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最先发起“技术战”的共享单车更容易错失新技术?

昨日写了一篇《所谓“真实操作验证ofo智能锁”是真实的么?》的文章,解释了一篇拆解ofo智能锁的文章里的几个错误,包括ofo智能锁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使用的通信模组Quectel M26的产品性能等。

但是我看有大量读者在文末留言认为,那篇满是数据错误的《真实操作验证ofo智能锁》文章很有道理。对此,我十分不解。因为关于数据、产品资料,在互联网的时代都是近乎透明的,完全可以查得到,为何仍然有人对满是错误的文章叫好?

鉴于当前共享单车之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一部智能锁的争斗,我打算继续谈一谈共享单车的未来技术趋势。

首先,当前的共享单车都不够“智能”,都还需要继续演进。接下来,共享单车智能锁普遍使用的NB-IOT技术。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旨在解决大量物与物之间的低功耗、低带宽、远距离传输的网络连接。NB-IoT则是由3GPP组织推动的开放技术标准,基于成熟的蜂窝技术,增加了跳频和抗干扰技术,及更先进的无线资源利用技术,以适配免授权频谱的法规和传播环境。其联盟成员中同样有着包括华为、英特尔、高通、爱立信等企业以及包括中国移动、电信、联通、沃达丰、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运营商在内的多种角色组成。

目前,ofo新型智能锁使用的是中国电信的网络、华为的模块,加入北斗和GPS而摩拜目前的智能锁还未采用NB-IOT这种新物联网技术。摩拜第一代智能锁实时与服务器通信,这不仅耗费流量,更重要的是耗电,这就是摩拜一代智能锁需要加个又沉又重的发电花鼓的原因,既浪费成本又增加负重,体验差。

但在接下来摩拜的智能锁还是要上NB-IOT的,因为这是更出色的新技术,据说它将使用中移动网络、爱立信的模块,也会加入GPS。本质上,接下来两者在智能锁上使用的技术方案都是NB-IOT+卫星定位,只是选择服务商有区别。

但即使是换上NB-IOT的智能锁,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共享单车的终极模式,因为新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以车胎为例,使用实心车胎可以防止割伤,但却难以解决防滑、抗震的难题,大大影响骑行的舒适性。现在车胎也在进步,现在ofo新上的车使用的车胎是“实心内胎与防刺外胎搭配”,保证骑行舒适、防滑、抗震、不爆胎。

但是这仍然不是单车轮胎的终极模式,我看网上有日本普利司通从汽车衍生出来的自行车轮胎和轮圈,更轻、更舒适、更抗震防滑,所以共享单车的轮胎还会继续进步。

(普利司通自行车轮胎)

同样,NB-IOT目前全国组网,共享单车是不错的应用场景,可以让运营商、芯片上的产业链企业愿意快速投入。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万物互联(IOT)一定会到来,也会衍生出更多的应用。比如,智能锁的未来是否可以更加智能化,加入生物识别开锁,自动停车,自动扣款,智能防盗防丢,使用记录与个人信用全面挂钩……

所以现阶段的智能锁仍“不够智能”。而且在技术的演进过程中,这些旧的车、旧的锁都要被替代掉。因为只要技术不稳固,市场就不会稳固。比如,手机行业2G3G过渡的时候,数十家手机企业竞争,直到4G普及后整个市场竞争格局才稳定下来。所以那些所谓的共享单车的竞争只能说才开始,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其次,共享单车的竞争的第一阶段不是技术战,而是抢用户规模。上面我谈到,共享单车的技术是持续进步的,所以过早的押注某种技术并不是最优做法,因为技术一直迭代、淘汰。特别是发展初期,技术淘汰的速度非常快,可能会以天来计算。

由于共享单车并不盈利,是一个赔钱的买卖。所以投放共享单车的唯一收获是线上APP注册用户,而车只是企业获取用户的载体。自行车的价格则是企业获取线上用户的成本,这就是“获客成本”。

在这个技术并未成熟,并快速迭代的阶段,共享单车最重要的目标是迅速以极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线上APP注册用户。因为此前你无论投放什么车,都要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被淹没掉。因为旧车的体验一定弱于新车,而且旧车也会在使用中损坏、折旧,用户肯定就不爱骑了。

就像摩拜第一批杠杆原理,带发电设备的车,成本高达6000元一辆,非常沉重,现在你面前放着摩拜一代和小黄车,你一定会选择小黄车,因为更轻,更好骑。那么摩拜耗费巨资投放的摩拜一代的获客成本就奇高,也影响了摩拜抢用户的速度。

而ofo小黄车机械锁版本是普通车,成本只有200元。现在更好的轮胎、车架和智能锁版本上线了,那些200元的普通车其实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以极低成本完全更大范围的覆盖,抢夺APP注册用户。

显然,相比摩拜,ofo有着更低的获客成本。在完全不赚钱,完全为培养用户的市场中,低成本高效率的覆盖用户成为竞争的关键指标。而艾瑞、易观国际、DCCI等多家机构的数据共同显示,ofo的使用次数、活跃用户数均超过摩拜。据艾瑞的数据,ofo活跃用户20175月月度总使用次数为13.5亿次,摩拜为9.3忆次,ofo摩拜领先4亿次。DCCI数据显示常用共享单车的整体活跃用户中,ofo活跃用户份额占比为39.8%,摩拜活跃用户份额占比为36.4%

显然,在摩拜与ofo抢夺注册用户之战中,摩拜败下阵来。而摩拜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过早把所谓“技术战”作为重点,忽略了“获客成本”和抢夺市场的效率。

其三,共享单车的下一场战役:技术创新战,但先发不一定先至。

共享单车企业通过第一阶段的用户抢夺战,比谁花更少钱获取更多用户。这些余下来的钱,可以在第二阶段:技术创新阶段再发力。恰好,智能锁的技术、车胎的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开始成熟,相关产品和配件的成本开始回落,用户也变得更加文明。这时候再大规模的上带有NB-IOT和北斗导航以及实心轮胎的新型ofo单车,就可以更低成本打赢第二阶段的战争。

请记住,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不掌握在任何共享单车企业手中,比如,NB-IOT技术标准的主导者是华为。这就如同手机市场的芯片、屏幕、内存、工艺,都掌握在少数技术寡头和供应链企业手中,即使是毫无技术积累的锤子、一加都能制造出智能手机,而且他们制造的手机也绝对不是上一代的功能机。

4G时代崛起的“黑马”小米手机、OPPOvivo也均不是技术型企业,而是在发现用户痛点,在营销策略上更加出色的企业。共享单车也十分类似,提前耗费巨大成本去搞所谓技术创新的公司或许“先发并不一定先至”。

反而,共享单车企业在发展初期就鼓吹技术强大,有欺骗投资人的嫌疑,因为你不独占任何技术。接下来,共享单车企业比拼的焦点是如何用更低成本,选择更好技术,造出体验更好的新型智能共享单车,比如,到底这个智能锁是用成本高昂又不稳定的太阳能供电,还是利用NB-IOT低功耗模组配合2-3年不用维护的电池?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选择方案。

其实共享单车发展的第二阶段仍然不是终极阶段,因为技术还在演进,盈利模式还是没露出水面。所以“性价比最优方案”仍是每一家共享单车玩家都必须遵从的,一旦融资的钱花的太快,当技术成熟、盈利模式出现的时候,很可能上演因为“子弹”匮乏而拱手让出市场的悲剧。

因此,共享单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拼“性价比”、拼获客成本,等待技术进步,等待盈利模式出现,留着融资在不怕没柴烧!

互联网鲁迅—磐石之心俯首甘为码字鸡,不关注是你的损失。

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并在身体和心灵中保持自我。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磐石之心(panshizhixin18),侵权必究。

其他精彩文章:

这篇文章告诉你为何咪蒙更应该被封号!

这篇文章告诉你拆解ofo智能锁的后果

回复任正非】,看任正非为何让高管离婚

回复乐视】,看马云如何评价贾跃亭的乐视模式

回复大学生看大学生为何疯狂裸贷

回复万科看《万科不死,中国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ofo物联网智能锁,看其将开启怎样的格局
ofo和摩拜都在做的NB
华为Mate10发布会力挺ofo :摩拜这次应该焦虑了
ofo共享单车抢滩NB-IoT 定义智能硬件+无桩共享运营行标
摩拜融资,ofo涨价,共享单车两强相争出变局?
天天骑的共享单车 就是嘴边念叨的物联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