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善体质

改善体质,远离疾病—不同类型偏颇体质的易感疾病

2010-06-06        浏览人数:380

 

一、阴虚体质易感疾病
      阴虚体质的人易感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结核病。容易受气候、情绪、饮食影响而失眠。
      阴虚内热体质,还要注意保护好皮肤,不要生斑。一旦生斑,火燥相结的色斑是最难去的,连淡化都很难。
      如果阴虚体质的人长期情绪压抑间夹瘀血倾向,易患肿瘤,对于身体的不明包块、硬结或不明原因的发热、便血、尿血、消瘦、疼痛等要高度注意,及时检查,明确诊断。
      有的阴虚内热体质,虽然形体很瘦,但也患高血脂、高血压病等。因为阴虚到一定程度,血液黏稠,血脂照样高。糖尿病又叫消渴病,人总是口渴,但又“饮不解渴”。糖尿病初期,一般都是以阴虚为主,表现为口干,喝多少水都不行,口唇干燥好像起白霜一样。
      阴虚体质容易引起便秘。大便像羊粪一样,一颗一颗很硬。小便量少又黄,经常喝水,但也不见小便变清一些或者变多一些。
      阴虚内热的女性,通常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周期短,可能是二十五天一次,两个月可以来三次。如果阴虚到一定程度,甚至会闭经,叫“血枯经闭”。

 

二、阳虚体质易感疾病:
      阳虚体质的人,如果脉象沉细,但是食欲很好,要注意,这种情况很容易发胖。头发容易脱落,形成毛发早秃。素体阳虚的人,睡眠轻,容易惊醒。睡眠不好可能是阳虚体质常见肥胖和黑眼圈的原因。
      阳气虚的人,到了更年期、老年的时候,非常容易患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的很多中成药,都是补肾阳的。
      慢性结肠炎与阳虚体质也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阳虚的人,容易患痹证。痹证就是指遭受风寒湿邪侵袭,血脉痹阻不通,引起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得类风湿关节炎的女性,体质主要是气虚、阳虚。所以治疗类风湿的时候,不能只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一定要调整病人的体质,补阳、补气。
      阳虚的人,容易水肿。因为阳虚,水不能被阳气蒸腾向上弥散,而是往低处流了,于是停滞于局部,形成水肿,尤其是下肢踝关节上下。
      对于阳虚体质的女性来说,常见痛经、月经延后、闭经等。阳虚体质女性的月经对于经前受寒受冻很敏感,甚至如果经前感冒,吃些抗生素、清开灵、抗病毒口服液也会引起明显痛经、月经延后。如果是延后不超过一个星期,一般不用管,但是总延后,这个月45天,下个月50天,甚至有的时候就不来了,这就要抓紧治疗了。阳虚体质加上月经不调,很容易宫寒,难怀孕。
      有些阳虚的人性功能低下,缺乏性欲。女性性冷淡,男性常见阳痿、早泄、滑精。
      阳虚体质的人痤疮一般较为严重:囊肿痤疮,皮损严重,不往外发,专往里长,钻窟窿打洞,即使好了,也坑坑洼洼,终生落疤。这种人下身阳气虚较甚,经常有夜尿,喝了水马上要去厕所,痛经,小肚子冰凉,下肢特别冷,冷到膝盖以上。这是上热下寒。上热是假,下寒是真。阳虚体质的上热下寒如果喉咙痛、睡不好觉、有点烦、有痤疮或者口臭,不能随便吃清热解毒或泻热通便药。中医有个术语叫“虚阳上浮”,就是下边阳气太虚,藏不住,漂浮上来了。如果痤疮炎症反复发作,比较顽固,要注意往往是有下寒,这个时候要暖下边,然后局部再稍微一处理,痤疮就会减轻很多,甚至不发了。这不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临床的实际治疗中总结出来的。气血津液在阳气激发鼓舞下,上升至头面五官,这叫“清阳上升”。头面五官得到营养,显得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如果阳虚而清阳不能上升,就可能出现低血压、耳鸣、色斑。
      阳虚的人还容易患以受寒遇冷则发作加重为特征的各种痛证,如胸痹(类似于冠心病)、腹痛(慢性胃肠炎)、关节痛、头痛等。阳虚、气郁、瘀血体质都容易患痛证,但是各有特征,比如气郁体质的疼痛多和情绪有关,以胀痛为主;瘀血体质的疼痛和受寒遇冷、七情不和都有关系,但是以固定不移的刺痛为主。
      阳虚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常见以下间夹体质出现:阳虚兼瘀血、阳虚兼痰湿。这个好理解,阳虚,热量动力不足,血脉不畅通,久之瘀血渐生;水液缺乏蒸腾气化,河流不畅,久之痰湿渐生。

 

三、气虚体质易感疾病:
      第一,气虚、阳虚的人都容易发胖。但是阳虚肥胖常间夹小便不利、肿胀、淤血疼痛等。气虚发胖多数是痰湿重。
      气虚有两种结果:第一,营养来源少,气血化源不足,所以有的人可能会表现为消瘦、面色萎黄。
第二,吃进来的东西消化不掉,堆在胃肠也不行,只能加工成半成品 ― 痰湿。痰湿到皮下就是肥胖,到肝脏就是脂肪肝,进人血液会血脂增高,堆在腹部就是将军肚。所以气虚发胖,多数呈现出一种又胖又没力的情况,看着块头很大,但是不中用,精力不济,熬夜受不了,抬东西也抬不了,胖而无力。
      气虚肥胖伴有高血压者,中风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第二,因为气虚不能升提,所以会出现内脏下垂。比如说眼睑下垂、肾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和脱肛、重症肌无力等。
      第三,气在人体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摄把门,控制进出,尤其是出 ― 分泌排泄。汗液、大便、小便、月经、白带、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适度。分泌排泄太少就会废物积滞,形成食积、宿便、湿热、火毒、痰湿、淤血。该出的东西出不了,比如便秘,尿少尿黄,体内就会有毒,皮肤就会出状况;无尿就是尿毒症;汗该出不出,人就会烦躁,热散不出去还会发胖;月经该出不出,那是闭经,不能怀孕,在闭经的基础上还会发胖或者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分泌排泄太多又会精华外泄,天长日久,人就虚弱,形成虚性体质。气虚体质由于“门”总是关不紧,因此,常出现自汗(白天不热不活动也多汗,中医叫汗证)、尿多、大便次数多而溏烂(慢性结肠炎)、月经崩漏(月经病)、白带过多(带下病)。白带长期偏多的女性,通常容易发胖,比较倦怠慵懒。
气虚则肠道蠕动无力,很容易引起便秘。大家千万不要大便一不通,就去吃牛黄解毒丸等通大便的药。大便不畅通,要先想想是否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人不足;或者缺乏活动;或者精神太紧张,熬夜了;或者天气太干燥了……找到原因改善一下,不用吃药大便也会畅通的。
      很多人完全把生活与体质偏颇割裂开来,大便不畅通,肚子胀,赶紧吃通便药,一通,很舒服。但是问题真正的源头没有找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下一次大便又不畅通了。再吃泻药通大便,反复伤气。气虚缺乏动力,就越发没有力量把大便推出来,因此形成习惯性便秘。
      第四,气虚的女性容易长色斑,而且面积大,颜色淡。额头、口唇周围也常有。
      第五,气虚女性一旦身上有炎症,较容易转成慢性,最典型的就是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治,经常复发,腰胝小腹坠胀疼痛,腰像快折了一样,很难受,不耐疲劳。气虚的人易患感冒,不容易好,再加上劳累,就容易转成慢性支气管炎。
      第六,女孩子长期节食会导致气虚,常引起月经量明显减少,颜色淡,甚至闭经;或者是好不容易来了,但是沥沥拉拉收不尽,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不收。有的女孩子节食,体重减了,穿裙子挺好看的,但是不能看脸,一看脸色黄黄的,眼大无神。凡是节食减肥减到瘦瘦的身、黄黄的脸、无神的眼时,基本上都会有月经不调。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致使气血难以上行。

 

四、痰湿体质易感疾病:
      痰湿体质的人易感单纯性肥胖,“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临床观察确实如此,痰湿体质的人很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肥胖基本上逃不脱高血压的纠缠。尤其经常有胸闷、恶心、眩晕、肿胀的高血压,多数是产生于痰湿体质,尽管有的人并不肥胖。
      在辨证辨体的基础上,益气健脾化痰燥湿方药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而取得疗效,也说明糖尿病与脾虚痰湿的关系。
      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的高脂血症多数是以痰湿体质为发病基础。
      饮酒过多、恣食肥甘厚腻、熬夜引起的脂肪肝,多数与痰湿体质相关。
      痰湿体质的人易感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症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腹部肥胖或体重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这些疾病集中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会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为增加,严重影响寿命,预后不良。代谢综合征的危害性远远大于单独出现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是祸不单行、同流合污,各种危害形成合力,欲置人于死地,因此也叫“死亡四重奏”。瘫患在床、昏迷不醒、生活不能自理、晚年生命质量差是谁也不愿意承受的,但往往“病是自家生”,这些病就是从生活方式不健康、体质偏颇、代谢综合症中一步步逼近我们的。如果没走到这一步,很多人就听之任之,不予重视;等走到这一步,就害怕胆怯,怨天尤人。医学教育、医疗资源多向生命的下游末端倾斜,重视慢病、重病、抢救,这大概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医生应该既善治病,拯救患者于危难之中;又洞明世事,理解人心,教化人们于健康之时。不论中医、西医,不应该只治病,不进行健康教育,要了解、把握生命全过程,明识体质。
      痰湿阻滞血脉,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一旦闭经则加重痰湿体质,促生肥胖;而痰湿肥胖者也容易月经不调。痰湿体质、肥胖、月经不调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发不孕。男性肥胖会有不育。
      另外,经常性的白带过多,色、质、味异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不论感染与否,在中医看来都属于带下病。痰湿体质的女性最容易患带下病。清代名医傅青主有一个治疗带下病的经典方—完带汤,其中主要的药物都是健脾祛湿的。有时用完带汤加减改善痰湿体质偏颇也不错。
      凡是伴有舌苔厚腻不退、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身体沉重的慢性胃炎、结肠炎,多是产生于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口味偏浓重,经常小腿踝关节处肿胀。
      如果伴有恶心、呕吐黏液、胸闷、面目郁胀、常于潮湿天气加重的眩晕,不论是梅尼埃综合症还是颈椎病、体位性低血压,多数和痰湿体质相关。
      如果伴有口干口苦,舌苔厚腻不退,腹胀胸闷的经常性失眠,平时要注意调理痰湿体质。

 

五、湿热体质易感疾病:
      在皮肤病方面有: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肝胆方面疾病有: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疽型肝炎、胆结石。
      湿热体质过度疲劳时较易患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膀眺炎、尿道炎、肾孟肾炎、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
      湿热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疼得难受。

 

六、血瘀体质易感疾病:
      血液循环系统,有动脉、静脉,有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最终要发挥作用的是在微循环部分。新陈代谢最关键的部位就是血络、微循环,如果瘀滞阻塞发展到血络、微循环,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久病入络”,许多慢性难治性疾病、疼痛性疾病和瘀血体质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在瘀血体质的基础和土壤上,容易产生什么样的疾病?
      第一,肥胖并发症。如果肥胖,尤其中度以上的肥胖夹杂着瘀血的话,肥胖的并发症会出现得较早,比如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痛风、糖尿病等,年纪轻轻就浑身是病。
      第二,消瘦,怎么吃都不胖。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非常瘦,体重达不到标准,但是又查不出什么病。体质性的消瘦(不达标)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阴虚内热,消耗大;二是气血化源不足,吃得非常少,稍微不注意还肚子胀、拉肚子,吃得少排得多,所以胖不起来;三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在最细的脉络处被堵塞,不能被吸收,所以吃不胖。调整体质增重,应该从这三个思路来考虑。
      瘀血体质的瘦弱者要想增重,必须要活血化瘀,而且不是一般的活血化瘀,用丹参、当归根本不行,要用一些虫类活血化瘀,这些虫类专往很细小的脉络里去钻、去拱。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方剂,叫做大黄(庶虫)虫丸,可以用于改善严重的瘀血体质引起的瘦弱。
      第三,痤疮。瘀血体质的痤疮皮损以黯紫丘疹或结节为主,由于难以透脓,可以在面部停留很长时间。也很容易遗留暗疮印色素沉着,很难消散。
      第四,黄褐斑。中医治疗色斑最常用的方子大概就是桃红四物汤了。桃红四物汤的主要作用就是补血活血化瘀,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色斑是基于瘀血休质。瘀血体质的女性易患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如果年轻时痛经,又有乳腺增生或者子宫肌瘤,那么脸上通常都会有斑。
      第五,肿瘤。当瘀血体质与阴虚体质相互间夹时较易有肿瘤,尤其女性。
      第六,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瘀血体质引发的月经不调,以血块多、色暗、月经量少为主。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就是每于月经前浑身不舒服:烦躁易怒、郁闷、乳房胀痛、失眠或嗜睡、食欲亢进或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口腔溃疡、感冒发烧等,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而月经最多的那两天一过去,就会感觉身上舒服很多,不治自愈。
      瘀血体质的女孩子月经期的保健特别重要。做父母的,女儿月经快要来的时候,务必不要让她洗凉水澡、穿露脐装、吃冰冻饮料、坐水泥地。女孩儿的性感和女人味,根本上是源于正常的生殖内分泌,而正常的生殖内分泌的标志之一就是月经正常,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第二性征,也就是文学作品上说的性感、妩媚、女人味,比如体态婀娜、珠圆玉润、肤如凝脂、声调柔美等。
      第七,抑郁症。气虚、阳虚、瘀血的人容易得抑郁症,痰湿的人有时也会有。
      第八,偏头痛、胁肋间神经痛。常于月经前、气温下降、七情不和时发作或加重。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失眠、偏头痛、慢性胃病、月经不调同时出现在一个女性身上,这种女性一般都有或轻或重的黄褐斑,多是瘀血、气郁间夹体质。如果疼痛是刺痛,是瘀血为主;是胀痛,则是气郁为主。
       瘀血体质一旦得病,很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而且这种疼痛有以下特点:刺痛、位置固定、活动后会减轻、越不动越痛、遇寒吹风或情志不畅时发作或加重。还容易转化为慢性,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会差一些,因为细小血络不畅通,使药力较难达到病所。

 

七、气郁体质易感疾病:
      生命在于运动,机体气、水、血一刻不停地运行。只要运行不畅通,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往往是气病在先,进而痰湿、瘀血。这是因为气为帅,气行则水动血通。因此《 素问 ? 举痛论 》 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抑郁症患者里边,经常可以见到气郁体质的人。
      另外,有脏躁病,就是有点类似于人在歇斯底里时候的那种状态。比如受了精神打击以后,哭笑无常;或者突然晕倒,查血压、心率、脉搏,所有的生命体征都非常正常,但就是不省人事;或者一下子不会走了,整个人瘫了,但是各项功能检查都表明这个人是正常的。
      有失眠现象,而且如果是基于气郁体质的失眠,确实不太好治。心病还要心药医,这个时候吃镇静安神的药,往往效果都不大。
      有偏头痛、胸痛和肋间神经痛,主要是以胀痛为主。女性患者还常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和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者如果是气郁体质为主,表现为胀痛;如果是瘀血体质为主,则表现为固定的刺痛,像针扎一样刺痛。瘀血体质引起的偏头痛是刺痛多一些,气郁体质引起的偏头痛是胀痛。
      有月经不调现象,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混乱,一般来说,月经量从初潮就少,一直不好,多数和肾有关系;月经量多、颜色又淡,和脾有关系;周期乱,多数和肝有关系。
      气郁体质的女性会痛经,瘀血体质的痛经和气郁体质的痛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月经多的那一天,症状开始缓解,就不怎么痛了,月经的第一天,经血要出没出的时候,特别痛。
      容易形成慢性咽喉炎。咽喉经常有异物感,中医叫作梅核气,即咽喉部好像总是有个东西卡在那儿一样,总是要清嗓子。越是紧张、焦虑的时候,越是要清嗓子,越是要吐唾沫。
      气郁体质的人还容易得颈项部的甲亢、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体质养生
辨清体质好养生
想知道自己是何种体质? 望、闻、问、切, 让你轻松了解自己?
治未病
中医体质美容
女人,你不懂中医体质调理,用什么化妆品都没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