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的西城,是在陕西还是在甘肃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司马懿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

马谡前往街亭后,诸葛亮一直忐忑不安。王平派人将马谡在街亭的布防图送到诸葛亮的手中,诸葛亮看完大惊失色,心知马谡必将在街亭遭遇惨败。长史杨仪表示,自己愿意立即前往街亭接替马谡。就在此时,探马来报,街亭和列柳城已经失陷。

诸葛亮连忙将关兴和张苞找来,命二人分别率领精兵三千沿武功山前进。途中如遭遇曹军,不可发动进攻,只可擂鼓呐喊。一旦曹军离开,二人立即向阳平关前进。诸葛亮又命马岱和姜维负责断后,等全军撤退之后方可启程。诸葛亮还命人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吏民都迁往汉中。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下令派出五千兵马去搬运粮草。

没过多久,探马来报,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逼近西城。此时,城中仅有二千五百军士。众文武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诸葛亮来到城头,果然发现曹军分两路向西城县杀来。危急时刻,诸葛亮下令四门大开,每个城门前由二十名军士扮成百姓清扫街道。自己则带着两位小童,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率部来到西城城外后,发现诸葛亮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城楼上弹琴,不禁心生疑惑。其子司马昭判断,诸葛亮这是故作镇定,城中并无蜀军,建议挥军入城。司马懿则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城中一定有大量伏兵。最终,司马懿下令全军撤退,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成功。

所谓的“空城计”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的虚构,这一点估计连一半的三国爱好者都一清二楚。不过,这个故事的首创者并不是元明时期的罗贯中,而是西晋时期一位名叫郭冲的人。按照如今的说法,此人是诸葛亮的狂热粉丝。

为了拔高诸葛亮的智慧形象,郭冲甚至捏造了五件与诸葛亮有关的事情,后世称之为“条亮五事”,所谓的“空城计”便是其中的一事。不过,包括“空城计”在内的这五件事漏洞百出,很快就被看出了其中的破绽。

在郭冲版的“空城计”中,诸葛亮以一万兵力驻扎阳平,面对司马懿的二十万大军。最终,诸葛亮沉着冷静,吓退了司马懿。这个故事有两个致命的漏洞。首先是施展“空城计”的阳平关地处汉中,并非诸葛亮北伐的战场。如果诸葛亮只此地施展“空城计”,只能意味着汉中一半地区已被曹军占领,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其次,从《三国志》及《晋书》中的相关记载来看,诸葛亮“一出祁山”之际,司马懿远在荆州的宛城,并非出现在西北战场。综合这两点,郭冲的“空城计”明显就是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个杜撰的故事非常精彩,小说作者不愿意弃之不用。因此,明知此事并非历史的真实,但作者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其用在了小说当中。客观来说,这个情节对于塑造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空城计”这一故事情节中,除了诸葛亮使用的这一计策之外,还出现了一个地名:西县城,这个地方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还是真有此地呢?答案是肯定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曾经提到:“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而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有一条重要的记载:“蜀汉建兴六年武侯屯西县,使马谡与魏张郃战街亭,失败,武侯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从这段可以看出,西县城其实就是诸葛亮北伐大军的指挥部。

那么,西县城究竟是如今的哪个地方呢?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陕西汉中勉县,而是甘肃陇南西和县。从当时的战局来看,街亭之战失利后,诸葛亮将西县的一千多户百姓迁往汉中,说明西县的位置是在曹魏境内。而从地方志资料及一些相关史料的记载来看,西县也不可能位于诸葛亮在汉中的大本营附近。因此可以断定,西县的地址不会在勉县。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考古发现来看,西城具体位置是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西团村。

参考书籍:《三国志》、《读史方舆纪要》、《三国演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贯中移花接木 诸葛亮未摆过空城计
司马懿成就空城计 转载
戏剧杂谈(05)失空斩
诸葛亮“空城计”中藏伏兵
郭清华 【三国研究】“空城计”是怎样演化出来的
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