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字如面】⒏我们在等待一个天亮



我们在等待一个天亮
文/余国煌
我们在等待一个天亮
无所谓骄傲与狂放
黑夜有多漫长
我们的心多慌也要闯
  ——迹子《等待天亮》
——题记

因为疫情的缘故,今年的春假比往常长一些。但喜听村里的先生打趣道,今年是闰年,浪费了一个月,仍有十二个月。加之疫情严重,处处封路、封村,访亲探友皆不应允,故且好好放宽心,老实待在家里,翻索一些旧物,读些旧书,聊以度日。
翻到旧信件的那天,是正月廿一,礼拜五,南方的春天开始打雷下雨。郭沫若说“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春风能解冻,春雨春雷更是万物复苏的前兆与号角。下雨的时候,远处的青山增添了几缕烟雾,更是妩媚,田里的油菜花也迎风盛开,甚是金黄美丽,而近处,雨打木窗,叮咚作响更是自然的轻音乐。在这样的天气里,适合怀旧与感伤,泡上一杯浓茶,蜷缩在房间内静想心事,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整理旧物,是怀旧的前奏。其中,昔日的信件,往往最含情感,也最令人感慨和温暖的。这日里,倒是在旧物堆中翻出了几封尚未寄出的信,引人旧想无限,故作此小文。
上午,先是在抽屉里翻出了一堆旧笔记,有写得满满当当的日记本,有大学时闲散涂抹的诗句,也有不少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偶尔翻到一页的日记,见开头写道:
“要给迹子回信了,很有压力,可能是自己太想在她面前表现好点的缘故吧。这个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女孩,那样一个幽怨如一潮春水的女神,写了好几次信,但总是感觉不满意。最后一次竟只写了开头两段便不知道要说什么。或许吧,时间留给人的距离,便是沉默了。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蹩脚的写作者,更是一个失败的恋者,总是喜欢沉默的薪火煎熬自己。实在写不出来就出去走走吧,兴许能够放松一下,这样想着便走出了自习室。”
这是我2011年的日记,那是一个礼拜六,我因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回信,在学校的草坪呆呆地坐了一天,所以这篇日记还有个标题——“草坪上的礼拜六”。看到这,我觉得脸红又好笑,带着好奇我翻开了前一天的日记。同样是个礼拜五,九年前四月的一个礼拜五,我收到了迹子的信。在宿舍传达室拿了信,赶忙去上德语课,我躲在教室后排偷偷拆开看,一堂课没有好好听,下午也没有心思上课,悄然溜去了图书馆。
大概读到这的你已经猜到了,迹子是我喜欢的女孩,还是高中时暗恋的人。
中学时的暗恋,是一朵生长的黑暗里的花,脆弱、敏感,却也生命旺盛地兀自发芽长大。现在想来,那时候青涩的情愫,如一首感伤又唯美的MV,而那首属于迹子的歌,便是梁静茹的《会呼吸的痛》:
“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
哼你爱的歌会痛,
看你的信会痛,
连沉默也痛。”
有时渴望靠近,也渴望去懂一个人,那时是:
“怕爱不贴心会痛,
怕不懂你会痛,
想见不能见,
最痛。”
那时候,迹子喜欢哼这首歌,坐在前排的我偷偷地听着,暗自享受,暗自欢喜,也暗自学唱着。那时候,我们虽然每天见面,而且还坐的那么近,但感觉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比天边的云还远。
根据后来我们的闲聊和回忆,高中时我也给她写过几封信。我至今都不记得有此事,一直以为当时鼠胆没那样大,毕竟彼时是将她奉若神明。迹子也不记得是否有给我回信,于是问我,这我倒记得,回道:“没有,现实总比故事残忍。”第一次收到她的信,是在大学,那时她在青岛,我在北京。她的信开头一段就是:“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些什么,只是很想给老朋友写几封信,然后便想到了你,于是决定提笔。”
大约是第一次收到迹子的信,所以我才如上文提及的那般激动和兴奋,回信的事儿更是磨了我好些时日。
我记得这封信里,迹子提到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提到过年少轻狂、兵荒马乱的青春岁月,还提到了在高中毕业酒时我的醉酒和失态,我才知道那会儿喝醉了,我曾给她发短信“你有讨厌我吗?”,她回了两字“没有”。按迹子信里所说,她也打了一大段的文字,思索再三又删去了。当然,信里也有文首的那几句诗,我们在等待一个天亮。
虽然不知道我们等待的是怎样的天亮,也不知道天亮之后又怎样,但现实是不管我们是否等待,每天都会有一个天亮,时间也总会一天天地过去,不用等待,更不会打招呼。后来,我和迹子偶尔也通过电话,写过信,不过算是极其稀少,毕竟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碰巧,我们手中各自还有一封没有寄出的信,更巧的是,两封信都是在毕业前写的。我翻找旧信件,找出了那封贴好邮票,依旧密封完好的信,拆开看,里面是几张精美的信纸,上面有写着我练习了无数次的一句诗“相见亦无事,别时长相思”。迹子手里那封信,写道:“我想,只有直到今天,我们都毕业了,各奔东西。青春也将散场,我们才会真正明白,我们追求过什么,又得到过什么,这便是青春的意义吧。”
青春的故事,也就随着时间逐渐流逝,再回首时,即便流泪,大部分也是因为怀念自己年轻的日子。
2017年,得知迹子结婚,我曾写了一文,名叫“迹子”,里面有记述那些年心中的情愫(文后有链接)。我把文章给她时,她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并且在文章前面写了一大段的话,里面有写“庆幸的是,余不曾开口,方能彼此相安无事。自然,我们都清楚,他对我早已不是当初的喜欢,所以现在才能大大方方地提及过往,也聊聊现在和未来。”
或许正因不曾成为恋人,所以现在依然还能是朋友。
我们在等待一个天亮,再见时能够更加坦然,至于那些青春的情愫,就让它残留在那些逝去的岁月。
 
2020年216日星期日
                                         江西,河石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天我在旧居烧信
写信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
见字如面
[ 来稿选刊] 旧书信里读青春 \童如珍
小故事:奥巴马每天读10封民众的信
忘年情愫重几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