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哲宗赵煦:北宋版汉武帝,打出了赵宋官家少有的骨气

一说到宋朝,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是经济文化上的极大繁荣,可这一派繁华掩盖不了宋朝军事硬实力的疲软,五代十国一百多年的军阀混战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也给后来掌权者蒙上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到了宋朝时,掌权者们极大的削弱了武将们的权利。这种矫枉过正导致了从朝堂到地方普遍“重文轻武”,使得两宋对外战争中经常处于弱势,最终造成了北宋“靖康之耻”和南宋“崖山之战”的惨痛结果。

可纵观两宋历史,还是有这样一位既有胆量又有眼光的皇帝,在位期间打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还收复了极具战略价值的养马地,被称为宋朝的“汉武帝”,他就是宋哲宗赵煦。

少年老成的天生帝王

赵煦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原名赵佣,自幼聪慧,沉稳大气,深得父亲的宠爱。

1085年,宋神宗病危,口不能言,只能点头摇头示意,无奈之下只好由他的生母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就在这个敏感时期,宰相王珪向宋神宗上表请立太子。之前宋朝有兄终弟及的先例,因此宋神宗的几个兄弟已有夺位之意,找各种借口不肯就藩,还没事就跑去找高太后表孝心,为夺位造声势。

高太后为了稳住朝政,一方面严禁几个儿子入宫,一方面让心腹准备供孩童穿的皇袍。

三月初一这天,高太后趁着重臣们入宫问疾时,一边安抚赵佣一边哭着说:“儿孝顺,自官家服药,未尝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

还拿出赵佣抄写的论语给大家看,夸奖赵佣说“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

面对着又孝顺又聪慧的皇子,重臣纷纷表示支持赵佣。当天,高太后就下令赵佣改名为赵煦,为皇太子。

宋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尊祖母高氏为太皇太后,这是多么熟悉的祖孙档剧本,而赵煦这个少年老成的英主也开始逐渐的走上历史舞台。

理念相左,祖孙离心

宋神宗赵顼执政期间,大胆任用王安石实施变法,新法触动了旧有势力的既得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太后高氏就是其中代表。

宋神宗去世后,改革派失去了支持,早对新法不满的高太后立即罢免了支持变法的革新派,提拔了一批保守派官员,对新法意欲全部一废了之。

两派人竖着“一心为公”的大旗,拉着太皇太后高氏这个“虎皮”打的不亦乐乎,却没想到却惹恼了尚未亲政的皇帝赵煦。

高氏曾经问赵煦为什么在朝堂上不说话,赵煦对她说:“娘娘已处分,俾臣道何语?”。还有一次高氏曾问他为什么不换掉常用的旧桌子,他就对高氏说:“是爹爹用地。”

保守派的刘挚曾劝高太后要教他学会辨识“忠臣奸臣”,言下之意是不希望皇帝恢复神宗变法。高太后对他说:“常与孙子说,然未曾了得。”

经过前几件事情高太后就知道孙子对自己和守旧派大臣很不满,因此一直到赵煦十七岁该亲政的年纪仍不敢下放权利。

少年天子,文治武功

1093年,随着高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旧党成员已经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尽管高太后屡次当着重臣面嘱咐赵煦遵循旧制,朝堂上下都已经预判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同年九月,大权独揽的高太后崩逝,赵煦终于迎来了亲政的机会。不久之后,赵煦就改元“紹圣”,向天下表明自己要继承父亲变法意志的“绍述”思想,并陆续召回章惇等变法派元老。

也许是被压抑的太久,他已经不在掩饰对旧党的厌恶之心,公开表示高太后是“老奸擅国”,将苏轼等旧党成员贬到岭南,就连已经去世的司马光也没有放过,死后的谥号都被削除了。

变法派的初心是要革除弊端、强国富民。可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党争,新上任的变法派官员早就变成了一帮利禄小人,满心想的都是怎么斗倒另一派,巩固自家的势力,新的法案却迟迟没能落到实处。

朝堂上党争日益激烈,边疆的战事却没有稍停,西夏反而又趁着大宋朝堂混乱想要趁火打劫。旧党主政时期,对西夏采取了怀柔的态度,主动退还了米脂、浮图等边寨,试图与西夏结好。可西夏态度强硬,执意采取军事行动。

面对咄咄逼人的西夏,赵煦果断启用了老当益壮的章楶。章楶指出不能一味屈从西夏,应当主动出击,才能平息西北战事。

他提出扼守要地,轻兵袭扰,逐步蚕食的策略,深得赵煦认同和支持。

1092年,不堪章楶轻兵袭扰的西夏梁太后率军数十万进攻环州(今甘肃环县),章楶提前派出一支偏师策应,随后一边加强防御,一边在环州附近所有水源投毒。面对敌军主力且打且退,诱敌深入。

西夏大军久攻未果开始撤军,就在梁太后经过环州北部的洪德城时,宋军伏兵忽然猛烈进攻西夏中军,西夏军打败,被斩首千人,踩踏、坠崖而死的不计其数,连梁太后都差点被生擒。

经此一战后,章楶声名远播,也坚定了赵煦对外用兵的信心。随后几年,章楶利用相同的战略思路逐步收复了被西夏占据的军寨,还一步步进入了西夏境内,在西夏战略要地建立了平夏城、灵平寨两座军城。

公元1098年,梁太后率领西夏军百万(实际30余万)对六座新建的宋军堡垒展开包围进攻,平夏城被围攻长达十三天,久攻不下之后西夏军只得连夜撤退。

章楶派出的骑兵在西夏撤军必经之路上设伏突袭,擒获西夏将军士卒多达三千余人,还缴获十万余头牲畜。西夏的大本营也被宋朝骑兵攻破。西夏军被迫向大宋求和,最终在辽国的调停之下,宋夏双方重新确立边界。

经过这几次战争,赵煦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对付西夏的方法,同时也发现自身骑兵不足的问题。为了获得稳定的战马供应,赵煦把眼光放在了河湟地区。

1099年6月。北宋出兵河湟地区,宋军利用青唐吐蕃内部的分裂,迅速占据了主动位置。同年8月,吐蕃瞎征首领率部落投降,宋朝正式占领河湟地区,自此获得了优质牧场,建立强大骑兵的希望指日可待。

前方战事顺利,后宫里最受宠爱的贤妃刘氏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赵煦大喜,给儿子取名赵茂,还册封刘氏为皇后。

事业家庭蒸蒸日上,这是每一个男人最踌躇满志的时候。可厄运总在这个时候猝不及防的到来,赵茂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几天之后,心爱的女儿杨国公主也突发暴病死去。这么短的时间突然遭到一系列的打击,引发了赵煦的痼疾。

第二年年初,赵煦病情加重,无法上朝,二月,赵煦驾崩,年仅25岁。

小结

纵观赵煦亲政后的内政外交,可以看出,他不但像汉武帝一样性格刚毅果决,同时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他用人有方,采取正确的战术击溃敌人。还能在取得优势之后清晰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不穷追猛打,而是接受调停求和。

这一波操作可谓有理有利有节,稳定压制住一方后利用吐蕃内讧获得稳定养马地,为建立骑兵奠定基础。

本来按照赵煦的计划,宋朝极有可能恢复汉唐雄风,可惜天不假年。这位英明果决的帝王就像流星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天空中。他去世后,由他的弟弟赵佶继位,也就是宋徽宗,他在政治上极为昏庸,最后导致了靖康之耻。

实际上宋徽宗赵佶懂事时,出色的哥哥赵煦已然被认为皇帝的第一继承人。所以赵佶早已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纵情享乐的文艺青年人设。

可惜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把他送上了皇位,而历史也给华夏民族开了个大玩笑,造成了无数人后来几百年的悲剧。


参考资料

《宋史》

《宋史纪事本末》

《续资治通鉴长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长期面对西夏的压力,为何宋哲宗赵煦能够使西夏臣服?
(1)给北宋带来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的贤德皇后高滔滔
庙号独特到历史独一份的宋朝皇帝,24岁就驾崩了
宋哲宗赵煦:困局之中的天子,王朝最后的荣光,北宋最后的辉煌
北宋英宗赵曙的皇后
两宋三百年最血性皇帝宋哲宗赵煦:平西夏败吐蕃,不早逝功绩必超太祖赵匡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