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康帕斯集团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法律顾问赵静华丨法总专访
userphoto

2022.11.30 上海

关注

“严守法律、合规是法务的底线,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初见康帕斯集团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法律顾问赵静华女士,是在上海一个细雨涔涔的深秋早晨,缤纷的落叶给徐汇西岸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硬朗的城市界面平添了几分婉约气质。恰如正在迎接我们的赵静华,历经职场风浪与人生起伏,却依旧带着少女般的轻盈,展露一个清朗的微笑。

作为拥有超过20余年法律职业经历,从执业律师到企业内部法务工作,历任达能亚太(Danone)、卡夫(Kraft)、亿滋(mondelez)、联合技术奥的斯快速电梯(UTC/Otis/Express)、欧艾斯(ISS)和康帕斯(Compass)等世界500强企业,从普通法务进阶为跨国公司中国区核心管理层的赵静华女士,始终将专业主义和职业经理人精神作为人生信条。在与律新社的对话中,她回顾了自己的职业锻造之路——调和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融通法务的专业视角与业务视角,实现管理思维与全局观的不断拓展与提升。她的职业经历与感悟,或许对所有法律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1

23年孜孜以求,

专业人士进阶之旅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当谈及为何选择学法律,赵静华笑着回忆说:“当时因为看《律政俏佳人》,崇拜里面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律师。于是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华东政法大学,期待自己毕业后也能成为一名飒爽英姿的女律师,能在法庭上去伪存真、匡扶正义。”

90年代末,TVB塑造了一批经典的职业女性形象,律师、法医、谈判专家、警察……也点亮了许多70后、80后女性的理想——成为一个专业人士,做有使命感的工作。

在苏州河畔圣约翰旧址的华政校园里,浓郁的文化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伴随赵静华度过了四年本科生活。兼修英语和法律两门专业的大学生活无疑是辛苦的,但也充满了追逐梦想的充实感。对法律的敏感与热爱仿佛与生俱来,她说,在大学里,她更喜欢对法律的学习,法学课程让她全情投入,但当英语老师一说“class begin”,这份热情就立即消退了。

毕业后,她带着优秀的成绩和英语、法学双学历和学位,入职司法部部级十佳所,上海毅石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毅石”)。毅石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外律师事务所,客户多为五百强外资企业,包括摩托罗拉、三菱、日航、欧莱雅等。当时,同一批入职的13位同事均十分优秀,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业院系,其中女同事仅有3人。赵静华坦言,在当时,女律师凤毛麟角,主任自然也不太重视她们,只把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分配给她。“毕业后的第一次司法考试,对我来说就是'华山一条道’。我咬紧牙关复习备考,终于一次就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同批的13名同事中通过考试的3人之一。”

▲ 1999年达能毅石老照片

执业律师之门从此为她打开。赵静华坦言,毅石的3年历练,从专业能力、出庭经验、眼界视野等方面,都为她日后的专业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执业过程中,律师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客户、对手律师、法官、政府官员等,十分锻炼个人的沟通能力、判断能力、辨识能力,这对于在后来我在公司里处理不同的关系都很有助益。”

在毅石的3年充满收获,薪酬也令人羡慕,但她的内心总存有一些缺憾和挣扎,感到现实的律师工作与她的职业理想存在着落差。“可能是20年前的法治建设和营商环境还存在缺陷吧?”她笑着回顾,“同时,律师看问题总是站在纯粹的法律视角,我渴望了解更深的专业,期待更大的挑战。”

2002年,赵静华加入了达能亚太(Danone),成为一名跨国公司法务。在达能的十年中,赵静华深度参与了达能中国区业务,包括股权增发、非流通股转流通股、吸收合并、股权转让、股权激励、清算、电商电信增值业务、“达娃之争”等。在此过程中,她得以经历许多“大事件”和“大场面”,与行业大佬、律界翘楚近距离接触、协同工作,学习吸收到他们的管理思维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些经历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见识和气度,使我在日后面对各种困境时能处变不惊。”赵静华回顾道。

▲ 2005年达能法律部合影(赵静华:右二)

在达能,赵静华作为法律部第一人,参与了新企业法律制度的设立和团队建设,被达能委派为乐百氏集团监事,间接管理乐百氏集团法律部。工作之余,她还坚持专业学习,完成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的学业,毕业论文《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操纵风险及其防范》被评为当年的优秀论文。课余,她还发表了《小股东起诉大股东利益,董事的博弈分析》《网络食品销售、网络食品代购的法律适用》等专业论文。

从达能到卡夫、亿滋、奥的斯,到欧艾斯、康帕斯,从法国人的浪漫,到美国人的狼性、英国人的秩序感,跨文化、国际化的职业历程带给她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管理视野的拓展。外国管理者的道德自律、合规意识及对业务实质的考究,也让她对合规等法律问题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思考。

赵静华感谢职业生涯中每一位老板的引领,“达能的老板循循善诱,像父辈一样包容着我,他曾在我焦虑的时候安慰说,'即使出错还有公司担着,怕什么呢?放手去尝试!’卡夫的老板对我思维从遵从式到自主独立思考的转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我向她抱怨、期待帮助时,她常常反问我:'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她曾任职公司的外籍CEO对管理层说:“在追求合同中标时,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抛出一个低价呢?我们提供的食品,并不只是为了给客户果腹。你付的价钱高,享受的产品和服务就更好。你怎么知道人家只愿意为廉价的东西买单呢?为何你不是先阐述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当你先抛出了低价,还能有斡旋的余地吗?”这种管理和商业思维,对法律人咬文嚼字、一板一眼的固定思维,有醍醐灌顶般的启发。

从辅助参与到担当责任,从问题的发现者到问题的解决者,从法律思维到业务全局思维……职业历程的每一次磨砺和顿悟,都引领着她不断调适、提升自我,完成从法务到法总的涅槃蝶变。

02

从“底线”到“一线”,

成为赢得尊重的法务

“无法真正深入公司业务,无法赢得横向部门的尊重。”这些抱怨常常在法总、法务们私下交流的场合中被提及。正如医生会强调可能存在的风险,法务也常将发现漏洞、强化风险提示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法律人的严谨也在保障业务合规安全的同时,对如何拿捏风险控制的尺度提出要求。这始终是一个难题。

在工作中,赵静华认为,首要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根据部门的业务,给予专业的法律建议方案。她说:“当业务部门试图踩着'安全线’往前走时,我就会跟他聊,你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怎么帮你?你做这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是要高收入吗?是为了更多的奖金吗?如果你这样做,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你还愿意这么做吗?”

“严守法律、合规的'底线’是必要的,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赵静华认为,有时候法务看似撇清了自己的责任,但这对于公司业务而言,是没有帮助的,也无法赢得其他部门同事的尊重。

“在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中,中西文化、法律的差异始终存在。有差异没有关系,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差异背后的原因、彼此的顾虑,只有了解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法务要分清楚法律风险和商务业务风险,守法是我们的原则和底线,而商务风险是需要平衡的。”她说,“但从我的角度而言,我并不是害怕承担责任。换个角度,带着同理心、带着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评估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给出中肯可行的专业意见,和业务部门一起往前走。

如果你没有到一线去过,你的法律意见就不一定是好的,或者可能无法落地。”她身体力行,与业务部门并肩作战:赵静华曾为一个子公司股权转让业务的审批难题,在武汉某工商局窗口待了一个星期,通过有理有节、软硬兼施的反复沟通,结合监管部门的顾虑点,将材料一一完善、提交,终于争取到当地主管部门的批准。当她了解到公司营运部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时,主动提出帮助营运部分析客户欠款的原因,协助他们与客户谈判还款方案,通过发律师函等方式助推欠款收回。此后,公司的外籍CFO对赵静华刮目相看,每当遇事不决时,就会来与她商议,征求她的意见。

▲ 2012年亿滋法律部合影(赵静华:右二)

这种与其他部门同事并肩作战的时刻还有很多:与人力资源部一起面对劳动纠纷谈判;与销售部同事一条条梳理审核合同条款,一起与客户沟通,一起去现场投标……她认为,在一线参与业务,能彻底改变法务游离于业务之外的状态,同时也能让自己深刻理解业务部门的痛点,真正发挥法务的专业能力,以支持业务发展。

有参与度的管理风格,虽然会让自己很忙、很辛苦,甚至有过狼狈的时刻,但为自己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老板的认同。赵静华认为,这种价值感,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的从文本到法条的工作状态中无法获得的。

作为女性管理者,赵静华认为,也许女性在逻辑思维、反应速度等方面不如男性,但自有一份柔软的“她力量”。比如在沟通中,女性体察对方情绪的能力更强,更能读懂潜台词;许多冲突、剑拔弩张的场合,女性参与谈判和沟通,可以缓和气氛,有助于化解矛盾。

03

从专业到行业,

做精研业务的法律专家

赵静华认为,职业经理人的精神就是“尽己所能,不负所托”。“对于我而言,公司付你工资,就是希望你能利用专长,辅佐公司发展,这也是我所追求的。”她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激烈的商战、经济周期的起落、公司分立、业务的急剧扩张与撤退,也有过孤立无援乃至带伤上阵的时刻。从没有什么瞬间的华丽蜕变,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死磕与调整,观察与学习,在此过程中,要学着乐观、放下和取舍,接受不完美。

▲ 2019年ISS年会(赵静华:左一)

从执业律师到跨国公司法律总顾问,服务横跨快消、特种设备、设施管理和餐饮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赵静华主导的法律事务涵盖了仲裁诉讼、公司治理、合规、法律事务、证照、关停并转项目等。她认为,每次面对变化,都能从容应对的关键在于“专业+行业”的迁移能力和日复一日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

作为法务,每一次进入新的行业,都需要吸收很多知识,不仅是法律知识,更多还有业务知识,所以我说做法务会比做律师更有意思。作为法总,需要了解、熟悉业务,知晓业务需求和发展目标,结合这些再考量法律部如何才能帮助业务;还需要考量部门成员的分工和培养,外部律所的选择管理、驱使他们匹配业务的发展。”赵静华很享受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入职新公司后,我首先会将公司所有的规章制度看一遍,然后把过往涉及的纠纷诉讼都阅览一遍,掌握显性的风险点;然后再把行业相关的法律趋势、热点研究一遍;最后,我会去每个部门作学习交流,进一步了解业务。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不先把自己锻炼成行业专家,是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务支持的。

2018年,赵静华刚到奥迪斯电梯任职,就遭遇了建筑物外墙加装电梯的决策难题。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关系重大,加装电梯又涉及电梯外部需要增设钢架结构框架,钢架结构需由外部厂家供应。其中涉及安全责任如何区分、项目施工中是否能分包等新的技术和法律问题。为此,赵静华查阅了所有的钢架结构的国标、企标,将所有的规定汇集成册,其中涉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顾虑的问题,她都一一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网站进行书面提问,获取规范答复。此外,她还查阅翻译了英、美等发达国家有关此问题的外文资料。充分的调研带给她在讨论桌上的充分自信。她基于充分研究后给出的专业法律意见,得到了亚太区技术部门专家和老板的充分肯定。

“亲自历经过程,成为业务专家,而不是rely on他人的说法。”——这是赵静华工作中的信条。比如,在公司办理证照时,一线同事说无法获批,有这样那样的卡点,她就会飞到现场一起去帮助解决。通过不断总结报批过程中经常被挑战的敏感点,法务部形成了一本将所有人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业务经验都汇聚在内的手册,将其作为指导指南。

因为认真,她很少人云亦云。“我给出的法律意见必须要有出处、有佐证,不能仅凭主观做判断。也许因为这份热爱和认真,我才能持续获得信任,才能承接更多任务,有更高、更广的担当与作为。”

在团队管理中,赵静华强调,她更欣赏勤勉并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也会尽力给团队成员创造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她会将自己日常关注到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思路分享给团队成员,让他们有机会在高层会议上做英文汇报。“相对而言,我的管理风格是比较宽松的,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处理问题,鼓励他们自己直面业务的挑战。同时,我希望团队成员能够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拥有自己的价值。”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赵静华还是妻子和女儿,是把家庭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令两个儿子倍感骄傲的“漂亮能干的超人妈妈”。关于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业余生活中,我会尽量陪伴家人去花园里面倒腾、下厨房做中西点、逛街、旅游……在孩子的教育中,作为妈妈,一定要亲自感受孩子的成长。但是,你不能全部包办代替,更重要的是挖掘他们的自驱力,让他们直面风雨,承担自己的责任。我的先生也是一位高管,他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为我分担了很多家庭责任。很多人看到我忙碌的日程觉得非常惊讶,这些时间精力的付出看起来很辛苦,但对我而言,也是一种享受和收获。”

静水流深、智慧坚韧是这位跨国公司女法总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祝愿她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自信、自如的姿态,做不一样的专业女性,创造新的佳绩。

END

撰稿人丨余俊俊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务外包”成趋势,没有法务的公司就像在裸奔!
【CLO杂志封面人物】林松:不懂业务的法务不是合格的法务
3万家法务公司正在侵蚀3万家律所的法律顾问业务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总法律顾问
作为一个法律顾问你凭什么不可替代?
律师观点:重新认识公司法务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