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 栏 | 吴 萍:想起家乡曾经的那一片蛙鸣

想起家乡曾经的那一片蛙鸣

作 者:吴  萍(但愿人长久)

夜半,被一声粗犷、哀怨的蛙鸣惊醒,以为是梦境。接着一声连着一声,如同想象中的“鬼哭狼嚎”。并且呼应周围的蟋蟀们也跟着唧唧、唧唧的叫声,此起彼伏,和声一片。犹如一场交响乐盛宴。
已经是深秋,临近中秋节了。凉凉的夜风从窗口吹进来,赠送来一股桂花扑鼻的香味。给人一种微凉舒适的爽润之感。
站在窗前寻声望去,想起两句诗: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半弦月挂在空中,墨绿色的绿化带和植被,依偎着蜿蜒曲折的林荫道,曲径通幽。覆盖着整个小区。
月亮拥抱着柔和的灯光,从窗外伴着桂花的香味挤进来,爬上床头。星星挤弄着眼睛,窥探着人间。寂静的夜,真像一个“幽灵”。给人一种空灵的忧伤,让人浮想联翩。
又是一声悠长的蛙鸣,打扰了我的忧伤。让我打了个寒战。
月光投在地上的树影,被夜风摇曳的晃来晃去。像满地的“青蛙”在蹦蹦跳跳。或者又像夜游的“鬼魅”,令人毛骨悚然。四周的秋虫在呢哝,树叶在沙沙作响。花儿也恐惧的闭上了眼睛。黑夜让人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特别是那一声声忧怨的蛙鸣,会让人心底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和迷茫。
楼下没有小河,物业搞的小喷泉也离的远,哪来的蛙鸣呢?
寻着声音仔细听,原来是一楼木栅栏院内发出的声音。
一楼住户是一个卖鱼的商贩,他每天开着三轮车早出晚归。晚上把三轮车停放在院内,车上有鱼鳖虾蟹。
不难推断,他肯定开始卖“牛蛙”了。这些年随着青蛙的基本绝迹,人们开始养殖牛蛙供应餐桌。牛蛙比普通青蛙大两三倍,听那粗犷的大嗓门,一定是大块头“牛蛙的“哭喊”。
夜半那一声声凄厉的呼叫,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也许是寻找它的伴侣和孩子们吧。听到那凄凉的叫声就想流泪。
因此便思绪万千,回想起过去的故乡了。那是一个被绿油油包围着的村庄。村前村后都有小溪水,溪水清澈见底。青蛙蝌蚪,小鱼结伴在小溪里游泳。儿童挽起裤腿,或者光着屁股。在小溪里捉小鱼,逮蝌蚪,追青蛙。
小溪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每当春夏交替之际,是青蛙们“谈情说爱”,哺育后代的时期。
成群的青蛙齐聚在稻田里举行“集体婚礼”。一个个鼓足腮腺,唱出“爱的呼唤”。
荷塘里的青蛙更是别具一格。爬到一片大大的荷叶上,好像一个大舞台,纵情高歌。唱累了,就躺在上面“做美梦”。
特别是下雨天,青蛙们可能更想感受“淋浴”的嗞味。也许它和人们的心情一样,怕干旱欠收。阴雨连绵时,青蛙们昼夜不停地高唱。整个村庄周围一片蛙鸣,清脆悦耳。人们听得如痴如醉,进入梦乡。
蛙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也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
等到雨下多了,小河和稻田都涨满了水。好多青蛙会躺在水上“仰泳”。村里的老人便会给孩子唱民谣:老天爷!别下了!坑里蛤蟆长大了。
小时候听老人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与青蛙有关。
青蛙唤醒人们,开始下地劳作。
清晨尖尖的稻草叶上顶着晶莹剔透的露珠。走进稻田就会摇落一滴滴冰凉,洒在脚面和小腿上。麻凉松软的黑泥地,把整个脚陷进去,好像能带动地球。
有时挪一步就会惊跳一只像小西瓜一样绿条纹的青蛙。或者一只背着另一只的“恩爱夫妻”。有时脚下突然踩到一条熟睡的“泥鳅”,或者“小水蛇”。打扰了它们的睡梦,吓得一跳老高。
最可怕的是,经常有蚂蝗,又名水蛭。就是水里的一种软体生物。它专门吸人血,叭在小腿上,头钻进去,屁股露在外面。拉不出来,拽不掉。必需用巴掌拼命连续击打,才能脱离。它被拍打掉了之后,小腿上会留下一个小血洞,在往外淌血。现在想起那个小软东西就感到恐惧。
唯独不怕的是青蛙,因为青蛙是益虫。站在稻田里,经常会看到青蛙跳起来捉害虫的身影。那敏捷的身手,简直能和篮球运动员相媲美。
还是走在田埂上有安全感。田埂上的青草肆无忌惮的长着。趟过去,会看到好多刚脱掉蝌蚪尾巴,初长成形的小小青蛙,在蹦跳玩耍。还有小蚂蚱和它们一起蹦跶。
稻田小河里,会有一片片的青蛙卵和一群群的小蝌蚪。偶而会有调皮的小孩子,赤着脚丫子,顶着大太阳,脸晒的起皮,流着大汗珠。把一捧青蛙卵和一群小蝌蚪,用荷叶兜到岸上晒着,自己却逃之夭夭了。
孩子永远不会明白对生命的敬畏之理。大人们也只是教他们儿歌:小蝌蚪,摇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了!来了一只大青蛙。只可惜那些晒干的小蝌蚪们,再也找不到妈妈了!
更顽皮的孩子,会钻进芦苇荡,弄颗芦苇干。然后,逮一只青蛙剥去皮,再用一根绳子系上青蛙腿,钻到芦苇荡河沟里去钓龙虾。每每被蚊子咬的满身包,还是乐此不彼。
孩子对青蛙的伤害是偶尔的。陏着经济的发展,赚钱心切的人,开始打起了青蛙的主意。人们开始把青蛙送上了餐桌。第一个吃青蛙的人,真该千刀万刮。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了赚钱,有些人开始疯狂的捕杀青蛙。
他们用剪刀把活着的青蛙肚皮剪开,撕去青蛙皮,只留下两条腿食用,剩下的又扔进了小河里。
可怜一个个小生命,小身体大部分都变成了垃圾。
有一个商贩说:他用剪刀剪青蛙时也寒心。青蛙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两只前爪抱着剪刀,好像在乞求饶命。那一刻,他心软了,从此不再捕杀青蛙。
后来政府开始管制,禁止捕捉青蛙。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有些人为了利益,还是偷偷的在夜间捕捉青蛙。
青蛙终因人们的大量捕杀,再加农业生产用的化学原料、农药的危害而濒临灭绝了。
稻田里再也听不到那一片蛙鸣了。故乡的稻田,也和那片曾经的蛙鸣一起,慢慢在人们的梦里淡去……

2019年9月17日 原创首发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吴  萍,女,笔名:但愿人长久,喜欢读书,爱好文学,用心感悟生活的美。善于行走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梦。本刊特邀专栏作者。

©2019 

©2019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边的蛙声
散文天地 | 杨乐:夏夜听蛙鸣
故乡的蛙声
【荆门日报】稻香田里听蛙声
170位诗人参与同题《蛙鸣》白孔雀纸媒丛书04期头彩选拔
青草池塘处处蛙...大诗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