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三)

课堂现场

(三)

执教名师:闫  学

五、回味绝弦:

(一)何谓知音:

师: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在江边相识。当时,伯牙在船上鼓琴,子期在岸边听见,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二人从此成为知音。无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的墓前悼念。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鼓琴,子期听琴的情景——

出示课文(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师生共读课文。

师: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短歌,师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想到与子期在一起的种种欢乐,又怎能不加倍地想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再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师: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正是——出示下列诗歌学生再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师: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能我们并不缺乏聊天说笑、吃饭娱乐的朋友,但要找到真正心灵相通的知音却是难上加难。子期一死,世再无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

学生再读课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难受吗?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还想赞美他,也许你还想到了别的,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交流:

生:在茫茫人海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是老天的安排,俞伯牙以钟子期为知音是多么短暂啊,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

师:好一个流传千古!

生:伯牙,我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你没有了心灵依靠,我也替你难过,没关系,我相信人生还是会有知音的。伯牙,你振作起来吧,我们都看着你,振作起来吧!

师:听你的声音,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理解伯牙,劝伯牙可以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

生:伯牙,知音却难得。你的知音离你而去,这种痛苦是常人不能想像的,不能理解的,愿你考虑再觅知音,这也是子期盼望的。

师:你也觉得俞伯牙可以再觅知音!

生:俞伯牙,你不要再伤感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再找到知音的,我觉得人生有一个知音已经是很难得,我现在就有一位知己,我很珍惜,也很快乐。你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人生的路还很长,你要好好走下去,在音乐方面再创辉煌!

师:祝贺你,找到了一位自己的知音,你很快乐,是吗?

生:伯牙,我十分同情你,月有阴晴圆缺,他的死也许让你感到非常难过,但我想如果子期还活着,也一定不会赞成你摔琴绝弦的。他一定希望你在音乐方面再创辉煌!

师:你觉得如果子期在世,也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知音俞伯牙这样消沉、绝望,是吗?看来你是真正理解了知音的含义。

生:俗话说,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你和钟子期虽然是音乐上的知音,生活上的知音,生命中的知音,心灵上的知音,但是总有一天会分开的,所以你不必太过悲伤,振作起来吧!

师:你觉得人生在世,聚散乃是家常事,是吗?那么,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心打开,不必把整个心灵关闭,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走一条宽阔的路!

生:伯牙,别难过了。子期一死,但你们真正的友谊留下来了,虽然知音难觅,但是曾经有这样一个知音与你为伴,你应该知足了!

师:子期虽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这段动人的故事,却并不因为子期的死,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光彩。我们现在不是在读、在品、在讨论这个故事吗?听了刚才同学们的看法,我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在苦苦寻觅自己的知音呢?知音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性别,不分阶层,虽然知音的范围如此广泛,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我们的知音。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知音难求,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的知音,那是命运的恩赐,那是人生的幸运,应该倍加珍惜;但假若没有知音,或者和伯牙一样曾经拥有知音但最后失去了知音,我们也可以把寻觅知音作为一种人生的追求——也许我们最终依然是一无所获,但幸福往往不在结果,而在于寻求的过程之中。所以我希望同学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悲剧,我们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见证一份人生的美好,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再读读这个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

六、深悟绝弦:

师:对知音的寻求是超越时空的,每个时代的人都忍不住发出知音难求的感叹。两千多年来,伯牙子期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各种正史典籍中也均有记载:《吕氏春秋》、《列子》、《警世通言》(课件出示)。关于这个故事,人们有赞叹的,有遗憾的,更多的人思绪万千。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已经成为知音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高山流水》。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

师:这一段动人的乐曲后来成为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而这段伯牙绝弦的故事,不同的人看问题的眼光会不一样,现在的我们和将来的我们看问题的眼光也会不一样。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答案,当然也可以留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去思考,去品味。最后让我们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

师:这正是: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全文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5)》,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伯牙绝弦翻译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光明月潭学校教师业务学习展示(二)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窦桂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