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教会孩子“有眼力价儿”?培养孩子社交你首先不能这么做

图片来自微博@

“妈妈,你回来了!”

“爸爸,我爱你!”

 “爸爸妈妈抱抱,亲亲!”

在病房,有一个1岁11个月的小病号轩轩,每次爸爸妈妈来看他,他都很高兴地向爸爸妈妈问候,并表示感谢。

每天早上看到爸爸妈妈的第一动作,就是让爸爸抱抱,和爸爸互相亲亲;之后搂过妈妈,一起抱抱、亲亲;再让爸爸妈妈相互亲亲。

这种抱抱亲亲的温情三部曲,给冷冰冰的病房带来了一丝温暖,让其他人都为之动容。

 “妈妈不哭”

妈妈伤心了,他帮助妈妈擦眼泪。

 “爸爸、妈妈,握握手”

爸爸妈妈吵架了,他会让爸爸妈妈抱抱,并握握手。

 “小手不能动,听医生的!”

“不能把纸巾塞进鼻子里,要不就要打针啦!”

当自己表现不好,挨妈妈批评时,他会乐观地纠正(安慰)自己。比如插着留置管的小手挥来挥去,被妈妈批评了,他会说:“小手不能动,听医生的!”

 “宝宝生气啦!”

“宝宝很委屈!”

他牛奶过敏,当妈妈不让他吃含有牛奶的面包时,他会躺在床上,身子扭向一边,说:“宝宝生气啦!”“宝宝很委屈!”

 “阿姨!阿姨!”“叔叔!叔叔!”

他总会歪着脑袋和其他人打招呼。

“谢谢,阿姨!”

当收到别人给他的玩具或者水果时,不用妈妈提醒,他总会甜甜地又不好意思地说谢谢!

图片来自微博@中国新闻网

1岁11个月的小男孩 “懂事”、“小大人”的行为言语,超高的社交能力,让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软软地为你拂去照顾病号的烦躁,他总是有办法,甜甜地戳中你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

01

能表达并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识别人的情绪变化、能与别人达到共情……很明显,他的社交能力已经超越了1岁11个月应该具有的能力范围。

这么小的孩子,就有社交能力了?

是的。

社交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

儿童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及心情,懂得察颜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他人合作等。

从本质上来说,从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

他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群体、媒介和关系之中,与多方面的接触者发生着联系。

在不断的交往活动中,吸收、形成着各种社会文化知识。发展着自己的能力、语言、情感、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交往经验、人际关系和性情品性等等。

更形象地来说,孩子一出生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一个最小的社会单位里——家庭。

他在这里,要学会如何与女性(妈妈)打交道,如何与男性(爸爸)打交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家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但很多时候,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和管教中,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有的家长害怕发生危险,总把孩子关在家里,过度限制他与外界交往。

有些孩子体弱,经常生病,家长对孩子更是加倍保护,恨不得把他放在“温室”里,剥夺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依赖、胆小,面对新环境时难以适应,与小朋友交往也显得笨拙。

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好吃的、好玩的任他吃个够、玩个够,逐渐使孩子养成了不尊重别人、唯我独尊的习惯。在与小朋友交往时,自私任性、霸道。

孩子如果在三岁之前,没有进行过良好的社会化引导,他会认为除了自己以外,其他都是不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儿童自我中心主义。

他们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更不会与别人达成共情。

比如:很多孩子很喜欢抢玩具,“只要他想玩,就会直接在别的小朋友手中抢。”

“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总孤零零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他被孤立了,没有小朋友喜欢和他一起玩。”

“孩子很害羞,他不敢和别人玩。”

……

虽然家长一再引导,但是孩子还会一次次违背自己的“承诺”,一再去“犯老毛病”。

如果想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社交,首先孩子得具备一种能力:他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还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和观察问题。

这就是俗话说的“有眼力价儿”。

 图片来自微博@

02

对于小孩子来说,社交第一步,其实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感知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感知别人的情绪,与别人共情。

当然,这少不了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给别人带来的后果,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共情。

当与人交往中出现问题时,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我能解决”。

一种解决办法行不通时,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并灵活运用。

比方说,你的孩子告诉你,小朋友打了他,你会怎么处理?

下面来看一位妈妈的处理方法:

孩子:“妈妈,艾森打我。”

妈妈:“他为什么打你?”

孩子:“不知道。”

妈妈:“你先打他了吗?”

孩子:“没有。”

妈妈:“你抢他玩具了吗?”

孩子:“我想玩他的汽车。”

妈妈:“你为什么抢他的汽车?”

孩子:“因为他不给我玩,他从来不分享。”

(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原因)

妈妈:“你很生气是吗?”

孩子:“是的。”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妈妈:“你觉得当你抢走艾森的汽车时,他会有什么感受?”

让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

孩子:“他会生气!”

妈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让孩子思考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孩子:“他打我。”

妈妈:“他打你,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生气,伤心。”

(让孩子考虑自己的感受

妈妈:“抢,是你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你和艾森都很生气,你能想出另外一个你和艾森都不生气的方法吗?”

孩子:“我可以请求他。”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其他的解决办法

妈妈:“不错,如果你请求他,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让孩子估计这个解决办法的后果

孩子:“他可能会同意给我玩。”

妈妈:“去吧,你去试试看。”

孩子跑到艾森面前说:“我可以玩玩你的汽车吗?”

艾森:“不好!”

孩子委屈地跑回来:“妈妈,他说不行。”

妈妈:“这个办法行不通,你能再想一个办法吗?”

孩子:“我可以跟他交换,用我的小火车。”

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妈妈:“如果你去交换,会发生什么呢?”

让孩子估计这个解决办法的后果

孩子:“他就会把汽车借给我玩。”

妈妈:“那就去吧,你再去试试。”

孩子:“艾森,我想玩玩你的汽车,我可以给你玩我的小火车。”

艾森:“好吧!”

孩子兴奋地把汽车拿给妈妈看。

妈妈:“你很了不起,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这些办法全都是你想出来的,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小能手。”

03

我们不是告诉孩子如何去社会交往,而是教孩子如何去与人交往。

当你告诉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时,不管时是否想孩子解释你的建议,你都会让孩子失去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他就不再去思考,只剩下孩子对你的依赖。

社会交际作为一种能力,要从小培养。

1

鼓励孩子语言表达

与人交往首先需要语言,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表达,以及敢于在别人面前表达。

2

不怕陌生人,主动交往

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游戏活动,让孩子走到小朋友们中间去玩。

可以先在家里进行游戏,教会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方法和技巧,逐步锻炼他的胆量,摆脱“自我为中心”,融入到群体中去。

3

自信、勇敢

由于遗传因素和养育方式等原因,每个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从小就比较大方,而有的孩子却总是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和小朋友的打交道。

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孩子去和小朋友交往,然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培养他的自信。 

4

创造社交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年刊》刊文指出,玩伴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缺少玩伴,日后很容易孤单、忧郁、焦虑,遇事易退缩,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我们会发现,外国孩子大多都不怕生,很大方,这完全要归功于他们从小到大丰富的社交经验。

外国父母特别注重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同龄人一起玩的机会,经常带孩子参加或组织聚会活动。

5

让孩子独立处理人际问题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为孩子拿主意,做决定。

要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你家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怎么样?作为父母您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他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何学会和别人玩游戏,自闭症社交难题如何破局?
幼儿园高清监控告诉你:受不受排挤,和父母关系重大
担心孩子不合群、闹矛盾、社交能力弱?这个老师的办法值得每个家长学习
孩子无法融入集体怎么办?想要帮助孩子改变,家长需要先知道这些
宝宝社交能力训练游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