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存的更要珍惜”—有感漳州古城保护历程(2012年)

    1岳口老街现状
 这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闻名遐迩的漳州千年古城大片街区被拆除并在原地建起新城.至今,失去许多珍贵的闽南式骑楼,古建,古迹古城格局不再完整,其文史价值大打折扣到如今已经无法复原!   

    失去的无法追回,幸存的更要珍惜! 回顾漳州古城这些年来的保护进程,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政府于2001年修缮整治了香港路、台湾路、府埕这一小片历史街区.此街区在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奖201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所以成功正是其修复工程全部按修旧如旧的方案,外观修建都用老建筑原材料,按原样修建.尽管这片历史街区只是漳州古城的弹丸之地,但它的成功保护让人看到了希望.

 然而很快令人失望的一幕就发生了:紧挨历史街区的四周,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起南有江滨路成排众多的高楼,,北有瑞金路的高楼,紧紧挨着东坂后礼拜堂(距离不足10).如今站在这一片古街区的任何一条街道上(澎湖巷南段除外),向四周望去,都可以看到高楼的身影!完全失去了街区原有的古朴韵味!此外位于古街区西侧的青年路,拆除了西边所有老建筑, “拆真建假建起连排现代新楼,与东边的闽南式骑楼风格大相径庭!从此青年路老街成了一条不伦不类的街道!按理这里不能有建筑,要建成公共绿地!东边的现状还是未知数!因为还不清楚政府的拆除方案:古城保护区东从北京路开始还是从延安南路开始?无法评价.

 这里引用古城保护专家的定论:“不能破坏作为历史见证的古建筑,要发展请到别处去。如果古建筑被高楼和高速路所环抱,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韵味”.

    暂且不说按幸存的这一小片古街区的保护范围是是从北京路(护城河东河就可以保住!)还是从延安南路开始(这二种保护方案区别很大!),仅根据目前政府对古城区的保护决策和态势,即使其保护范围真能从延安南路开始,而且这片古街区真能修旧如旧,在许多高楼簇拥下也失去韵味了! 更谈不上成功保护了!

  我在上一篇《去的无法追回—有感漳州古城拆除历程》中谈到了漳州古城大片珍贵古街区被拆除的历程,在这些被夷为平地的古街区中还有少量珍贵的古建筑,古遗迹被保存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现状:新华东路拆除后有座被我国古建筑专家单士元、郑孝燮先生称为建筑瑰宝的大宅院蔡竹禅故居,因其完好保存了明清时期闽南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宏大,20055月份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宅虽然得于幸存,但因为当时四周高楼施工时打桩等诸多影响,已经多处受损.如今密集林立的高楼,已经使这座漳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瑰宝为“高楼汪洋大海”中的孤岛失去了往日的风韵!原位于新华西路的潘尚书府第古建筑,如今成为废弃的破屋,无人过问整治!在东桥亭石桥下的古护城河的大片河墙倒塌整条护城河成了臭水沟,被列为保护街区的岳口街更惨不忍睹,完全是一个垃圾场,街面上垃圾成堆,臭气冲天.古老的“勇士简易”“闽越雄声”二座石碑坊下成了露天垃圾箱,这样的现状已经维持多年了!青年路,新行街被列为保护古街,为何又将高楼盖在古街最重要的古遗址旁?大量古寺庙被拆真建假,建于宋代(1035年)的凤霞宫,是漳州最古老的道教遗迹,建筑古典,石,木雕刻精湛,经藏保存完好,名扬天下。却被拆除建新庙宇,完全是破坏!为了建设新城,无论什么古建﹑古迹都可以拆除!简直不可思议!

     即使在已经获奖的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其管理也也让人瞠目:所有古街小车和摩托车都可以自由出入,甚至到处停放;现代招聘随意悬挂;鲜艳夺目的的阳蓬充斥整条台湾路老街;内衣短裤晾晒店铺阳台;府埕大街成了老年活动场所,全部摆满了茶桌椅;店铺什么商品都可以卖,商品摆放到店外街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了!

 我开始从网络上了解漳州的古街保护现状,这才发现漳州新闻媒体都是报喜不报忧 比如我上述的那些真相,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从不报道。而那些夸大其词,华而不实的报道倒是经常可以看到.

 海峡都市报刊登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漳州古城保护主打一城六片” 核心区将扩大一倍》。我摘要其中一段:“漳州古城保留了历史格局风貌,其三面城河、一面城墙围的城中城做法,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虽然10多年来,漳州屡次出台规划,保护古城。但是,保护区范围减小,控制区内建筑高度破坏视线等,使得古城逐渐湮没在现代城市化的建设中。因此,评审中的《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进行反思,提出一城六片的空间格局。一城指漳州历史城区,东至延安路,西近钟法路,南至博爱道、北临瑞京路;六片包括新行街、新华东(岳口段)、东美、芝山、湘桥、南山等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本次规划,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的面积均比此前扩大一倍左右,并着重进行用地调整和高度控制。”在这段话中,开头就是一句胡言:“漳州古城保留了历史格局风貌下去又是180度大转弯,承认“古城逐渐湮没在现代城市化的建设中”,接着又僻开话题,谈一城六片 保护区将扩大一倍!最后又是一句乱语:并着重进行用地调整和高度控制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按理要真实!却通篇自相矛盾,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文章的开头是一段红色的摘要:漳州古城保留了历史格局风貌,其三面城河、一面城墙围的城中城做法,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不了解真相的外地读者看完这篇报道,一定会对漳州古城保护的决策者们赞赏有加!熟不知漳州古城格局早已破裂,面目全非四周林立高楼已让古城韵味荡然无存.古老的护城河只剩东河,而且是条臭水沟!

     再来看闽南网20121010日讯,文章标题是:《漳州新跨越:历史文化古城 涅槃重生》。我摘要其中几段:“过去这10年,说是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涅槃重生的10年,一点都不为过。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保护,上世纪8090年代,古城一度告急。2002年,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及三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漳州古城在危机中涅槃。经过多年整治保护,如今,历史街区环境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眼下,漳州正准备将古城区打造为文化旅游综合体,我们有理由期待漳州古城焕发新的活力。2002429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及三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提出古城保护修旧如,还以原貌。看完这篇报道你会感到漳州古城保护前程似锦,一片阳光!

  类似报道满天飞,无需我来评价,漳州政界,民间不乏精通千年漳州古城历史文化的专家和有识之士,对漳州古城的珍贵史料如数家珍,对古城保护进程了如指掌,更对古城的保护现状一目了然。

 漳州古城自从1986年被评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近30年了。相信每位关注古城保护的漳州市民,对古城保护的历程﹑现状和成败,自有公论!

  请各位指教,谢谢关注!

  问这里2012年12月26日

       2香港路的石牌坊(获保护奖)

    3修旧如旧的香港路骑楼(获保护奖)

                4台湾路(获保护奖)

       5香港路与修文西路叉口骑楼(获保护奖)

                  6古街所见(香港路)

     7古街所见(青年路)

                  8古街所见(修文西路)

        9古街所见(延安南路)

        10古街所见(延安南文庙)

                    11古街所见(北京路)

          12古街所见(解放路)

     13古街所见(博爱道)

    14文庙新景观

                 15高处不胜寒(东坂后礼拜堂)

                    16压迫

                   17变味的保护 

 
18陷入包围的新行街番楼

       19不伦不类的老街(青年路)

        20“高楼汪洋”中的孤岛(蔡竹禅故居)

         21拆古建新:凤霞宫

        22凌乱肮脏的岳口街,

                23岳口街:垃圾场

       24碑坊下垃圾成堆

          25“勇士简易”牌坊多年现状

        26如此“保护”潘尚书府第

           27护城河?臭水沟?(东河

          28倒塌的河墙(东桥亭往南)

       29东河在九龙江的入口成臭水沟

          30小车和摩托车都可以自由出入,停放(香港路)

         31鲜艳夺目的的阳蓬充斥整条台湾路老街

          32内衣短裤晾晒店铺阳台(台湾路)

        3府埕古韵不再(成了老年活动场所)

                   34台湾路现代招聘随意悬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漳州千年古城之殇:民国闽南建筑大师李明月之孙如是说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漳州历史古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9)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
〖福建行漳州:双门顶明代石坊、岳口清代石坊、漳州古街
莆田宋朝千年古街大改造!深度航拍从“宋城”到“兴化古城”
历史文化名街不是一层“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