爷爷面带笑容的相框,我久久地伫立在那里,泪流满面。

长兄在其所作的《祖父》诗里写道:

在十月一个下雨的日子

你远逝了

平静得

像谢落的一枚叶子

常常思念你

思念的时候

心里很疼

你阅尽了春夏寒暑

临终前 淡淡地说了句

我要走了

眼睛 像西边的云彩

拉上了帷幕

秋深了

爷爷 别忘了添加衣服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长兄和我们兄弟姊妹对爷爷深深的怀念之情,和一种永难割舍的亲情。

在爷爷居住的三间土坯房屋西边有一个池塘,这个地方是村里的人们垫房台取土而形成的,面积大约两亩之余,深有三四米,每到夏季雨水会将池塘蓄得满满的。炎热的夏天,池塘成了村里男孩子们跳水、游泳的好去处。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男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脱光衣服,憋足了劲,喊着口号,从十几米开外的地方助跑,鱼贯而入水里,发出了一个个巨大的“噗通”声。跳进水里的孩子们,扎一个深深的、长长的猛子,然后像鲤鱼跃龙门似的一个接一个地窜出水面。只一会功夫,清澈的池塘已变得浑浊不堪。尽管如此,孩子们在这里仍玩得十分尽兴,大人不来喊叫是不肯回家的。那时村里的男孩子个个都会游泳,我是如何学会的游泳,至今也说不清楚,反正当时呛了不少的水。有时大家刚刚跳下去,有的孩子就大呼小叫地爬上了岸。出现这种情况,不用猜,准是被池塘里面的玻璃碴子扎破了脚,我也遭遇过几次这样的经历。扎破脚不算个啥事,抹上点紫药水,随便扯块布缠缠,没过几天又会歪歪瘸瘸地出现在了池塘跳水的现场,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些心惊胆战。我在前些日子回到村里,特意去原来的池塘地方看了看,池塘早已干涸,经过多年淤积已夷为平地了,当年的模样再也找不回来了。爷爷曾经住过的地方,也在很多年前换了主人。当年那些一块光着腚跳水、游泳的儿时伙伴,有些已从顽童转变成了祖父,繁重的生活压力纵横交错地布满了他们黝黑的脸庞。

到了秋后,村里的人们会集聚在池塘下水捕鱼。池塘里有鲫鱼、草鱼、黑鱼、鲶鱼、嘎鱼等品种。在家乡这种集体捕鱼的方式俗称”翻湾底”,家家户户男女老幼一起出动,池塘里捕鱼的人密密麻麻。我夹杂在捕鱼的人群中,时而用网子捞,时而扎猛子到水底摸,运气好的时候能同时摸到两条鲫鱼。当摸到黑鱼或鲶鱼时,若是掐鱼手法不当,鱼一露出水面便会“刺溜”一声从手中挣脱,劳动成果瞬间失去,令人惋惜。如果摸到嘎鱼(学名黄颡鱼)那将是很糟糕的事情,嘎鱼的背鳍、胸鳍前端长有硬刺且后缘带锯齿,所以手碰到后极容易被它扎伤。“翻湾底”的那一天,整个村里都飘散着鱼汤的鲜美味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喝到鲜鱼汤,的确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

那个年代村里还没通电,电风扇、空调更是无从谈起,因而夏天是一个十分难熬的季节。在整个夏天,每每晚饭过后母亲便会抱出凉席子,在院子的大枣树下面铺好,让我们兄弟姊妹躺在上面乘凉。母亲左右摇晃着蒲扇为我们驱赶着蚊虫,为她的孩子们送去一阵阵清凉。在母亲轻轻摇晃的蒲扇下,我数着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慢慢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村里的孩子是无法闲住的,课余时间大人都会安排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不是剜菜、割草、挑水、洗碗,就是放牛、放羊。我最乐意放羊了,放羊时,我会找一个水草茂盛的地块,插个橛子把羊拴好,然后就自由自在地去玩耍了。饿了就啃上几口干粮,渴了就趴在沟边“咕咚,咕咚”喝上一通。沟里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还有小蝌蚪一群又一群地在我的嘴边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似乎是在和我这个放羊娃一起做游戏。

太阳即将落山,五彩的晚霞将宁静的原野、河流、树木、村庄笼罩了起来。我挥鞭赶羊,与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涌进了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小村庄飘起了缕缕炊烟,我远远地闻到了家里的饭菜的味道,远远地看见了母亲站在家门口翘首期盼的身影。

作者简介:李金峰,70后。用文字记录生活。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摇把子电话

神仙沟,一条诗意流淌的河流

孤岛小镇酒飘香

我的军校生活

家乡的门市部

孤岛小镇的槐花

献出一杯咖啡

年  集

爷爷的小菜园

孤 岛 小 镇

家乡的水湾

东营微文化,文学爱好者的栖身地

孤岛,一座温情的槐香小镇

在平房小院里的时光

北林场,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部落

小院里的白蜡树

微青春丨那年我去当兵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任晓娣   吕娟娟   茶醉   文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 行 || 谷雨
村庄里的母亲
老家的村庄里,那些长满了荒草的庭院
乡村人物|瘸子大奶奶
【纪实】我的邻居:可怜的豆豆
父 亲 三 年 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