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露天电影

(图片来自网络,存谢!)

看露天电影,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记忆。

那时候,一个公社有一个放映员,他负责全公社露天电影的放映工作。县里来了一部新电影,放映员将胶片拿回来,然后就挨个大队地放映。

那时候我们公社有七个大队,一个大队有12个生产队。放映员挨个大队、挨个生产队地轮着。正常情况下,一晚上放映一次,今天晚上在甲大队的1队放映,明晚就是乙大队的1队,依次类推。有时候遇到片源紧张,或者连续下雨等极端天气导致一段时间不能放映,放映员会一晚上放映两场或者更多的场次。

那时候觉得放映员可牛了。轮到哪个生产队放电影,队里早早地就派几个社员去将放映机等设备抬到队里。然后在放映员的指导下,立两根柱子,将电影布和音箱挂在柱子上。放映员到队里打开胶卷盒子,一帧一帧地往回倒带,遇到烧焦或者模糊不清的一段,他会拿出剪刀将坏的部分减掉,并用胶布将剪断的胶片粘连起来。一部电影一般是3-4盘胶卷,全部倒完带之后,差不多也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放映员的伙食非常好的,因为他的晚餐是派饭制,队里一般都会将他的饭派到会做饭的人家做,晚饭一定会是有鱼有肉的,队里出伙食钱。在谁家做饭,该家也沾点荤腥。

酒足饭饱之后,放映员从扫把上折断一截枝丫,一边娴熟地踢着牙,一边抽着队里进贡的烟。将茶缸里的浓茶喝完一半后,才起身去打谷场。这时打谷场上已经坐满了人,在屏幕前20多米的位置,摆了一张大桌子,大桌子上摆放着电影机,桌子边上插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只点灯。在没有电的日子,放映设备里还包括柴油的发电机,发电机专门给电影机供电。天黑下来之后,放映员打开放映机,质检一道比手电更加明亮且聚光的光速打到白布上,放映员进行简单调试,直到投出的影子正好跟白布一般大为止。

放映员要是高兴了,他会拿起手边的报话器,简单地告知一下电影名,要是不高兴,直接按掉白炽灯,用手转动一下胶卷盘,电影就开始放映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一卷放完,灯亮了,放映员将下一卷放上去,同时拿刷子刷几下镜头或者机身上部分位置,随后再次熄灯放映。

那时候,放映员好像是吃公家饭的人,后来农村土地承包后,公社变成乡,乡里再没有人组织放电影的事了,很多放映员自己在村里承包一个大仓库当电影院,开始承包放电影的业务。此后,露天电影也就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有露天电影的日子,就是村里的节日,一个大队里临近几个小队的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在天没黑之前,举家端着长条凳在打谷场上占据有利位置。在看电影过程中,愿意坐着的差不多都是大人或者女孩子,像我们这些小伙子喜欢到处跑着看,因为,我们会随时找人交流观看的感觉。

看露天电影的时候,无论哪个圈子里,都有那么几个喜欢“剧透”的人,他们一边看着,一边大声地说着接下来的剧情。他们剧透,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人的预测和判断能力,而是前几天,他在隔壁大队里放映时看过。

那时候,很少有人将一部电影只看一遍的,知道隔壁大队里放电影,没事的人,也会赶到隔壁大队去看。那时候,一个大队之间,也没隔几公里的路。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学校就在隔壁两个大队的交界处,因此,晚上在那三个大队放电影,我们都能知道,要是好电影,一般都约几个同学一起,看完了才回家。

改革开放之前,电影放映的就是那几部样板戏和战斗片,看来看去就是那些,一部电影恨不得将一个大队中所有的生产队都轮一遍才会换,换来的新电影,跟旧电影也差不多。改革开放之后,电影一下子多了起来,什么《燕南飞》、《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天仙配》、《天河配》等,这些电影确实比文革时的片子耐看和好看多了,由于片源紧张,放映员不得不一晚上跑几个生产队放映,我记得《天仙配》刚出来的时候,曾经在我们公社的各个大队轮流放了一个通宵。

露天电影不仅是难得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也是一个村里人聚会的场所,放电影的时候,几家要好的聚在一起,说些平时没有时间说的闲话,这是极好的感受。露天电影其实还是一个相亲的好机会,适龄的男女在电影放映场出现,就会引起媒婆或者相关父母的眼光,也许因为一场电影就成就了一场旷世的缘分。

看露天电影的时候,我还处在童年时期。看电影会给我的小伙伴们增加很多谈资。头天晚上放电影了,第二天早晨,一群捡猪屎的孩子会聚在一起,有人谈论着电影的情节,有人模仿电影里面的台词和神情,更多的人是默默地跟着回忆,直到有家长发现自家孩子一早晨站在原地什么都没干,家长把孩子叫回家,电影回顾的场景才宣告结束。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专著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涉及《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犹新的露天电影
赶一场露天电影 || 若水​
我们村里的露天电影
安徽作家‖【那年的露天电影】◆邓成清
有一种情怀,叫露天电影
50年前,我在铁二局二处放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