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你这么痛苦,我好心帮你,但你怎么不领情呢?

1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当你的朋友跟你讲述她悲痛的经历时,你看到她痛苦的样子,自己也很难过。

时候的你是真得与对方产生了共情,还是只是同情对方呢?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

这不一样吗?反正都是感受到朋友的痛苦了,有必要区分的那么清楚吗?

确实这两个词是有相似之处的,但是内涵以及发生的过程却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没有察觉区分两者的不同,那可能会导致你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最后也会带给对方不同的感受。

2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来看两者的含义,柠檬查阅了百度上对同情的解释是:

  • 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产生的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

而共情,指的是:

  • 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单纯从解释上来看,两者都强调了对他人的境况产生理解,因此,很多人才会觉得这两者是一样的。

可实际上是它们有很大区别的。

我举个例子:

  • 一个人在路上嚎啕大哭,你路过她的身边,内心想的是:这个人哭成这样,好可怜呀,然后走开了,这是一种同情。

  • 但是,如果你想的是: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感到很无助,所以才会哭的这么厉害。甚至会上前去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帮助她解决问题,那么这是共情。

从上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共情更多的是关注别人的感受,你需要亲身体会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常说的“感同身受”。

而同情有时候你并不没有太在乎那个人真正的感受,甚至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

你看到的是对方可怜,但是对方自己是否觉得自己可怜呢?

所以,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情”的概念并不太受欢迎,就源于其狭义的含义。

狭义的同情常常是针对弱者、不幸,而且偏重于同情者本身的情感体验(意识)。

但是很多时候,同情者把对方看做“弱者”“不幸”,这样的判断往往带有过多的主观成分,当然也因为同情者会觉得对方很痛苦很可怜,所以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帮助对方减少痛苦的愿望,既而做出一些帮助的行为反应,而这种情况下的帮助对方未必会接受。

这就像你看到朋友陷入了困境中,觉得对方这段时间一定很辛苦很无助,自己应该要搭把手,给对方提供一些帮助。

结果对方拒绝了,说不需要,那你可能就会很生气,觉得对方真是不领情或者固执嘴硬。

但实际上也许对方不是不领你的情,而是你的行为让对方感受到更多的是同情。

站在对方的角度,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甚至觉得你的帮助行为伤害了他的自尊,那他当然就会拒绝,并且还会觉得你不是真的理解他。

同理,有时候父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孩子好,是在帮助孩子,但孩子却激烈反抗。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叛逆不懂事,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刻理解一下:

他被帮助后感受到的会是自己的弱小和无能为力,父母的过多干预反而让他觉得没有自由,父母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觉得你是在为他好呢?

虽然同情是一种理解,但这可能只是你误以为的单方面理解。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一些行为会让别人产生被同情的感觉,从而伤害到对方,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很努力地为对方好,可是对方却不领情?
治愈内心深处的创伤,逐渐成长
你对孩子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不领情?一位父亲的反思
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
物极必反,自古如斯
父母一片苦心孩子却不领情?你很可能陷入了这5个教养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