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 幽 哈 思 山

探 幽 哈 思 山

靖远七中  王军琴

       久闻哈思盛名,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想去看一看。

        哈思山位于白银市靖远县东北石门乡黄河北岸,距靖远县城85公里。哈思山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哈思山时起时伏,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周边乡镇丘陵沟壑山地。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北部为兴堡子川,与宁夏交界。其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把它与松山隔开。南坡陡峻,北坡平缓。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县)北百二十里,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地。”此为靖远八景之一的哈思山也叫雪山。

       车行大约三小时,两侧山色渐渐迷离,沿着缓缓的下坡路,我看到了不远处起伏的梯田。左一片儿,右一簇儿迅速占领了我们的视野。逆光下的层层梯田大如弯弯曲曲的池塘,小者似碎毯,依山势而层层弯曲,顺坡度而块块递进。粉白的应该是荞麦花田,花枝招展,金黄的向日葵,娇艳欲滴,像士兵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前方向我们招手,映入眼帘的还有洁白的羊群,依偎在半山坡,好似给迷人的山坡绣上了朵朵白云。缓坡处,黑衣汉子牵牛犁耕,一牛在田,好似编织待嫁女儿的锦衣。几个妇女背着背篓自田埂上走过远山......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好似来到塞外江南。

       车渐渐进入了崎岖的下坡路。抬头望去,前方青山云雾缭绕,不出所料,云雾更高处白雾茫茫。很好奇,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种奇妙的景象怎么可能出现在黄土高原呢?

       车子终于将我们送到了山脚下。下了车,一股清凉的湿气扑面而来。要不是好友相约,恐怕很难欣赏到美丽迷人的哈思雪山。

很快我们开始了愉快的爬山之旅。

       沿着新修的水泥盘山路,我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的绕过了一块试验田。西边望去,好像古堡林立,四五亩方圆的土地上残垣颓壁处,斑驳尘土斑驳,到底诉说着怎样的故事?听导游说,这里的先民日夜守候在美丽、富饶的哈思山下。因为其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把它与松山隔开。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出资将村民搬迁进入新城。所以就留下来近八百年的旧民居。如果将其开发出来,我想可以考究中华古民居的斑斑驳驳、沧桑岁月。

       攀过一段窄窄的石路,我们沿着溪流前进到了大峁槐山下,因为是夏季,所以看上去灌木丛生、侧柏成林,油松挺拔。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闻香望去,溪流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花开满了小溪畔。

       两岸满是高过腰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鸡雏,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四周还有许多红的、黄的、紫的……野花也竞相开放了,五颜六色的蝴蝶姿态轻盈、在娇艳的花丛中穿梭往来,络绎不绝。把这夏天的山谷点缀的更加妖娆、美丽。

       恋恋不舍,离开了蝴蝶谷,我们沿着东侧的山路前行。

哈思山的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山上有林,灌木林多在铁路沟、高家沟一带;大森林在松山、水磨沟、套子沟一带,多为天然次生林。哈思山山林区主要由哈思山、泰和山、雪山寺三部分组成,森林风光秀丽。海拔2200米以下为灌木丛、草本植物。海拔2200米至2450米为纯油松林,再往上100米处为油松、云杉混交林。最上面是纯云杉林。1959年建哈思山林场,在林业工人的辛勤管理、精心培育下,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面积11.9万亩。有天然林2.8万亩,人造林1.7万亩,以油松林、侧柏为主,森林覆盖率达53%。

       走进大自然的绿色标志――森林,一股清新的空气立刻迎面扑来,它们像是在欢迎久别重逢的好友一样。仔细闻一闻那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松脂的清香,隐约还流露出森林特有的气味,那是一种淡淡的、令人神清气爽的甜味。

沿着这林间小路行走,眼前的景色全然一变,两旁原本杂乱品种的树木全都变成了粗壮、高耸的松树,这些高高挺立的松树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剑,直插天空,穿过云霄。

       瞧,那边一头麋鹿悠闲的踱着脚步,低头仔细的吻着脚下满满的都是松枝、枯叶的美味儿。眼里到处都是一厘米的小松树冒出了头,好似婴儿抚摸过我的脸庞。更高的、一尺来高小松树像雨后春笋密密麻麻铺满了山坡。不远处两只小松鼠在追逐嬉戏。真是太神奇了!伙伴们顿时欢呼起来。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

       愈往深处走,这种清香就愈发浓郁。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些纵横交错的树枝,粗壮而又结实,像一双双张开的大手托住那些停歇在枝头的小鸟儿。

       听,黄鹂欢唱,燕雀啾啾,......整个森林里,回响着各种声音,充满了欢乐和生机。渐渐我们踏上了山顶,一阵一阵的凉意袭上心头。满眼的油松挺直,枝枝相抱,它不嫌黄土高原的贫瘠,不畏西北风雪的严寒,生命旺盛,团结向上。

       这里没有销烟,也没有污染。因为这里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方净土--原始森林。

       渐渐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平缓的山坡,跨过这个山头,一座巨峰突起,周围有许多小山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就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挠腮的小猴。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如黛,庄严、肃穆。在这夏初早晨,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伸手一摸好像是天空。天尽头黄河从横空出世的莽莽天际河西走廊,神秘的丝绸之路,像一条丝带逶迤而来,奔向东海。隔岸望去,雄壮巍峨的黄河石林一览无余,远处大漠绵延无边,带来了空灵迷茫的大漠孤烟和苍茫空旷........真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啊!

       顺着石块铺成的山间小路,边走边俯视四周的梯田,只见层层梯田拾级而下,弯弯曲曲,巧夺天工;梯田与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向远处延伸。一路上溪流淙淙。你不能不感叹这里世世代代哈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

       真是人在画中游啊!

       哈思山麓处不论山再高、坡再陡,只要有树,有森林,庞大错综的根系便成了涵养水源的依靠,就能把水从低处"扯"上去,让水往高处流。尽管地表看不见水,而地下水位却提高了,当积蓄到一定的量,便自然而然泉涌水溢了。这就是享誉中外的哈思雪泉。

       自从2016年2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靖远羊羔肉”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来,哈思地区草木丰茂,盛产的哈思石羊再一次使靖远这个陇上小县城的名字进入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如今哈思山人响应中央“再造一个风景秀美的西部地区”的号召,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一山一沟,一湾一梁,连片造林,综合治理。

       哈思堡曾是著名的古战场和兵家必争之地。哈思山山脉像位温文尔雅是女子,守护在大漠塞北,八零后小才女哈斯塔娜以三千斤葡萄酿酒,历时三载琼浆成哈思玉液,味甘色殷,饮之欲仙。闻其欲入藏采风,用诗歌与她心中的情圣仓央嘉措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小诗以赠。

七  绝--致哈斯塔娜:

     琥珀流馨月影随,灵光尤带雪山晖;

     玲珑玉女三千愿,穿越光阴述与谁?”

     欢迎来哈思雪山观光旅游!

                                2014年5月  老家

王军琴 ,女教师,白银市作协会员,喜欢文学。曾在《中华教育论坛》、《新一代》、《新课程优秀论文集》、白银教育、白银晚报发表文章,曾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全国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哈思山【图文】
中国最美村落,景色美到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松树种属区分:油松和马尾松
全囯松王一一高原之魂大松树
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之2
【新疆】国境上的白哈巴,西北偏北的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