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研始于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科研始于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读《从优秀到卓越》,被作者吉姆·柯林斯研究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所吸引。

一、 研究过程

为了研究公司如何从优秀跨越到卓越,吉姆·柯林斯成立了一个由21名成员组成的小组,用了5年的时间,研究了11家实现了从优秀到跨越的公司,得出了一个公司由优秀到卓越发展的全过程的整体特征。应该说,这样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样得出结论也更加有说服力,更加值得信赖。我们也在搞科研,每年都申报大量的课题,也有大量的课题同时解题。可是,真正能推动工作,产生实际生产力的并不是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吉姆柯林斯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搜集数据。

首先确定卓越公司的标准。研究小组把累计15年股票收益率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的公司作为条件,在1965—1995年的30年间,出现在《财富》500强排行榜的公司进行搜索,最终确定11家实现了跨越的公司。这里面有几个数据可以稍作解释,15年的要求是为了排除一些暂时成功和运气因素的影响;3倍的标准超出了一般公司的收益率,可以说明公司打的卓越发展。当然,同时还要保证公司的发展模式是立足于本行业,确保研究反应的是优秀的组织变成一个创造性组织的可持续卓越业绩。

然后是选择对照公司。这样就可以让卓越的公司和普通的公司进行对比,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点,进而确定卓越公司的发展动因。对照公司分为直接对照公司---指的是那些与跨越公司在同一行业,拥有相同资源和机会,却未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公司,未能保持跨越发展的公司,这些公司短期内实现了跨越,但没有保持多久。他们选择了直接对照公司11家,未能持续跨越发展的公司6家。

这项工作用了研究小组6个月的时间,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财务分析之后,确定了上述这些标准,并依据标准确定研究的公司。

二是分类对比。

确定好研究对象之后,他们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之中。他们用了三个方法。一是对过去50年的发表的有关这28家公司的文章进行整理,并将他们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二是采访了公司的大多数主管。三是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薪酬、商业策略、文化、领导风格、财务分配比例、管理层的更替等。他们一共阅读了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

三是分析讨论。

   收集到这些数据后,他们每周开展一次小组讨论。每个小组4—6个人。他们把文字材料进行归类,阅读所有的文字材料,对每一个公司都会做一个专题介绍,得出初步结论。他们的重点是把实现跨越发展的公司和对照公司做对比,找出他们的“不同点到底在哪?”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大家展开辩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有时候甚至拍桌子,说话大嗓门。大家都很敬业,有时候会讨论到很晚。   

四是循环检验

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先得到观点,再用数据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看其是否能够承载以往事实的重量,一直到所有观点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论框架”,他们不断的从千头万绪的资料中,找出相对明确的观点,最后大家的意见相对的统一,逐渐的得出实现跨越发展的公司所具有的基本要素。

这样的过程,他们用了5年。

二、给我们的启示

学校里每年都做课题,但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知道这课题是如何做出来的,基本上是缺了三个环节。一是课题的选题缺少针对性,得出来的结论对实际工作也没有多大的改进意义,大家工作的动力也就不是很足。二是缺少集体研究的组织和意识。基本上大家分一下工,然后就各做各的,最后每个人拿出一篇文章,就算结题。其实可以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研究过程,群策群力,一起出主意,一起讨论,相互启发,这样的研究的效果才会出来。三是对结果缺少必要的检测和评价。每年都喊科研是生产力,可是我们在这方面好像缺少必要的培训,大家不知道如何搞科研,不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便做问卷和访谈,也缺少系统性,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也只的推敲。吉姆·柯林斯基于数据搜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给我们做科研以很大的启发。

一是发现的问题更加准确。科研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准确的发现问题。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对问题的判断,却更多的是凭经验的主观判断,很可能不全面、不完整、不系统。如果能尽可能的搜集信息,涵盖各个方面的信息,信息的覆盖面尽可能大,那么发现的问题就会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样就更容易把具体的局部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问题本质。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这里面值得认真学习。调查覆盖面尽可能大,访谈尽可能详细,这样可以确保见树不见林的情况。

二是得出的对策会更有针对性。问题发现的准确,应对的方法才会更加有效。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在哪解决问题,保证对策的针对性。这个时候可以采取文献梳理的方法。比如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别人也研究过,结果是什么。其他地区或国家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是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尽可能的搜集这方面的文章和报道,从中发现共性的地方,启发灵感,寻找符合自己的方法。当然,尽可能去寻找理论的支撑,可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同样的问题,比如关于学习的问题,在心理学、脑科学、管理学中都会有不同的原理解释,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整理和研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方向。

三是对成果的检验更加有说服力。研究问题的根本还是要解决问题,因此,看一个研究是否有价值,关键看是否能解决问题。这方面,我们其实做的不好。要么有头无尾,要么大吹大擂,夸大效果。其实用数据检验成果,是最有说服力的。若说这样的对策有什么样的效果,再去做调研,看数据指数的变化。成绩不是凭空说出来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定会用数据去说明问题。这也是循环实证的一个必要过程。不可能一个对策就会解决问题,一定是要不断的在实践中修正,调整,然后再实践,再检验。这个过程之后,效果会逐渐靠近最理想的状态。

每年科研课题都很多,可是能推动工作发展的却是很有限。学学吉姆·柯林斯的科研态度和数据搜集分析的方法,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如何“创新”
​面对放养的老板如何自我救赎
幼儿园科研系列(15)||科研课题选择的常用方法
教育工作者科研课题发现、选择的方法
有心人的果篮沉甸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