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天是漫长的,流程型组织将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受到过众多热捧,但华为一直都在死亡的边缘。比如比较明显的市场部大辞职、错过小灵通时代等,为什么它死过几次没死成呢?这个背后是有共通性的。

■ 分享:蒋伟良

■ 整理:乔诺之声

■ 乔诺商学院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关注乔诺之声,做行业领导者(ID:geonol)

任总的一篇文章《在理性和平实中存活》,谈到华为的宏观商业模型和微观商业模型,宏观就是不停的做变革,让这个组织变成流程型组织。他补充了一句话,说华为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变成流程型组织。

不过我们谈商业模型经常会说这一模型就是个赚钱的模式,就是你盈利的来源,就是你的市场、你的定位,为什么说流程型组织是华为永远的宏观商业模式?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华为的微观商业模式,任总说要用一些有限的有价值的方法论来驱动华为的变革。

什么叫有限?什么叫有价值?

任总补充,他说管理的流派太多,管理很容易把大家搞的很混淆,所以我们是抓取很少一部分在这个阶段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华为抓的是流程再造,是组织变革,是集成型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柔性组织、人力资源,抓有限的这几个方法论也许就能把组织做成功,而不是学德鲁克、明茨伯格的所有管理。

华为用什么方法论进行变革?

其实,华为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不是华为自己的。

任总坚决反对华为的东西,华为的东西就是世界的东西,是把别的公司失败和成功的奥秘拿过来,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做的思考。所以我们从来不说华为有任何理论华为有任何方法,因为我们没资格。

任总说管理者的东西可能跟物理不一样,是不能够乱学的,可以学,但是一定要慎用,要准确用,不能乱用,因为管理流派非常多,一个大师就可以搞出一个管理流派,你就应接不暇,天天搞管理,一定要用有限的方法论去驱动公司的变革。

越是冬天,优秀公司越开心,“变革管理”是它的竞争力,那些存在问题的公司在冬天里真的是危机重重,所以华为用的就是他们的方法论。

任总在1998年的时候去美国考察,心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冬天马上来了,我们如何活下去,这时候他找到了答案。他在IBM活下去的背后找到了答案,可能IBM自己还没有答案,但他找到了,他认为我只要这么做我一定能够活下去,这个答案华为经历过近七年的变革最后终于成功。

什么是蛇形组织?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本质上形成了四个流程:

第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定制产品开发流程;

第二个,销售及回款;

第三个,供应链流程;

第四个,服务流程。

以产品开发流程为例,产品开发团队(PDT)并不是几个研发人员组成,他们有人来自于研发,有人来自于生产,还有人来自于工艺、来自于服务,好几个人,他们要负责这款产品的成功,产品经理是他们的领导,这就是一个组织。


这个组织我们把它叫做“蛇形组织”,特点就是柔性,不是刚性。

很多公司的员工一天到晚说职责要明确、要清楚,其实职责不用太明确、不用太清楚,有原则就好。

职责没法清晰明确,我没见过一个公司靠职位说明书过日子的,没见过一个靠部门职责过日子的;要有职位说明书,但你得变你得动态,得有原则,否则我们的管理会被员工抓一百个漏洞:你看职位说明书里没写这个,没说让我干这个活,这不是我的责任啊!

所以我们只有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去协同,既然客户要,就去干,干完之后觉得这事不服气,以后不想干,那再找领导去做例外管理,再梳理出新流程,以后再遇到这事该怎么怎么干。所以,管理者不断地把例外变成例行,就是流程被优化的管理过程。

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柔性组织,随时建、随时关,比如业务上以铁三角为中心,铁三角目标定好了之后,后面的组织快速响应,就跟蛇的身体一样,很软,但是速度很快。同时,蛇是非常善于观察目标的,它注重“洞察”,分析用什么策略,然后它的小脑袋快速捕捉,用身体快速支撑这个脑袋。

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变革?

流程如何管理?实际上背后是要做变革的,这个变革就是组织变革。

一百多年来,组织的思维都是职能直线型的,所以,首先我们的组织变革方向一定要走出来,你的公司是不是还官僚化,还家长制,还能不能走向未来。因为外部环境市场变化,业务复杂,老板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管理者要重新调整你们的管理风格,从原来的独裁型变成服务型。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变革?


这时候我们谈一下组织,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共同目标而形成协同的集合体,集团是组织,公司是组织,部门是组织,团队是我们更注重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是柔性的,没边界的,随时建随时关,高度灵活。

所以今天“团队”这种思维给我们企业变革带来巨大的思考,能不能把我们的职能性更多地向团队靠拢?

什么叫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不仅是组织结构设计,更重要的是设计完之后的授权体系、内部流程机制、关键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打造。也就是说,组织变革是一个组织的建设运动,是“锻炼身体”,不是简单的“减肥降体重”,把内在的能力打造出来是整个组织变革的关键。

很多组织变革没有改变任何部门,可以不裁员不减人,但组织的定位要重新定,组织中每个人员要重新找到新位置,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五大原则


组织变革有没有导向呢?有,全世界的组织结构就这么几种。而且组织变革是有原则的,朝这个原则去变,抓住几个主要的原则就有可能实现成功。这几个绝对不是理论,是全世界的无数次组织变革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第一种,客户导向原则。

我们最关心的是客户,比如IBM说华为是IBM很大的客户,IBM专门成立一个事业部,对华为来说沃达丰是华为非常重要的客户,所以专门成立一个沃达丰事业部,专门为沃达丰服务,所以客户导向指的是你这个客户对我足够重要,我完全有必要专门成立部门,在这个部门里端到端服务,这是一种。

第二种,流程导向原则。

这个和客户导向本质上不分家,但略有差异,流程端到端,组织结构端到端,从头到尾全部跟你一起走完。

第三种,战略导向原则。

战略导向有一部分东西叫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我有一种独特的看法,并不是基于客户,我作为老板我有一个独特的认知,要做这个产品可能并不是完全基于客户,有可能基于未来。所以从战略导向角度来看,我们有可能为战略专门建立部门,非洲市场是华为的战略市场,所以就为非洲市场建立部门,海外市场是我们的战略,国际化是我们战略,因此要把我们的研发和营销专门拆成两个部门,我们的营销有专门的海外市场部,战略导向指的就是流程要建设的方向。

第四种,柔性原则。

既有我们的职责,有的时候又没有职责,它是一个无边界组织。

第五种,扁平原则。

可以直接用这个方法去梳理团队,看一个干部的管理幅度够不够。我们20年前学管理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标准是一个管理者管8到12个人,今天互联网时代到来了,我们认为可以达到12个到15个人,就要通过这个原则去梳理一下,不要出现一个干部管两个人,一个干部管了20个人。

管20个人的基层干部很苦,中层高层一大堆,天天坐而论道,往往组织臃肿就是在这个层面。

变革背后的支持:人力资源体系

在我们的组织变革背后,不要忘了人力资源的工作要同步开展。

比如说任职资格体系,实际上这是当年华为、腾讯等诸多公司在整个业务变革背后思考的问题,现在这么多员工,如何让他们不做官,又让他们实现成长和发展?

这个问题很具体,然后员工的发展通道是什么,有了通道之后要有标准,有了标准要评估认证员工,评估认证完要有提升,要有培训接口,要有薪酬接口,员工如何涨工资,靠绩效还是靠职位变化……

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变革可能还会被拉回原形,可能领导看着员工不错就直接给你涨工资,又回到以领导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里去。所以任职资格是华为在整个IPD和业务流程变革背后的最大支持。

任总去英国考察得到启发,他把英国国家职业认证体系引入华为,要求华为坚决的走两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

第一个绩效管理,通过战略驱动;

第二个能力管理,通过任职资格来实现提升。

所以任职资格是华为组织变革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抓手,总的说来是干四件事情。

第一,建立员工发展通道;

第二,设计每一个级别里的标准;

第三,对我们的每一个员工每一年认证评估一小时左右,评估这个员工属于哪个等级;

第四,实现接口——培训接口、工资接口、招聘接口、专业认证接口等。

华为给员工建立双通道的发展机制,在我们的组织变革背后有管理者,但我们管理者的数量被压到十分之一左右,90%的员工都是普通员工,他们成长环境在哪里?我们给他这套路径,走专业化的成长路径。

腾讯的体系是我搭建的,华为我们也参与,包括中国很多公司,包括今天TCL也是一样,前两年年我去腾讯看,有150个员工拿工资可以跟马化腾一样高,员工发展通道非常通畅。

组织能力建设本质是什么?

实际上就三个东西:

第一个:让不让员工干;

第二个:员工想不想干;

第三个:员工能不能干。

让不让员工干,华为今天已经解决了,流程、组织、职责、授权,我们让你铁三角直接签合同,让你产品经理直接搞定;素质模型解决的是员工想不想干的问题,能不能干是通过行为和职能来解决。

所以,要打造整个组织能力,一定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业务和组织变革,一方面人力资源变革,这是命脉级的问题。

流程型组织将赢得最后胜利

回归到任总谈的三个问题。

第一点,“冬天”是长期的,由于过剩,冬天将是持续的,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第二点,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建立流程型组织,只有流程型组织才能让我们的组织实现以流程为导向。

流程型组织不是解决规范问题,不是来解决我们的工作控制问题,而是来解决如何在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我们如何获取客户的问题。

任总为什么能把谜底戳穿?为什么在2003年还是冬天的时候,预见春天很快就到来?因为他看到了这种流程型组织的变革,一定能够通过好产品、好服务、低成本赢得最后的客户。

第三点,一定是对事负责制,不是对人负责制。对事负责制是开放系统,对人负责制是收敛系统。

冬天是漫长的,流程型组织将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6月8日,本文作者蒋伟良博士将在回归客户管理论坛现场分享,如何构建“能赢得胜利的流程型组织”:

乔诺商学院近期公开课

4月13-14日 销售拜访(已开)

4月18日 战略与经营(已开)

4月26-28日 产品管理(已开)

4月27-28日 战略管理(已开)

5月17日 营销管理:五环十四招 上海

5月18-19日 营销流程与铁三角 上海

5月25-26日 策略销售  上海

5月25-26日 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 杭州

6月7-9日 『回归客户』夏季管理论坛 厦门

6月22-23日 财务支持与管控 杭州

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
乔诺之声(geonol)
点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程再造原则
如何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变革———原华为组织变革副总监蒋伟良博士
企业文化的本质:组织转型与能力建设的过程,核心抓手是把文化“用”起来
[业内传闻榜]任正非语录之一二三
回顾20年历程,IPD是“长”出来的
企业流程再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领导者的变革决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