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车BU火了,同样全域自研的零跑能否也冲2000亿?
userphoto

2023.11.30 北京

关注
原创|MFWIC  编辑|Dkp

华为这艘巨轮停靠在了汽车行业的港口,汽车厂商们该不该上船?

11月26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根据双方协议,华为拟成立一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的新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显然,华为车BU聚焦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与坚持全域自研的汽车厂商不谋而合。以零跑汽车为例,其全域自研包含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架构,电驱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六大领域。

华为已然在“Tier0.5”乃至“Tier0”级供应商的道路上狂飙突进,且此次的合作伙伴非等闲之辈。与此同时,那道难以用“Yes or No”来回答的难题又抛给了汽车制造商们,选择登上华为这条巨轮,意味着车企将获得智能化领域的强力助推,但难免会在午夜为“独立人格”而辗转反侧。

华为奈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无非是它在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上构筑起来的全域自研能力,这再次凸显了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逻辑和要素。

01

全域自研的力量开始显现


拥有全域自研能力可以使研发及制造环节的效率实现最大化,一旦形成规模后,企业将因此在技术积累储备上“滚雪球”,进而构筑护城河,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苹果,不过,高收益也伴随着高投入门槛。

聚焦到汽车行业,虽然华为再三明确不造车,但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机、电控、电子电气架构、智驾、座舱系统等领域构筑起了全域自研路线,华为系悄然崛起。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执着于全域自研的屈指可数。特斯拉自不必多说,其自研渗透率全行业领先,仅感知硬件来自于供应商;比亚迪亦是采取垂直整合的模式,得益于在三电系统上的优势,比亚迪在电机、电池、电子系统域控制器等方面均实现了自研,不过在智能驾驶方面,摄像头、雷达、芯片等硬件仍需外采。

新势力代表“蔚小理”选择的是不同的路径,他们更侧重在智能化和软件层面的深度自研,由此,他们在智能化体验上获得比同行更好的用户口碑。但在三电方面,蔚小理自研广度和深度并不强。

零跑汽车与比亚迪更为类似,在三电和智能化等方面采用了全域自研的路线,目前除了电芯之外,包括电驱动总成、电池系统、车机系统、云平台、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芯片、域控制器等均为自研,比例高达整车成本的7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零跑汽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域自研自主研发能力且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新兴电动车企,从软件到硬件实现了全打通。

这使得早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零跑汽车从今年开始销量逐步走高,并开始被外界广泛关注,直至在最近被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思特兰蒂斯看中,并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实现了签署框架协议到完成投资交割,零跑一跃成为资本新宠。

02

零跑独到的全域自研


早在2015年,零跑汽车就制定了全域自研的战略,当时行业内大多还都采用传统供应商采购模式。
提早布局意味着零跑汽车有时间从智能电池、集成式电驱、自动驾驶算法,到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智驾芯片、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实现LEAP1.0到LEAP3.0的进化。

因此,零跑汽车如今得以拥有几乎覆盖全品类的整车架构、高度融合中央超算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支持CTC 2.0和800V/4C充电的电池系统、八合一电驱、高度数字化智能座舱3.0、接近L3级别的智驾能力等核心优势,是目前电动车领域最全面的核心技术布局,也为零跑汽车研发推出新产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以此为根基,零跑汽车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都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推出适合目标用户群体的产品,从企业端和产品端均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使得零跑汽车在激烈竞争中能脱颖而出。

对比起来,特斯拉除了部分智能驾驶硬件外采,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驾驶这些核心领域都全部自研。正是基于此,特斯拉拥有电动车绝对强大的性能优势,自研芯片的成功则让其智驾系统拥有充足的算力来支撑其纯视觉路线的算法需求,同时能够精准控制成本,也就构成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国内还有比亚迪,其早期在电池领域的背景,让其拥有现在刀片电池、CTB底盘、电控、电机等整个三电系统软硬件和域控制器的自研能力,并在今年推出了跨时代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可以说比亚迪如今在国内乃至全球迎来飞跃式的突破,也是长期坚持自研的成果。

但全域自研是一条非常艰难之路,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坚守长期主义。

03

全域自研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零跑汽车因何选择全域自研之路?可以从创始人朱江明身上可以找到答案。作为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朱江明在电子通讯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造诣,其所搭建的技术研发团队天然具有智能电动车全域自研的基因。

也正是因为朱江明对电子领域的专业理解,零跑汽车有了一套自己对于全域自研和电动车的独特打法,基于智能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于电动化和智能化为首要目标打造全域自研的能力。

零跑汽车敏锐捕捉到当下智能电动车用户的主流需求,并在各项目的研发投入上确立优先级别。在零跑汽车看来,三电技术是核心,因此创立至今在电池、电驱、电子电驱和整车架构方面发力并奠定了优势地位。2022年全年,零跑汽车的研发费用仅为14亿元,步入2023年,零跑汽车销量一路高奏凯歌,每个月不断攀升,预计在11月单月交付将突破2万辆,创月度交付新高。相比动辄投入过百亿元的友商而言,零跑汽车敏锐且务实。

今年年初,特斯拉掀起“价格战”,零跑汽车能从容应对并从中杀出一条血路,离不开这份敏锐与务实。汽车作为工业产物,研发成本将分摊至每台车上,洞悉用户所需,聚焦用户所需,零跑汽车带来了消费者喜爱且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爆款产品,某种程度上,零跑汽车也是一条“鲶鱼”,而这种理性策略也未尝不是一种创新。

辩证地看,全域自研拥有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某些领域的成果必然在短期之内不如拿来主义更加亮眼。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零跑汽车就采取了跟随策略,在现阶段保持主流水平,并没有处于领先位置。不过这并不影响零跑的厚积薄发,由于所有技术都全部掌握,甚至每一行代码都全部由零跑工程师编写,虽然当下智驾能力上不显山露水,但这将为日后在的发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技术成果相继落地,零跑汽车已经度过了前期最痛苦的沉淀阶段,下半场决赛中,其厚积薄发的技术策略已逐步获得认可。摩根大通最近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中国高级自动驾驶将迎来商业化,未配备半自动驾驶功能的未来车型将面临销售困境,比亚迪、零跑汽车尤其被看好。

因为零跑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全域自研能力以及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联姻,外界对于零跑汽车未来的发展给予非常大的想象空间。零跑旗下与电池、电驱以及电子电器相部件公司均为独立的法人主体的全资子公司,他们除了可以为零跑汽车自身供货后,将来还可以为其他车企合作。旗下拥有14个汽车品牌的Stellantis集团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332.7万辆,如果零跑汽车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之深度协作,那么零跑汽车将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由此类推,外界预测零跑的市值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应该不是难事。


蔚来提速,李斌追求狼性

MPV双雄广州争霸,轿车大战年底一触即发

少年极氪,中年理想,两个新势力给资本市场的答案

程里对话坦克品牌CEO刘艳钊:Hi4-T能否让坦克更强悍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 | 华为叩响智能汽车大门:车BU编制超2000人,HiCar、鸿蒙OS、智能驾驶齐发力
从2021上海车展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不造汽车的华为,誓要让汽车变得更智能
华为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三种模式并行,赋能车企打造优质产品|车机|雷达|毫米波|智能化|智能驾驶|adas
摩尔定律将让智能电动车降至5万元?零跑朱江明这样说.....
一汽-大众ID.4 CROZZ的新能源冲击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