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男儿当立凌云志

男儿当立凌云志   筑梦空天正当时

常德市一中   龙  健  毛子涵

吾尝闻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今欲与之比肩,见山岳耸峙,江河腾起,逐风破云,卫空疆,护万民,若有外患,则以碧血祭长空,死无余憾。

——一名航校学子的感言


庄子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辛弃疾曰:“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自敦煌一梦飞天,到歼-20沧海踏风行,在云海中翻腾,于霞光中穿梭,追星赶月,竞风逐浪,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情之所钟。


确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凌空云天、自由飞翔,但很多人都无法实现,只有少数勇于奋斗的人能翱翔在高远的蓝天,只有少数敢于拼搏的人能插上腾飞的翅膀,这种人无疑是优秀的,也是令人艳羡的。

    在百年名校常德市一中,就有这样一群卓尔不群的青年,    他们身着航空迷彩,肩负空军荣耀,其形肃肃若青松,其貌凛凛似昆仑,个个腰板挺直、英俊帅气、目光坚定。他们是中国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子,是即将从“英才摇篮”展翅高飞的雄鹰,是随时准备腾空而起的蛟龙,是无数家长和老师关注期待的中国男儿。

      (一)成才当有凌云的壮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自古以来关于志向的名言警句实在太多,在常德市一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就有着一大批有志有为的青年。他们认真上课,刻苦训练,步伐一致,秩序井然,是常德市一中校园内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伴着初升的太阳,随着雄壮的革命歌曲,早早起床操练。没有人倦怠,没有人落后,他们是那样自律自觉、那样训练有素。也许你会奇怪,他们的动作为什么会那样整齐划一?他们的目光为什么会那样专注执着?航校学子们会告诉你,这是志向和信念的力量。


志向是人生的导师,志向是奋斗的动力,志向是成功的阶梯,一飞冲天的志向是航校学子们的导航塔,守卫空疆的信仰是飞行少年们的指向标,立志当不移,笃行须不怠。

抗美援朝战争中,王牌飞行员蒋道平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他击落了五架敌机,其中一架就是美军王牌飞行员约瑟夫·麦克康奈尔的战机。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的“金孔雀”余旭的生命停留在了三十岁,但她在祖国蓝天划出的美丽弧线永远留存。灿烂的空军史中,许许多多飞行员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诠释了一个叫作蓝天的志向。

据航八班班主任唐爱屏老师说:“他们从小都有一个当军人的梦想,他们向往的是圆梦蓝天,有朝一日当上飒爽英姿的飞行员,平时训练和学习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航十二班班长向宇翔同学坦言:“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有大志,有志于报效祖国,有志于保卫家园。从我的名字不难看出,我从小在家庭的影响下,就充满着对蓝天的热爱,对宇翔的向往。”

航十一班班长张毅热忱地对记者说:“我之所以选择航空班,一是对空军事业、对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二是想拥有与众不同的高中生活。这是对我各方面的考验和锻炼,今日卧薪尝胆胸怀凌云壮志,明朝翱翔蓝天捍卫祖国空疆。”这正是新时代航校青年的内心真实写照。他们的凌云壮志令人肃然,他们无惧生死、果敢前行的浩然正气令人心生敬意。

航十班的班主任张辉老师是从华东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最看重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与凌云壮志。从责任意识的培养到行为举止的规范,从自觉自为习惯的养成到班干部队伍的建设,从自信心的树立到过人的气度与魄力,张辉老师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强化训练。他每天都在航校忙碌,从早上6点出门,到晚上11点才能回家,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他的一双小儿女全由家人照顾,张辉老师几乎无暇陪伴。他长得白皙英俊,让人联想到台湾作家齐邦媛小说《巨流河》中那位“飞虎队”战将张大飞。

“忠于祖国,矢志飞行”这八个大字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常德市一中航空人的心里,这就是他们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将来为了捍卫伟大的祖国,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今天为了实现梦想,他们完全有血性和胆识去克服一切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拦路虎”。


      (二)飞天当有坚毅的翅膀

       雄鹰要想展翅蓝天,必须练就坚毅的翅膀。在幼鹰阶段,母鹰便会狠心地将幼鹰赶下悬崖,甚至折断其翅膀,逼迫它们学会飞翔,练就坚毅的翅膀。其实母残忍地折断幼鹰的骨骼,是决定它们能在广袤的天空自由翱翔的关键,雏鹰只有在翅膀被折断后仍忍痛坚持,才会如凤凰涅槃一般获得新生,更加强健有力。

众所周知,空军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为了从源头上提高军事飞行人才选拔培养的质量,必须坚持早介入、早选苗、早成才。教育部、公安部和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从2015年起,在全国11个省份,依托16所省级示范高中,建设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高三毕业达到空军招飞标准的,输送到空军航空大学培养。


常德市一中于2015年被确定为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学校,已开设了六届十二个航空班,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空军飞行员和专业人才,常德市一中青少年航空学校已经成为一中乃至常德市的一张教育名片,可以说是举全校之力,用心用情,为国育“鹰”才。市领导非常重视航校的建设,多次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常德市也为孩子们拨专款用于提高伙食质量。学校层面由党委书记唐会荣亲自牵头,主管航校建设。每一位航校人都吃得了苦,霸得了蛮,以校为家,甘于奉献,集众人智慧,谋航校高质量发展。

唐书记大多数时间都在食堂和学生们一起用餐,尤其是周末,早中晚都必到食堂,了解孩子们的就餐情况,督促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下晚自习后也经常深入寝室,询问孩子们有什么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或困难,对孩子们的关心无微不至,慈爱之心溢于言表。

李世明校长、傅绍斌副校长等经常参加航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会议,深入跟进航校各项事务的开展,为航校师生出谋划策。领导们还常深入学生中间,调研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细节,无时无刻不挂念着航校学子,于细腻处见真情。

“教室里,航空班的孩子们坐得像军人一样端正,读书声像军号一样嘹亮,物品摆放像军营一样整齐!”学校航校办主任汪辉军带着自豪逢人便说。他深刻指出:“尤为重要的是,航空班的孩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展现出的那种耐心、那种毅力、那种行动力以及那种克服困难的意愿和决心,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学生,甚至是绝大部分同龄人!”

为了严格培养空军飞行员,学员经常去野外拉练,有时往返一整天,长达数十公里。学校还常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学会安营扎寨、隐蔽伪装等各种技能。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航空班学生赴韶山、井冈山、林伯渠故居等地开展“追寻伟人足迹,矢志空天梦想”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德山监狱、三馆三中心等。校外开展“社会实践学雷锋,争做文明好市民”等活动,校内开展“12.9”合唱比赛、“腾龙社团”舞龙活动等,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忱,培养美好情操,塑造高尚灵魂,拓宽视野格局,锤炼意志品质,铸就军人体魄,锻造强健翅膀。


航十一班潘瑞林同学颇有感慨地说:“航校生活与我之前的想法完全不同,标准的军事化管理,严明的纪律,让我们成长很快,收获颇多。我们航空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有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航模比赛、空军特色授课、腾龙社团和合唱团的诸多活动等,这些都是为了将我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航十二班黄科涵同学告诉记者:“训练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我们在大雨滂沱中并肩奔跑,雨水打在身上是冷的,可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热的。我切身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属于航空人的团队精神,感受到了常德市一中校训敬勤勇公的真正内涵。”

航九班班主任侯耀东是从石门一中刚调入的优秀教师,他说:“学生能进入航空班真的是一种福气:习惯好,身体好,学习进步快,人生目标明确,这种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始终处于正能量满满的状态。有幸成为航空班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福气。”

航七班班主任余雪利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航空班学生就是有精气神,这是他们最大的特点。”这个班是他所带的第二届航空班,他毫无怨言,乐此不疲。余老师的办公桌旁就是一张行军床,他每日基本上是吃在食堂、睡在办公室,有时还睡在学生寝室,很少回家。去年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住院直至去世,他都未能在父亲身边尽孝。


航八班班主任唐爱屏老师一提到三年来的航校工作,就分外动情,几乎流下一把热泪。三年来,他的父亲、岳父、妻子等生病时,他全不能在他们身边照顾,如今妻子又怀了二宝,他更是无暇顾及。每到周末,他不能回家陪儿子,儿子就来航校办公室来陪爸爸,还娇憨地问:“爸爸,在你心中,到底是我重要还是航空班的哥哥重要?”

2020年12月28日,常德市师德师风先进事迹首场巡回报告会在常德市一中举行,担任三年航空班班主任的张锐老师披着大红绶带,走上领奖台,作为全市优秀教师代表,讲述了他“为孩子们插上圆梦蓝天的翅膀”的动人事迹。

      (三)报国当有扎实的学识

      大家一定看过电影《无问西东》,其中从西南联大毕业的沈光耀的故事最为感人肺腑。沈光耀作为一个英气逼人的富家子弟,面临着家国两难的诀择,一方面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一方面是日军的狂轰滥炸。国家有难,身为中国人,既然有成为飞行员的条件,理应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想起了陈纳德将军的话:“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青年才俊沈光耀就这样选择了正义,选择了飞行,选择了无畏,选择了燃烧。

那时的空军飞行员个个是“高富帅”,不仅家境优越,身体素质过硬,而且学识渊博,必须是大学生才有资格受训乃至参战。今天的航校学子,虽然没有民国时代那样战火纷飞的背景,但随时也应抱定为国征战的决心,他们必须有扎实的学识,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年轻的航九班语文教师李晶,一提到航空班,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小激动:“航空班学生上课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整个课堂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在航空班上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我爱他们!”

对于学习方面的问题,航十一班丁羿鸣同学说:“青航校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我们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余时间,同学们会自发组成各种'小组’来讨论题目和知识点,我们也常利用自习课时间相互答疑解惑,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大家共同进步,不会有一个人掉队。”

航八班班长刘烨同学说:“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非常刻苦用功,从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晚上到了十一点才睡觉,学习和训练任务相当繁重,但我们都非常开心愉悦。老师们也很关心我们,日日陪伴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希望自己能够多积累知识,多学好本领,将来考上航空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航十二班团支书黄科涵同学说:“儿时的梦是翱翔广阔蓝天,现在的梦是保卫祖国空疆。来之前以为是异常严苛的管理,来之后发现是对我们思想灵魂的洗礼。老师们的教育让我们变得坚强与自信,这一点一滴的真情都将铭刻在我们心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

夜深人静了,航十班班主任张辉走进一间间宿舍,为那些被子没盖好的学生盖好被子,而他的眼睛已布满血丝;半夜里,航九班班主任侯耀东冒雨赶到学校,爬上六楼对宿舍学生就寝情况进行复查;教室里,航十一班班主任周学兴走到每一位学生的座位旁,一丝不苟地检查学生的作业;下课了,航七班班主任余雪利走到教室走廊里,叫上几名学生来到办公室,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圆锥曲线”;放学了,航十二班班主任吴杰陪伴着航空班的学子,与他们交心谈心,为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复习过关。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航校才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航校学子才有可能成为亮剑蓝天的英才。


于新峰老师当过三年的航空班班主任,她颇为动情地跟记者说:“我爱这些孩子,经常会加班给他们一一讲解习题、补习功课,在灯下给他们缝补衣衫、熬制中药。他们离家远,亲人不在身边,我们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这是一种真正的爱,不是做做样子。你想想,当你知道有朝一日他们是要为国家做贡献,甚至可能献出自己生命的时候,你是没有理由不去真心爱他们的。”

于新峰老师2021年被常德市教育局授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作为一个从遥远的北方城市刚调入常德市一中的中年女教师,她人生地不熟,对常德方言也不太懂,为这些孩子的培养可谓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难怪学生毕业后都没有忘记她,在去年的教师节有很多学生都来看望她,给她送来鲜花,表达对于新峰等航校老师最真诚的感谢。

      (四)筑梦当有卓越的团队

       为了培养好航校学子,常德市一中挑选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担任航空实验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每周一次的航校班主任例会,每月一次的航校工作研讨会,提升航校教育教学水平。担任历届航空班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均为中共党员,思想素质过硬,教学水平一流,奉献精神极强,其中正高级教师2名,特级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4名,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更多。

        在常德市一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秀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中有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周宇,有被评为“全市最美教师”的余雪利,有被授予“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张锐,有被评为“常德市优秀青年教师”的杨霄,有连续3年被空军招飞局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评为招飞工作“先进个人”的汪辉军,有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工作成绩突出的大批优秀管理者和专任教师等,他们为航校学子构筑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正是在这样一个优秀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常德市一中空军青年航空学校历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矢志蓝天的卓越学子。航空实验班先后有138人次被空军飞行局评为优秀学员,2019和2020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空军下达的40%出飞任务,2018—2020年航校学生参加全国航模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5人次,省一等奖20人次。

石晋帆、王怡昊、肖庭峰、曾劲顽、王文洋、李兴文等6名学生被空军和清华大学录取为“双学籍”飞行学员,周一帆、谭超文2名同学被空军和北京大学录取为“双学籍”飞行学员。近年来有83名航空实验班学生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其他航校学生均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大、中国科大、武汉大学、哈工大、军医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因航校建设成绩突出,多次受到空军招飞局和省教育厅表彰。2019年和2020年常德市一中被空军招飞局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评为招飞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航校团队被常德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初,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远明少将一行特意来到常德市一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看望航校师生,对常德市一中的办学予以这样的评价:“堪当此任,实至名归,值得推广常德模式。”

《书经》中有这样一句:“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虎贲”便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勇猛之师”的代言。在19413月,硝烟弥漫,烽火连天,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的相持阶段,驻守常德孤城与日寇英勇作战的第74军第57师,曾被授予“虎贲”的光荣称号。


如今“虎贲”归来,在常德市一中的菁菁校园内,亦有这样一支“虎贲”之师。“一!二!三!四!”当这一声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口号声响彻在晨雾弥漫的市一中校园时,航空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俯卧撑!平衡操!……一系列操演,将航空班学子累得满头大汗。这一切军事化的训练都是为了铸就军人气质,打造钢铁长城,将这些充满活力的青年培养成为空中的“飞虎”将士,有朝一日能够腾空飞翔、搏击苍穹。

正是春色满园的季节,记者漫步在常德市一中青葱的银杏树下,耳边响起了校园内播放的《中国男儿》的激扬歌声:“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何不奋勇向前冲。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续4年全国第一,湖南空军招飞为何这么强?
春色满园关不住
抗战初期湖北宜昌鲜为人知的航空委员会空中射手训练班 | 静思斋
广西文物部门发现200多枚“广西航空学校”徽章
一线校园 | 百年名校兴盛的基因密码——来自常德市第一中学的报道
北中航空实验班开招 滨州学子“近水楼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