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不上战场的人 ​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in the Wind) 因为这首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人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哭泣。”

奥威尔说,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奥威尔一生短暂,却做出许多超越时空的预言。比如当下的俄乌冲突中,一些群情激昂的“热血青年”。

王朔说,有些人开口便是民族、国家的安危荣辱,但对于自己的自由、尊严从不思考,对于身边的各种不公、不义和无数无助的弱者漠不关心。

但也许更像奥威尔所说,他们如此热爱战争,可能仅仅是因为不上战场。

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很难懂得这种残酷。雷马克、海明威、海勒则有这个资格。他们都是世界大战亲历者,曾对战争抱以无比热情,被真实的战争毒打,才如梦初醒。

为了让更多人从被蒙蔽的战争宣传里清醒。他们以最直观又深刻的现场体验,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反战作品:《西线无战事》《永别了,武器》《第二十二条军规》。

海明威说:作家的工作就是揭露真相,他对真相的忠诚应该高于一切。他的创作都源于亲身经历,描写应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

诚如斯言,所有看过反战三书的人,都不会再轻易说出“打一架”这种话。它们早已说出血的教训,揭示了战争的真相,往后的人,只是在一遍遍重蹈历史覆辙:

战争像是一场流行病,没有人想要生病——但又在一瞬间,大家都被传染了。

运兵车内,挤满了兴高采烈的士兵,他们挥着手,唱着歌,确信会成为胜利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没能活着回来。

长期接受爱国宣传的欧美参战青年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摧毁了——没上战场的“热血人士”对战事侃侃而谈,战争灾难成为他们热血的口嗨佐料。

是谁挖的战争陷阱?为什么要把互不相识的人送到这里拼个你死我活?

大家都说应该恨英国人,可是自己明明没见过英国人,为什么那么恨英国人?

他们说战争是因为国家利益被损害,究竟是谁的利益被侵害?究竟是谁灌输的仇恨?

任何觉得战争有意义,或者反战有意义的人,都可以读一读它们,它们是作者亲历苦难的良心书写。雷马克写完《西线无战事》,上了纳粹名单,被迫离开德国。海明威战时受伤,从身上取出几百片弹片,长期被噩梦折磨。谁又能说,海明威最后饮弹自尽,与此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线无战事》杂感
《西线无战事》:战争无意义!
少年说||默默(173):《西线无战事》——战争面前,人人皆为蝼蚁
唱唱反调:《西线无战事》这分数虚高了
《西线无战事》上映,评分高达8.8分,中国有也类似作品
今年最顶的战争片?确实把我吃顶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