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坛撷英|精神在生命转折中升华——汪甄南先生的教育追求与数学教育情结(六)

2002年,时任澳门特首何厚铧指出,为了培养高素质“澳人治澳”人才,中小学应当更好地提升中、英、数学科的教育质量。

汪甄南积极响应特首的号召,决心推动澳门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如文化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认为的,精神的重大使命是创立世界观,理性理想必然能够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来影响现实关系。自决心推动改革之日起,汪甄南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分析澳门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方向等问题,并在实践中有力推促改革进程。

其一,认真分析澳门数学教育的现状。他感受到现状及问题远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畏惧或讨厌数学的心态,所以,各级学生数学不及格补考或留级的人数也较多。数学科在中小学既是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如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就很难落实。

其二,积极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汪甄南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方向转变。面对现实与未来,面对21世纪的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传统的校园封闭教育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均已成为教育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其三,组织成立澳门数学教育研究学会。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即是开放思路与发展合作的过程。那么,如何定期组织两岸四地中、小、幼数学教学改革活动,就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教学过程、原则、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藉此提高澳门数学教师的数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为此,汪甄南与培道中学李宝田校长、粵华中学伍助志主任,以及原澳门大学毕业的李松孝老师等有志于教育改革者,多次研究与商议,倡建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澳门组织,并于2002年6月17日正式成立了“澳门数学教育研究学会”。

在成立大会上,汪甄南讲道:“数学教育研究学会是本澳第一个以研究学校数学教育改革为宗旨的民间组织,是澳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研究数学教育改革的非牟利学术团体。我们肩负着提升澳门中小学数学整体水平的重任,这一任务艰巨而光荣。

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培正中学校长李祥立,劳工子弟学校校长唐志坚及副校长万群,澳门大学张国祥教授,江春莲教授,巴波沙中葡学校校长卢兰馨,内陆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张梅玲、邱学华以及美国华裔专家华坤健等,成为了该会的顾问和理事。

这是一个新的数学教育改革的平台,它成了汪甄南此后一系列的数学教育改革项目与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举办一系列的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活动及研讨会;由教青局主办、该会协办的“能力为本数学课程交流会”及演示课也于此后的每个周六、日举行,并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思及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曾提出的,教师的学习是其参与知识技能所联结的共同体的实践,并提出“教育的变革——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澳门数学教育研究学会的组建,实质上即是整个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联盟与合作,他们基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需求,自发联结起来的实践共同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教育自由呼吸——北京十一学校教改系列报道(下)
教学改革——学校变革八
从李希贵的报告想到的
阳光的方向最好的自己
上海市延安中学
坚持四年的教学改革突被叫停,是什么在扼杀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