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之道(7)|为心灵构建“和美家园”——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和美教育”(一)









2015年,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通过构建“和美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开发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站在明天之前,思考今日之教育”的万莉校长,从“背负着责任和使命,不断琢磨教育内涵,接近教育本质”、“行走在'和美教育’的路上,用明慧的眼观察,用执着的心感悟,以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实践着教育的光荣和梦想”这些经典语句中,透视出她内心的刚柔之美,以及她对教育的满腔热情。

对话中的陶继新先生直接“地气”,“没有和美,就没有发展;同时,发展得越好,也就越和美。”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思维和高过心堤的寓意聚焦于此。恰似泼墨画中舒缓流动的汁液,将“和美教育”与儒家“和”“仁”完美融合,勾勒出召唤的长卷。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灵魂引领到“以心养心”的境地,在大无中找到大有。


做有温度的教育

【万  莉】作为学校校长,站在明天之前,思考今日之教育,责任和使命需要我们不断摆脱功利的诱惑,不断琢磨教育的内涵,不断接近教育的本真和理想。为每个孩子提供需要、适合的教育。

【陶继新】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作为校长,要想干大事,干好事,就不能太过功利,就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做有益于他们生命成长的事情。

【万  莉】是的,我一直在努力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思考并落实好的教育,包括教师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等,目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评价。

【陶继新】去你们学校两次,您给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做事低调,很有内涵。而且,您的这种品质,在老师们身上也可以显现出来。当然,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

【万  莉】2011年7月,我们的第三实验小学成立,这是一所既年轻又有历史的学校,学校前身小北曲小学,始建于1935年,2011年政府回购其资产成立实验学校开始它全新的里程碑。这所人文气息浓厚、漂亮而精致的学校,以家一样的温馨氛围让我们1000余名师生对她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陶继新】但凡到过你们学校的人,都会为学校之美而啧啧称道。当然,这美还不只显现于物质与环境层面,同时,也从校长、教师与学生身上折射出来。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很有人文气息与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

【万  莉】感谢您的鼓励。这所学校给外人的感觉是一直比较强的,温馨、温暖、家一样的感受,这与学校所提的理念“和美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感受与成长中不断追寻原校文化的根——和美求真,并在继承中发展这一理念,在枝繁叶茂的三棵大杨树精神感召下,做有生命力、有温度的教育成为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景(所以校园内的景观基本是用温润的原木材料而非冰冷的不锈钢,楼内的主色系也是生命绿和暖橙色系)。2011年岁末,我们提出符合我校师生资源特点的“和美教育”文化特色品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谐统一,和中至美;和而不同,各得其美。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情怀,实践“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的价值取向。以“和美”浸润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底色。

【陶继新】非常欣赏“和美教育”的理念。没有和谐,就没有学校的发展;而这里的和谐,不只表现于外,更蕴藏于内;也不是完全同一的模式,而是“和而不同”,各有发展。生命生而有异,不能将其模式化,而是要让不同的生命展示其各自的精彩。而且,和与美也有其内有的维系。有一位西方哲学曾这样说过:“和谐即美。”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也不只是外在的,也有其内在之妙。所以,美有自然美,也有社会美,还有心灵美等。而学校师生心灵之美,则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万  莉】我觉得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应该是美的,每一个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作为教育的责任和生命,应该为社会、为家庭培养和美的人,彰显人与人之和气,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美。这也是幸福生活的元素吧,是内心洋溢的那种自信、阳光、向善、向上。最终应该是扎根于精神层面的,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陶继新】天地如此之大,大家相聚在一起,真的很奇妙。所以,要和美相处,共同发展。您所说的自信、阳光、向善、向上,都是和谐相处的必备元素。当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些元素的时候,学校也就和美了,人人都能更好发展了。没有和美,就没有发展;同时,发展得越好,也就越和美。

【万  莉】是啊,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正如您所说,生命生而有异,我校“和美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孩子提供需要、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发展其潜能并体验成功,实现“和而不同、各得其美”的个性化发展追求。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地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让孩子的德性和智性共同成长,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让每个孩子体验生命和美的成功。

【陶继新】只有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才能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有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某个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说不定又成了优点。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还要善于将学生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生命潜能,关键是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潜能,从而让学生更加拥有自信,更快更好地发展。


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万  莉】和孩子一起相处,真的是这样,经常有闪光的地方让人惊喜与感叹,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孩子,我们学校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习惯培养等来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比如我们为学生开设游泳课、庆祝元旦时全校学生包饺子等活动,让全校学生人人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课程参与学习,学校还围绕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贴近生活的传统节日实践课程,还有少先队实践德育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历练行为,从而获得主动、充分和富有个性的全面教育,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陶继新】学生的成长,需要一般的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其他方面的生命历练。历练不只是要学生去吃苦,还包括与其生命成长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沐浴大自然之中的审美活动等。为此,学校就要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你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你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感到学校不但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还是一个升华人格与走进生活实践的园地。而这些,是一般课堂上学不到的,而又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万  莉】每所学校教育的不同点之一,可能就是体现在学校资源特色发展之校本课程吧。如何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更好地通过学校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学生教育面临着很多诸如独生子女问题、心理健康等挑战,老师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是花大气力通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来更好地落实学生教育。

【陶继新】目前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这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较大的挑战。为此,教师就不能只是教学知识,同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等问题。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也需要更多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并转化成再爱别人的能量,这确实是需要更多的智慧的。只有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并学到必需的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阳”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加快信息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论文
由33所学校组建的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任务驱动型作文“适当惩戒有法可依”导写及时评例文9篇
青岛女学生坠亡续:5名学生6名老师喝下48瓶酒
创新教学应用模式,形成人工智能教育青岛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