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指出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毛泽东也犹豫,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前言

任何一个新兴国家首都的选定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做出选择,但这个建立首都的问题却很是困扰着毛主席,因为在这之前,古人们就曾多次指出在北平建都的不好之处,而博览群书的毛主席又怎会不知道这弊端。

在毛主席正在苦恼到底那首都建在哪里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了,他给毛主席讲了一番话,顿时让毛主席茅塞顿开,便觉得他说的这一番话语很是有道理,那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稼祥和毛主席的友情

在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没有办法只能放弃中央苏区根据地,准备开始向西走去,转移到湘西和贺龙他们会合。在当时中央决定让博古、李德和周恩来他们三人组成最高的“三人团”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

王稼祥和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的领导人一起跟随军委纵队行军。这一次王稼祥是负伤前行,事情是在一年多以前,在一次会议上他们遭受了敌机的轰炸,王稼祥根本就躲不开,就被炸成了重伤。

后来虽然是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但还是有一个弹片陷得很深在体内未能取出来,后来伤口便感染化脓了,王稼祥很是痛苦,在转移的时候也只能坐在担架上被抬上走了。而毛泽东也是坐在担架上行军,因为当时他的恶性疟疾刚刚好,身体还是很虚弱。

两人的担架经常碰到一起,他们在宿营休息的时候也是待在一起,在这过程中两人经常谈话,在这谈话过程中,王稼祥对毛泽东很是佩服,同样王稼祥在这谈话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

在后来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对毛泽东的观念很是赞同,建议毛泽东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当时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出了“最关键的一票”,而这一票也被许多人支持,这也可以说是当时那些革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历史上,王稼祥曾经多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泽东,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给毛泽东投出了关键的一票,还是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而毛泽东对王稼祥的历史功绩也没有忘记,在建国后也是经常表扬王稼祥。

由于王稼祥在中央苏区时期受伤很严重,当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就对王稼祥的病情极其关注,经常想办法为王稼祥治疗。后来中共中央决定让王稼祥前往苏联去治疗。

当时毛泽东还特意给军委总卫生部的部长贺诚交代,让贺诚护送王稼祥同志护送王稼祥前往莫斯科治病。

而王稼祥就需要从西安经过,当时在王稼祥到达西安后,因为“西安事变”不得不暂时逗留一段时间,在这时间里,毛泽东就曾多次致电给周恩来问王稼祥的情况,可见毛泽东对王稼祥的殷切关注之情。

在1937年的7月初,王稼祥途经上海等地终于到达了莫斯科,在到达后,毛泽东和张闻天还致电王稼祥问他的身体怎么样了,一定要在那里好好治病。

在1938年7月时,王稼祥看好了病,准备离开莫斯科回国,在他经历一路的颠簸终于回到了延安,在回到延安后,还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的领导同志们的热烈欢迎。

定都时的争议

其实历朝对北平都有一段优势论,都觉得北平才是最好的选择。早在金人那时候,他们认为燕都地处雄要,北边还依靠着山,南边压着中原,在那里也很稳定,他们是看中了北平的地理位置。

而元代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了大都,这是蒙古贵族认识到了北平地处东西地势的交汇上,并且君临南方,就可以压制住全国。

而清朝建都在北平,是因为他们处于觉得北平是可以压制住中原地区,并且可以雄霸九州,但这只是他们的眼光看待,在当时西方列强前来袭击之时,并没有抵抗住,而这既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天津离北平很近,只要占领住天津那北平的地位就不保了。

在之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曾认为首都应该定在西安,因为那里有许多山河地势帮忙阻挡,再加上是身居内陆,不像北平一样,只要沦陷一点就地势不保了。

而在辛亥革命时,江浙和湖北的地方政治集团为了争夺临时中央政府的控制权,便发生了建都之争,而这争斗的结果就是把中华民国的首都定在了南京。

但一代伟人毛泽东却并不想把首都定在古都北京,也不是遍布山河的地势的西安,更不是人人都选择前往的南京,毛泽东一开始看中的就是哈尔滨。

在当时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了哈尔滨,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里的殖民统治,哈尔滨也成为了中国最早解放的一个城市,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也一直在哈尔滨建立。

再加上哈尔滨是共产党最先领导的城市之一。毛主席很是看好这一点,并且哈尔滨的工业门类还很齐全,拥有比较发达的轻重工业,哈尔滨还与苏联最接近,要是有什么困难还可以去寻去苏联的帮助和支援。

所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准备给哈尔滨批准一个新的称号“特别市”,并准备在这里建立新中国时,却发生剧变。

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疯狂向东北增兵,准备抢占交通要道,毛泽东果断下定决心,党中央不在迁往东北,那该何去何从呢?毕竟古人都曾指出北平建都有很多弊端,那该怎么办呢?

和平解放北平

在这时,正在参与指挥平津战役的聂荣臻也在想能不能和平解放北平的问题,毕竟这北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要是在战火中遭到破坏那就很是可惜,再加上之前在西柏坡看毛主席的态度,去不了东北那剩下很有可能就会去前往北平。

所以就尽可能减少损失,但在北平驻守的国民党傅作义是可以争取的,所以聂荣臻就想要和平解放北平。于是聂荣臻便去找罗荣桓去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罗荣桓也很看好聂荣臻的想法,后来聂荣臻便向中央军委去做报告

在报告中,聂荣臻说攻下天津后,迫使傅作义乖乖就范,争取北平这场战斗不用打就能解决,而聂荣臻的这一提议获得了毛泽东的认同。

在1949年,天津战役打响了,海河两岸瞬间就笼罩在浓烈的炮火硝烟中。经过了一天多的激战,我军胜利攻占天津,而正在北平中南海坐镇的傅作义对这件事很是震撼,没有办法便同意和平解决。

就在我军攻下天津的第二天,傅作义那边就派了代表前来和聂荣臻等人会谈,在会谈中,两方人都决定要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决议,北平终于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的手里。而北平的和平解放为新中国在北平定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王稼祥谈古论今,最终毛主席准备定都北平

在1949年时,王稼祥来到西柏坡准备参加七届二中全会,到达西柏坡后便去看望毛泽东了,两人的交情很深,坐在一起后,毛泽东便问王稼祥:“稼祥啊!咱们这很快就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那咱们的政府要定在那里啊,你有什么看法吗?”

还没有等王稼祥说出话之后,毛泽东便又说:“在历史上,都是把京城定在西安、开封、南京还有北平这几个地方,那我们的首都在那里比较合适呢?中央还一直没有做最后的定案呢!”

而王稼祥听完这个问题后,面容一下子就变的严肃起来,毕竟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王稼祥之前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在这时就对毛主席说:在我看来,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了,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感觉南京是不行的。

再看西安,好是很好,但西安太偏西了,现在中国的疆域不再是秦汉那个时代了,地理位置不是中心了,再加上那里的经济没有东部沿海和江南那样好,所以西安也不太行。

毛泽东听完之后,便笑着点头,对王稼祥说:“分析地不错。”王稼祥又说:“在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这些古都,因为中原经济落后的原因,不太适合,并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改善,再加上交通还有黄河水患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合适。”

毛泽东听完王稼祥说的这些话语便知道王稼祥是怎么想的,但是他还是想听听王稼祥是怎么看待北平的。便问:那你觉得在哪里定都可以。

王稼祥便说:“我觉得在北平定都比较合适,北平位于沿海地区,经济也很发达,虽然在这里国界长,但没有战争之忧...”

王稼祥的这一席话让毛主席不再犹豫,后来在会议上得到了众人的同意,新中国就定都在北平,后来还把北平的“平”字改为“京”字,就这样北京就成为了新中国的首都

小结

事实证明当时王稼祥和毛主席的选择是正确的,看现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现在我们才会有这样的发展,这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指出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毛主席也犹豫,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1949年,毛主席为何执意定都北京?毛主席:其他几个地方更不适合
毛主席原本打算“定都”哈尔滨,为何又改主意,“定都”北京?
当年定都,为何选北京?毛主席确实高明
毛主席原定哈尔滨做首都,为何最后改成北京?王稼祥说了3句话
1949年,毛主席经高人指点,选中北京作为首都,如今看来确实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