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经济,凛冬之后还有春天吗?

编者按:

过去几年,得益于创投资本的推动和中国创业环境的宽容,中国的共享经济突飞猛进走到世界前列,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部分共享经济迅速从高峰坠入深渊也让我们收获了更为沉痛的教训,尤其ofo、途歌等共享经济押金挤兑风波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它将成为共享经济的最大污点之一,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武昌毛家巷长江江堤上的共享单车坟场,背景是被称为“长江上最美大桥”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其实都是‘小孩儿’。”一位ofo离职高管一年前在ofo共享单车如日中天时对《中国报道》记者意味深长地说了这句话,他指的是以“90后”的ofo创始人戴威为代表的青年创业精英,也指向彼时浮躁狂热的共享经济。

如今,种种迹象表明,ofo这一曾经的共享经济“杰出”代表,也是最后一家独立运营的共享单车明星企业,看起来已是危机四伏。很不幸,和此前的团购、P2P等很多新经济形式类似,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仍然没有摆脱“一拥而上,一哄而散,一地鸡毛”的宿命。

共享经济,未来路在何方?

从热闹到沉寂

去年以来,共享单车头部企业ofo资金链断裂、被破产、被收购等传闻甚嚣尘上,虽被一一否认,但裁员欠薪、押金难退、拖欠货款被起诉等事实却越来越表明其境况相当不容乐观。

ofo曾经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进入全球20个国家的200座城市。然而今年6月,ofo先后从澳大利亚、德国、韩国、西班牙、以色列和美国部分城市退出;今年10月,正式退出日本市场。

恐慌逐渐开始在ofo几千万用户——36亿元单车押金的主人当中蔓延,他们不断用各种方式催促ofo“还钱”。11月23日下午,正在风口浪尖的ofo又惹波澜,部分用户发现在试图退押金时被诱导“一键升级”为网贷平台PPmoney的新用户:99元押金将被锁定30天,享受8%+8%利率的“新手福利项目”。但大家普遍质疑ofo将其信息卖给了PPmoney,从而变相拖延退还押金,PPmoney迅速宣布下线这一“正常的异业合作”。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最火的时候,国内共享单车(电单车)企业超过50家,导致车身颜色都“不够用”了。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不少共享单车企业陆续退出市场或被收购,甚至引发了一轮轮“押金”风波。经历“颜色大战”后剩下“三强”——ofo、摩拜和哈罗。

不只是共享单车,火爆一时的“共享汽车”绝大多数也已悄无声息,留下来的企业也都脱去了共享“马甲”。最近,有一位消费者马先生一纸诉状将已经倒闭的共享汽车软件EZZY的运营企业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诉上法庭,要求其退还押金2000元并赔偿误工费300元,曾经名噪一时的EZZYCEO付强至今下落不明。分时租赁第一品牌“绿狗租车”,则遭大股东北汽新能源降价“甩卖”。 

很多共享项目成了昙花一现。共享睡眠舱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其外形类似太空舱的睡眠舱内配置有恒温空调、小风扇、Wi-Fi和插座,入住的用户方可免费领取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湿纸巾等床品。但这种模式很快就被公安、消防等部门叫停,原因很简单,共享睡眠舱有着避免不了的硬伤,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

共享雨伞相继在广州、合肥等地出现。但据媒体报道,3万把彩虹一样的“e伞”曾一夜之间惊现东莞街头,但仅仅一个星期过后,3万把共享雨伞就没了踪影。

共享篮球“猪了个球”曾经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但也很快就再无后文。

回归盘活闲置资源本质

“没有一个房间也可以开酒店,没有一辆车也可以开租车公司,没有一件商品也可以开商场。”这句话放在以前那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但此前正是共享经济领域的“金句”。今天,这些都成了事实,共享经济正在构建我们新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然而,在公众逐渐习惯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时,一些共享模式却又很快走向没落,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更多思考。

在共享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对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公共道路资源。共享汽车等平台的出现,也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让大众能够相对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更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但共享经济本身的盈利确实是个最大的难题。实际上,投资人和创业者在最初算账时,都认为共享单车这一模式可以实现盈利。但越来越疯狂的资本助力下的市场恶性竞争与估算之外的巨大损耗,让其商业模式逐渐变得不可实现。

共享经济的热潮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ofo、摩拜等公司估值从几千万美元迅速飙升到10亿美元以上。他们身后的投资人几乎占据了中国创投界的半壁江山。其融资速度之快、资本参与密度之高、业务扩张之迅速,无不让人瞠目。曾经的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撤出投资后表示,共享经济风口已过,此前很多所谓的共享经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虽然都披上了“共享”的外衣,但仍然是传统的重资产行业。穿上了互联网的马甲,改变了支付方式后,并不改变其租赁服务的实质,仍不具有一般互联网公司“轻资产”、重运营的特点。

“共享经济的价值仍在,在一定时间的沉淀调整之后前景依然看好。”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出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其本身的过错,主要在于突如其来的共享经济自己还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态势,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

为此,国家发改委6月发布了《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为有效应对近期共享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构建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实施分类治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等。

姜奇平说,共享经济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恶果已经显现,据统计,去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达到2000万辆,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会产生30万吨废金属,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相关政府部门在早先就应及时出台相关法规,制止平台挪用消费者的钱来进行烧钱大战,解决单车“僵尸”的处置问题。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认为,共享单车是典型的增量共享,更科学的共享应是存量共享,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使用而非拥有,盘活存量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并让其焕发生机,才是共享经济的真谛,熬过了严冬,共享经济的未来一定属于那些用心做精细化运营,不断开拓盈利模式的共享经济创业者。

采写:《中国报道》记者王哲

责编:蕾西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能这么玩?ofo押金99元提现变97元!
【重磅】ofo从神坛跌至谷底 共享单车迎来最冷“寒冬”?
崔传刚:共享经济失败,该宽容吗
排队挤兑押金,共享单车是生错了时间,还是根儿上就错了?
「德培论趋势」共享单车
刚刚ofo把用户和99元押金一起卖给了PPmoney!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