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3个表现是癌症“警示灯”!早看早知道!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承担着身体的代谢和解毒工作。我们日常进食的蛋白质、脂肪等都要通过肝脏的分解代谢,才能转化为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

但是,近日央视曝出的一组数据,看完可能会让你瑟瑟发抖:

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000万例,其中近九成未得到有效治疗。

我国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46.6万和42.2万,全球约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人在中国。

据研究发现,我国80%的肝癌和乙肝相关。如果这些慢性肝病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得到及时治疗,当它们不幸发展成肝癌时,患者和社会都将面临巨大负担!

笔者有位患者,46岁的许先生,他原是一名胃癌患者,在一次诊疗过程中,笔者偶然了解到他还患有慢性乙肝。便曾多次提醒他,乙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不要因为目前没有症状就不把它当回事儿。但是遗憾的是,笔者的苦心相劝一直没能引起他对病情的足够重视,他认为乙肝很常见,并不是都能发展成肝癌,自己不会这么“倒霉”。结果,在一次体检后,他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已是晚期,后悔已无用。



1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而且80%以上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其病程已进入中晚期。

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大多数患者确诊肝癌时已是中晚期?

首先,这与肝脏的组织结构有关。研究显示,只要肝脏还有1/4的健康组织,即使其他部分患病,也仍然能够保证机体的正常功能运转,肝功能化验不会显示异常,身体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感。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患者本人及医生的判断。

其次,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础肝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很多是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大多数患者是在肝区疼痛时才去就医,而当这一明显症状出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由此可见,积极了解肝癌的早期预警,及早采取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肝癌信号?笔者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不仅是肝癌高危人群需要当心,每一个为自己健康考虑的人都应该注意,当身体出现这些变化时,都要格外引起重视:

消化道症状

由于肝脏是消化、合成、解毒的重要器官,所以当肝脏被破坏时,就会带来消化方面的问题。如食欲减退、饭后上腹饱胀、莫名消瘦等,如果是伴有肝硬化的患者还会发生腹泻。然而,这些症状因为看似与肝癌无关经常被忽略。

持续中低度发烧

当肝组织被大量破坏,就会释放热原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机体的免疫系统作出应对,出现发热的情况。多为中低度发烧,尤其在夏季,发烧范围在37.5-38.5℃之间,偶见39℃以上。可为持续性低热或不规则间歇性高热,一般可持续3-5天。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出血

最常见的是牙龈出血,如果是正常的牙龈出血,出血量很少,漱漱口就没事了。如果是肝脏正受到侵蚀,凝血功能受阻,只要稍微刺激到牙龈,都会流血且难以止住。另外还要注意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流鼻血等,当出现这些特殊的体征,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清楚。



3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就要意识到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快要到了。

每一个疾病都是由细小的病变引起的,慢慢积累,时间一久就成了大病。因此人应该有谨微之心,发现身体出现以上症状时,千万不能拖。及时到医院检查肝脏CT,了解肝功能具体情况。

目前,定期检查仍是预防肝癌的最有效方式,尤其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长期酗酒的人、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这些人群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甲胎蛋白化验和彩超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还可以及早治疗,防止肝脏发生癌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脏病变,怎样预防“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送给乙肝、丙肝患者的5大法宝,杜绝发展至肝癌!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别不把乙肝当回事
春季“养肝”要趁早,护肝养肝三步走!
【科普】肝起病,胃传病,肝病患者为什么都会有胃病呢?
为什么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国?这四个原因值得警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