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老色树(二十)

老色树

不过我子弘爷爷他们认为,时至今日人们对鸦片成瘾的机理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戒毒研究也还是处在探索阶段。研制出无依赖性、无复发、无毒副作用的戒毒良方,是他们继续努力的目标。他们相信,古老的中医药和西药结合一定能在戒毒这个领域有新的突破。

我如心姑姑找王平,就是希望王平能呼吁有关部门支持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的研究,同时找权威机构论证《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一书,以便尽快出版,应用到医学领域,发挥它应有的医用价值。

对于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的研究,王平早在色树沟劳动改造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候全靠子弘爷爷常常给他送书,才帮助他度过那段艰难寂寞的岁月呢,所以,王平很支持这件事,也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他几乎立刻就找有关部门,关注此事。

十五

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的书和研究成果不久就得到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一书经过论证,第二年春天就刊出了。关于《中西医结合戒毒的实践与探索践》一书,有关部门希望继续研究,能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有所突破,填补国内,乃至国际上这方面的空白。并能尽快将研究成果进入试验阶段,进而应用到临床,为那些瘾君子们解除痛苦,这样不光能挽救更多的人,也能够挽救更多的家庭。

后来,有小车来接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说是到医药研究部门工作,专门从事医药研究,不但可以领工资,还能享受专家津贴,而且专门的研究机构里还有用于研究的先进的设备。但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却婉拒了。

他们不愿意走出色树沟,只有在色树沟他们才能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他们不光离不开色树沟,也离不开我南秀奶奶,因为我南秀奶奶安息在色树沟,她的魂在这里。

再后来,山外运来了很多用于医药研究的设备,并且有关部门还专门给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在色树沟建了实验室。

这些买设备的钱一部分是国家拨的科研经费,还有一部分是社会捐助的,因为报纸上大幅连载了我子弘爷爷、南秀奶奶和明轩叔叔几十年从事医药研究,送医送药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们为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捐助了科研经费,支持他们继续进行医学研究。

此后,我子弘爷爷和明轩叔叔更是如鱼得水,一心钻在实验室里进行医学研究。

色树沟人又一次上了报纸。

色树沟里里外外的人们,都为自己是色树沟人而自豪。

我如心姑姑也和我娘一样,成了色树沟载入史册的功臣。

我淑娴姑姑

色树沟的女人个个都是人中之凤,这样的说法早已经流传在外了。

我淑娴姑姑就是高山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淑娴姑姑已经坐到了常务副县长的位子,这在县行政班子里,可是一人之下,所有人之上了。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可以肯定的说,我淑娴姑姑稳稳地坐在如今的位置上,也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的,内中甜酸苦辣想来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说起我淑娴姑姑,我总觉得她就是人间四月天。

她长相甜美,文化底蕴深厚,能歌善舞。她高贵脱俗,她回眸一笑,如碧波般清澈的眼神,洋溢着淡淡的温馨,嘴角的弧度似月牙般完美,或许,就像天使的微笑,她有品味,懂得穿着打扮,懂得色彩搭配,气质从里到外的溢出来,能打动所有的人。

我淑娴姑姑继承了我子弘爷爷的儒雅学识,更继承了我南秀奶奶的风韵气度,能歌善舞和优雅大气。

每次我想到我的淑娴姑姑就会想到作家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里对林徽因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里行间透出一个女人的高贵、优雅从容……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小院里湿润的青苔在雨中纯净生长。这个季节,许多人都在打听关于莲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黄昏浮动的神秘幽香。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凉风吹起书页,这烟雨让尘封在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以为历经人生匆匆聚散,尝过尘世种种烟火,应该承担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而山石草木是这样毫发无伤。只是曾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雨中越发地清瘦单薄。青梅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再来。后来才知道,那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已化身为燕,去寻觅水乡旧巢。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呢喃的梁间,还留着余温犹存的梦。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

林徽因是个奇女子,懂得进退。

我的淑娴姑姑呢??她同样是个超凡脱俗的女子。

其实这答案我在儿时已经早早知道!!

我总觉得,人在年少时的一些东西,是需要反刍才会真正理解和明白。

这样的明白,也许会迟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甚至一辈子,只是到了生命终结时候才会豁然顿悟。

对于我淑娴姑姑,我觉得我始终没有完全看得懂,她在我心里,始终是个美丽哀婉的迷。

我淑娴姑姑,一个谜一样的女子。

命运有时候会垂青一个人,有时候也会无情的捉弄一个人。

在我淑娴姑姑十五岁的时候,正是少女的花季,充满了无数秀丽的幻想,然而,就在她给我南秀奶奶画了那张以老色树为背景,穿旗袍的画之后的第二天,一切都变得黑暗起来。

那天晚上,爹娘进山摘熬制秋梨膏的糖梨,却迟迟没有回来,我淑娴姑姑做好了饭菜和明轩坐在桌边等啊等啊—

然而,等回来的是娘惨死的噩耗。

墙上,昨天画的那幅画上,娘依旧美若天仙的微笑,转眼这画却成了她的遗像。

爹此后很久一蹶不振。

淑娴很久之后一想起娘都止不住眼泪,她想娘,想娘在的那些美丽的日子,一家人,即便粗茶淡饭,也能找到饭桌上的欢愉。

有时候爹会给她和明轩讲故事,有时候会说和娘留学的趣事,说到兴头上还模仿娘的样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逗得全家一起笑起来;有时候是娘讲,讲她们江南的故事,讲外公外婆,还有时候娘吃完了饭,撂下筷子,给孩子们哼一首江南的小调,婉转呢喃,软软的,听在心里,心都融化了。

可娘没了,娘再也不会给淑娴做漂亮的衣服,给她编发辫了, 也不会教她唱歌跳舞,画画了。

从此以后,只要一拿起画笔,淑娴就会想起娘,想起娘的样子。她之后每次都会凭着记忆的样子画娘,有穿旗袍的样子,有穿白大褂白衣天使的样子,还有穿粗布衣裳的样子……

娘走后,淑娴常常一个人哼以前娘教的歌,或者跳娘教的舞。淑娴更加勤奋地练习画画,她想自己的画画的好,娘会在天上看见,会在天上为她高兴。

娘走了之后,淑娴就代替了南秀,操持家里的吃喝拉撒睡的家务事。

洗衣服,做饭,喂鸡喂猪,拆洗被褥,准备过年的吃食等等。

虽然还有子萱姑姑照应着,但淑娴,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还是过早的承担起了一个女主人的责任。

这样一晃就是五年。淑娴二十岁的时候,被村里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

淑娴走出了色树沟。

淑娴在大学里学的是画画。

她的绘画功底深厚,从小得了母亲的真传,所以班里,乃至系里,淑娴画画的水平最高。

大学生活的美丽,终于让淑娴忘记了失去母亲的痛苦。

优秀的绘画才能也为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曾一度,她以为她自己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终生从事绘画。

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淑娴的绘画作品几乎每次都会出现在系里的画展上。

又是一次画展,淑娴参展的作品名字叫《母亲》,是一组,共计四张,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正在问诊、送药、采药、制药中的母亲。

画中的母亲,一袭白衣,绽放出医者仁心的美丽光辉。

参观者无不驻足,赞叹,流连。

周日下午,一周的画展结束,淑娴正小心翼翼的收拾自己的画作,一个穿着朴素的男生走过来。

男生很自然的蹲下身,帮着淑娴一起卷画儿。

男生手里忙着,嘴上问:“淑娴同学,你家是色树沟的吗?”

淑娴一愣,回到:“是,你怎么知道?”

男生腾出一只手伸过来说:“我叫高山,是大北沟的。”

“哦,大北沟的啊!”淑娴高兴的握住高山的手说:“你好,高山同学!”

原来两人是老乡,色树沟和大北沟两个村子离的不远,只有二十几里路。

老乡见老乡,高山又是格外亲热,俩人一下就没了生分,聊得特别开心。

淑娴问高山:“你到底怎么知道我是色树沟的呢?”高山卖着关子说:“那等你收拾完了,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到时候我告诉你,因为这事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淑娴本来就是个爽快大方的姑娘,也就答应了。

等收拾好东西放回宿舍,淑娴就和高山一起到校园的林荫路上散步,边走边聊。

高山说,他是法学院的,学法律,前几天来看画展,看见了淑娴的《母亲》,当时就知道淑娴是色树沟的。因为画中的母亲高山见过。

在高山的心里,淑娴母亲就是天使,是永远刻在他心中的天使。

那是高山九岁的时候,那天高山放学回家,刚进院儿就听见娘痛苦的呻吟声,高山赶紧进屋,就看见娘捂着肚子,父亲在一旁束手无策。看见高山,就让他赶紧去找二奶奶来看看咋回事儿。

高山扭头就跑去找东院儿的二奶奶,二奶奶惦着小脚过来看看,就和高山的爹说,赶紧送孩子他娘上卫生院吧,这病不轻,不赶紧送医院,怕是要出人命。

高山爹就赶紧用双轮车拉上高山娘往卫生院赶,小高山在后边跟着推车,爷俩到了卫生院,高山娘的疼痛一点没见轻,高山爹赶紧找大夫给看,这会儿周围就围了一些人。大夫来了,简单问了问,也说不出个啥病,就说给拿几片止疼片吃吃看。

这时候正好淑娴娘南秀到卫生院领治蛔虫的药,听见高山娘叫的邪乎,就过来看看,正好听见大夫说要给吃止疼片。

南秀立刻上去制止,说是不确诊是什么病就吃止疼药,怕耽误了。

大夫知道南秀夫妇是专门从事医学研究的,就请南秀给看看。南秀给高山娘做了检查,然后判断是急性阑尾炎。

这会儿,高山娘已经疼得满身大汗,叫声也差了气。南秀说:“看她这情况,必须得立刻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

可卫生院条件简陋,也没有主刀医生,根本没有手术条件。

南秀一咬牙转头和高山爹说:“来不及了,你要信得过我,我来给她做手术。”

高山爹哪还顾得上那么多,连连点头说:“只要能救我老婆就行,您给做吧。”

南秀就让医院的大夫立刻准备手术器械,一边请人给子弘打电话,让他赶紧来卫生院,南秀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怕万一有问题处理不了。

南秀给高山娘做了手术,随后赶来的子弘和南秀一起给做了缝合处理,高山娘捡回一条命,随后赶来的子弘看着切下来的阑尾说,要是再晚半小时开刀,估计这人就没命了。

高山讲完这些和淑娴说:“那时候我就记住了你娘的样子,一辈子都忘不了,我觉得她就是活菩萨,等我长大了,我要好好报答她,是她救了我娘的命。”

淑娴听高山这么说眼泪就滚滚的下来了,低声说:“我娘不在了。”

高山听了这话,眼圈红了,也跟着掉下泪来,喏喏的说:“对不起,淑娴,我不知道……”

淑娴掉了一会儿眼泪,渐渐平静下来,展颜和高山说:“没事了,真是不好意思,你一说起我娘,我就控制不住了。”

淑娴说:“我娘救你娘的事我知道,后来你爹还到我家专门来感谢过呢。但我爹回去还批评了我娘,说我娘太鲁莽了,自己没有手术经验,万一有个特殊情况根本处理不了。不过我爹又说,我娘做的对,不能见死不救呢。”

“总之,听我爹的意思,那会儿是挺凶险的,我娘要是不给做手术,你娘肯定是不行了,可我娘给做手术也挺危险,万一有个意外,也可能人就不在了,那样的话怎么收场,其实我娘当时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高山说:“我当时一直在旁边,知道怎么回事,你娘真是天使,根本就没犹豫,就是一心要救我娘。”

两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聊着以前的事特别投机。

后来高山说,他看见淑娴画的母亲,就特意等到画展结束时来认识淑娴的。

两个年轻人,本来就是老乡,又加上从前救人的事,两人几乎立刻成了好朋友,此后两人经常见面,聊天,一起去图书馆,一起散步,到了假期相约一起回老家。

高山俨然成了淑娴的护花使者。

(未完待续)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的团圆饭
《螺钉记》第二编到1-60章
随笔散记
我爷爷去世后,奶奶就由四个儿子轮流照顾,...
【浮世绘像】王在庆/扔手榴弹的疯子
微小说:算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