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教学方法》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则跑题,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学大纲,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领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体系,掌握其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考虑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授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师自身对知识有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通过第一次讲授,学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研读内容: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

内容摘抄:一是详细列出能实现教学目的的特定课堂策略,从而使教学目的向课堂成就靠近。二是表达教学策略,表达的形式使你能够测量这些策略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教学目标标准的水平是指,使人满意地认为目标已经实现了的期待的成就水平或者熟练水平。

启示:人们经常不加区别地交替使用方针、目的和目标这几个词。它们的意义虽然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教学目标在实践上有两个意图。一是详细列出能实现教学目的的特定课堂策略,从而使教学目的向课堂成就靠近。二是表达教学策略,表达的形式使你能够测量这些策略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这两个用途的书面说明称为行为目标。编写行为目标的第一步是界定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要使教学目标是行为的,它必须可观察和可测量,这样你就能确定行为到底有没有出现,是部分出现还是没有出现。确定可观察结果的关键在于选择描述语言。

    教学目标标准的水平是指,使人满意地认为目标已经实现了的期待的成就水平或者熟练水平。人们制定标准的水平经常是为了确定一个基准点,考核是否达到了目标,但却没有认识到这一水平可能与后面的学习任务或教学环境并没有关系。为了避免这一点,要永远把标准的水平看成是可调整的,并且它还取决于你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评价。

   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课程的便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设定的时候,要多方面考虑实际,根据孩子的能力等,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

研读内容:理解你的学生 

内容摘抄:认识个体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策略,面向全体授课。

启示:教学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课堂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个体差异,要使教学适应个体差异,需要做出许多有关学习者的决定,它们不可能归纳为简单的公式或规则。这需要你成为反思型教师,也就是说,你要抽出时间来调整课时,使它适应学习者的各种要求、先前的履历和经验,然后再对课时加以分析和批判。 

    通过认识个体差异,你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意义和理解。有了这些知识,你就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更好地协调起来。 如,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培养性的气氛,可以大大提高高焦虑学生的成就;而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演,效率更高、节奏更快,可以提高低焦虑学生的成就。 

  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树立信息,慢慢改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逐步提升学习成绩。

研读内容:有效教学的重要行为

内容摘抄:书中认为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启示:读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儿童研究评价家加里.鲍里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收获很大。

“清晰授课”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讲授一堂课,让学生能明白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可以问许多不同的问题,把它们与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另一方面指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如果教师把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那么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将要学生掌握并要考查的内容)

“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

研读内容: 以情对待学生,讲究方法。

内容摘抄:教师要理解、宽容学生,特别是当学生做错事的时候,教师要冷静,不能简单粗暴,不然结果会事与愿违,双方会处于尴尬的境地。要抓住他们知错、认错这一时机教育、引导他们,在他们内心最脆弱的时候,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促进他们的转变。
启示: 我体会到: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做学生工作,必须爱学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讲究工作艺术。只有这样,你对他们的引导、批评、教育才能奏效。 

    我的班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品质恶劣,,经常打架,欺负弱小,而且学习习惯特差,经常在课堂上吹口哨,要不然就学狗叫等,弄出一些怪异的声音,引得全班一阵大笑,扰乱老师的思维。问及原由,很不耐烦地甩过来一句话:我坐在那没动,你哪只眼看见是我的事„„说后并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我。当时我很恼火,强压住火气,生气地质问他:“你怎么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你一个人影响了全班,好意思吗?”消气后再找他谈话,告知他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学生,走上社会应该怎样做人等等。在我的说服教育中,他勉强的答应不再犯。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找他谈话,他袒露了自己的内心。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又差,经常被批评,同学们有意无意间总爱嘲笑他,觉得很没面子。为了树立自己高大的形象,他经常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一个心理多么脆弱的孩子,如果一天到晚只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他会永远处于自暴自弃的境地,老师的粗暴对待若带有一点点偏见,只会扼杀他刚刚燃起的自信火苗.信任和理解是师生得以沟通的情感桥梁,我有耐心等待这个孩子的成长。

转载《有效教学方法》读书笔记5

研读内容:教学事件观

内容摘抄:将教学事件按以下维度划分:1.吸引注意;2.把目标告诉学习者;3.激发学生回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4.呈现刺激材料;5.引发期待行为;6.提供反馈;7.评估行为。

启示:将教学事件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1)吸引注意

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力听课,那就几乎不能听到教师的授课,更不用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每节课开始时都需要有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好奇和注意的教学事件。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吸引注意的技巧可以是图标、图片、电影和比例模型等则是另外一些帮助吸引注意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具辅助教学,更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把目标告诉学习者

只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把注意刚好对准课时内容所在的波段,那么这时,则需要告诉他们你正在哪个频道上播放你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在课时或单元一开始时,就需要告知学生考查的方式以及将期待他们以怎样的形式显示能力。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达到了期望的行为标准

(3)激发学生回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

在教师开展新课之前,还需要准备最后一个教学事件,那就是激发学生回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因为学习不能凭空发生,所以必须重新捡起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使它们处于备用状态。帮助学生检索先前的信息,需要以简洁易懂的纲要形式叙述关键方面。

(4)呈现刺激材料

呈现刺激材料将是课时计划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的行为更加真实,那么教师就需要尽可能频繁地改变所教行为的次要方面,而且要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这样做,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因素是无关紧要的。在备课过程中,则要强调那些对你课时内容来说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一上课时就要强调课文和练习册中的关键部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选择地复习和记忆课时的要点。

(5)引发期待行为

在呈现刺激材料之后,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看他们能否在期待的复杂水平上执行行为。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适当的难度水平上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必须以试错的方式努力解决问题,对课时内容进行概括、释义、应用或者解释问题。

(6)提供反馈

第六个教学事件与第五个教学事件紧密相连。在学习者开始理解自己回答的正确性的程度上,引发期待行为可以促进学习。回答本身必须是个体尝试着回忆、概括、释义、应用或者解决问题,但紧跟其后的反馈可以指向全班。引发活动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非评价性,而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对于错误答案作出富于鼓励的答复,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特点。

(7)评估行为

这个教学事件则用来指明你将用什么活动来评估行为。引发活动可以是即时的或延时的,可以是评价性的也可以是非评价性的,在这个教学事件中,评估行为基本上都是采用延时的、评价性的引发活动。评价性引发活动包括测验、研究论文、分级作业和课堂行为、学生档案等,完成这一事件的方法主要有:测验和竞赛、作业练习、课堂内独立完成作业、行为评估、口头呈现等。

综上,教学过程中的七大教学事件,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吸引学生对将要呈现的内容引起兴趣,通过引发思维活动并维持兴趣的程序,用能够让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传达期待内容;让学习者产生预期行为,在这种环境中更能渗透知识的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受益终生的100部教育书籍(19)《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提纲)
教学设计大合集
教师考试技巧: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