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擅长单枪匹马冲阵擒将,三箭定天山擒敌首灭铁勒,他到底有多猛

唐朝名将辈出,猛将如云,再加上唐朝宽松的民族政策,各个民族优秀的名将、猛将皆为唐朝所用,在唐朝当将军可是竞争激烈,比如契苾何力,他是铁勒族契苾部可汗,在唐朝也不过当个左领军卫将军,还有执失思力,他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在唐朝只不过当个左领军将军。

突厥王族成员,可汗之子阿史那·社尔,在唐朝也不过是担任左骁卫大将军,靺鞨酋长李多祚归顺唐朝后,担任右羽林军大将军,但今天要说的不是番将,而是汉将,他叫薛仁贵,是唐朝不得多可的猛将。

薛仁贵是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出身河东薛氏,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的六世孙,到薛仁贵的父亲时,家境中落,为了延续祖上的荣光,薛仁贵毅然参军,他在战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单枪匹马冲阵擒将

薛仁贵

《旧唐书》:至安地,有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唐军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在辽东安地战场,唐军郎将刘君邛被高句军围困。此时,身为士兵的薛仁贵出现,只见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冲敌阵,亲手斩杀高句丽一员将领,并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颇有当年关羽斩颜良的风范,高句丽军看到后为之胆寒,于是撤退,刘君邛也因此获救

此为薛仁贵扬名立万之战,以普通士兵斩杀敌方将领,取其首级的行为,其实就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这可不是小说,而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可见薛仁贵的勇猛,一战成名。

《旧唐书》: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大军乘之,贼乃大溃。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并赐生口十人。

安市城之战

一个月之后,唐军围攻安市城,为了阻击救援安市城的15万高句丽与靺鞨联军,唐太宗决定围点打援,此战中,薛仁贵依仗骁勇善战,准备再次建立奇功,他穿着与别人不同的衣装,只见他身穿白衣,手持画戟,腰间挂着弓箭,薛仁贵充当先锋,大声呼喊着冲入敌军,所向无敌,高句丽军远远看着只有后退

随后唐军跟着薛仁贵冲击,高句丽大败,被斩乎两万余人,15万大军溃败,唐太宗在山上远远地看见,于是派人问充当先锋穿白衣的人是谁,还特别引见薛仁贵,要知道当时的薛仁贵只是普通的士兵,而唐太宗可是皇帝,皇帝召见普通的士兵,这本来就极少出现。

唐太宗赏赐马两匹、绢四十匹、奴隶十人给薛仁贵,并提拔薛仁贵担任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这是真正的破格提拔,直接从士兵到将军,只因为薛仁贵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第一次参军,仅仅经历几场战斗,就破格升任将军,这在名将辈出的唐朝也不多见。

薛仁贵擅长单枪匹马冲阵

此次战争唐朝最终没有灭亡高句丽,而是在安市城受阻,唐太宗决定班师回朝,即使唐朝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唐太宗又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直接成为唐太宗的心腹爱将。

《旧唐书》:次年,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于辽东共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高丽有善射者,于石城下射杀十余人,仁贵单骑直往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俄又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诸首领赴东都。以功封河东县男。

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唐征高句丽之战中,在辽东横山战场,身为将领的薛仁贵再一次单枪匹马冲阵擒将,薛仁贵手持弓箭,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声倒地。

高句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在石城下射杀唐军十余人,薛仁贵再次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生擒了高句丽善射的那个人,无人能挡,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生擒契丹王阿卜固及以下将士,再次因功被封左武卫大将军。

薛仁贵多次生擒敌将

如果你以为薛仁贵只会单枪匹马冲击敌阵,那就太简单了,薛仁贵在唐朝也是妥妥的灭国名将,九姓铁勒、高句丽皆灭亡于薛仁贵之手。

《旧唐书》: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铁勒原本是臣服于突厥的部落,突厥被唐朝灭亡后,铁勒开始强盛起来,九姓铁勒就是铁勒的九大部落,分别是:回统、仆固、同罗、浑、思结、拔野古、契、阿布思、骨仑屋骨思,原本是臣服于唐朝的,在与唐朝友好的首领去世后,新继位的首领开始与唐朝为敌。

九姓铁勒开始骚扰唐朝的边境,唐太宗李治下诏,命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率领唐军远赴天山攻打铁勒,当时铁勒部总兵力有十余万人,唐军数量不详,肯定不如铁勒部人多,九姓铁勒派出了骁勇善战的几十个骑士前来挑战唐军。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作为唐军副总指挥的薛仁贵再一次单枪匹马前来迎战,薛仁贵一个人面对铁勒部数十名骑士,薛仁贵毫不畏惧,一上去就连射三箭,一下子射死了三个人,其余的骑士看到薛仁贵如此勇猛,不敢再战,全部下马请降。

薛仁贵趁势率领唐军一阵冲杀,九姓铁勒大败,部分投降唐军,部分逃走,降军皆被坑杀,薛仁贵继续率军追击铁勒逃兵,生擒其首领兄弟三人,从此之后,九姓铁勒衰弱,再也不敢与唐朝为敌。

此战过后,军队中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薛仁贵三箭定天下的传奇就这样流传下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薛仁贵只需要三箭就能大败九姓铁勒呢?

铁勒是游牧民族,与突厥一样,崇尚强者,看不起弱者,薛仁贵作为唐朝名将,他的崛起就如传说一样,都是靠单枪匹马冲阵擒将出名的,这在游牧民族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唐朝平定九姓铁勒的战争中,薛仁贵单枪匹马面对铁勒数十名骑士,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敌的勇猛,没人敢这么做,况且薛仁贵还是唐军的副统帅。

薛仁贵从士兵依靠战功升任将军

薛仁贵面对数十名骑士不仅不害怕,而且还一箭一个,一下子射死了三个,这足够震撼铁勒勇士,铁勒人自叹不如,这些骑士下马投降之后,影响了铁勒军心,由此引发军心崩溃,根本无法抵御唐军的进攻,表面看起来灭亡铁勒很容易,实际上并不容易,但凡有一个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导致失败。

白江口之战,唐军击退了倭军的进攻,灭亡了高句丽南方的百济,公元666年底,唐高宗乾封元年,薛仁贵跟随名将李勣发动了灭亡高句丽的战争,此时的薛仁贵已经贵为唐朝高级军事将领,但是一打起仗来,总是冲在士兵前面,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唐高宗还因为此事亲自下诏嘉奖薛仁贵。

新城之战,薛仁贵率军救援唐将高侃,击败高句丽将领泉男建,斩首数百,金山之战,薛仁贵率军将高句丽军截为两段,斩乎五万余人,并攻陷南苏(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

唐灭高句丽之战

扶余城之战,薛仁贵率领三千唐军围攻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此次战役中,薛仁贵再次发挥单枪匹马冲阵擒将的传统,斩俘高句丽军一万余人,攻占扶余城,附近城池的高句丽军望风而降。

之后薛仁贵与李勣在高句丽都城平壤会师,并对平壤形成包围,在高句丽僧人信诚打开城门的帮助下,唐军攻入平壤城,擒获权臣泉男建,灭亡高句丽,至此成立705年的高句丽政权正式灭亡,隋朝发动近百万大军都没能灭亡的高句丽,唐太宗御驾亲征也没能灭亡的高句丽,终于在唐朝将领薛仁贵与李勣的攻击下灭亡。

唐朝在高句丽旧地设置了安东都护府,下辖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这里正式成为唐朝领土,薛仁贵被封为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赐爵平阳郡公,率兵2万人驻守平壤城。

薛仁贵骁勇善战

薛仁贵晚年还奉诏讨伐突厥汗国大将阿史德元珍,突厥人听到薛仁贵的名字就吓得不敢应战,直接逃走,薛仁贵趁势追击,大败突厥军队,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人,取得最后一次大胜,第二年,薛仁贵因病去世,享年70岁。

薛仁贵身为唐朝名将,无论他是当士兵还是当将军,总是喜欢冲在最前线,在伤亡率极高的战场上,薛仁贵能够活到70岁就极其不容易了,他擅长单枪匹马冲阵擒将,在唐军及敌人心目中威望极高,只要薛仁贵一出马,敌方就不敢应战,这样的威望完全是薛仁贵依靠自己的勇猛打出来的名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箭定天山:大唐名将薛仁贵
薛仁贵
揭秘:薛仁贵作为唐朝时期的名将 他的传奇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灭了高句丽,三箭定天山,本应成为一代战神,最终落得个有勇无谋的猛将
三箭定天山:把抓来的铁勒女人当侍妾,还原一个真实的薛仁贵
薛仁贵与薛平贵是什么关系?2人一字之差,有时傻傻分不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