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如厕训练全攻略:一边和屎尿打架一边总结经验
 文丨 优宝

最近,同事又提起了家里宝宝的一些“愁人”行为。
 
她家孩子眼看就2岁了,终于摆脱了纸尿裤,学会自己上厕所了。
 
但却莫名其妙的多了项“怪癖”,每次上完大号、冲完水,都要冲着马桶大喊:“便便去哪里啦?”
 
要是不管他,孩子能自得其乐半小时,一遍遍的不断重复着那句话,既不嫌累也不怕臭。

                           
同事深感无奈,每次都要费老大劲才能把孩子从厕所拖出来,我们也只能安慰她:“没事,这刚2岁,以后愁人的事多着呢。”(笑)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我们用科学且有意思的方法,陪孩子度过就好啦。
 

如厕训练,要瞅准时机
 
如厕训练,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不能着急,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才最好。
 
通常情况,2岁之后宝宝便可以接受上厕所训练(男宝可能比女宝晚一些)
 
而美国儿科学会表示,只要方式恰当,宝宝18个月大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习如厕训练,不会产生危险。


但也有些宝宝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他们会对粑粑特别感兴趣,甚至会故意憋着。
 
或者明明如厕训练已经见成效了,突然间又会出现尿在裤裤里的情况,甚至频繁去卫生间小便。
 
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此时的宝宝正处于“肛欲期”阶段(结尾详述),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忧心。
 
而根据数据表明,18个月大之前进行如厕训练的宝宝,需要4岁才能完全掌握自主如厕;而2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仅需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
 
所以,当宝宝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如厕训练,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当宝宝“准备好了”,也会有一些表现让我们知道训练的时机已经到来:
 
每天纸尿裤保持干燥至少两小时以上,或者在小睡后纸尿裤是干燥的;
大便变得规律,便秘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和控制;
能用表情、姿势或语言表示要小便或大便;
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
可以自己进出卫生间,自己脱衣服;
纸尿裤被尿湿后表现得很不舒服,想要换纸尿裤;
要求使用马桶或厕所;
要求穿大孩子的内裤。
 

如厕也需要仪式感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在仪式感的话题中谈到:
 
孩子期待节日,期待过生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日子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当一个人逐渐长大回忆起过往的人生,你觉得他能想到些什么?
 
幸福不仅来源于生活的仪式感,更来源于我们的记忆。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时,往往会变得怀旧。
 
这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因为回忆美好的时光可以有效对抗抑郁和焦虑,会让人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而仪式,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长大的信号。
 
在仪式中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会让孩子对成长充满期待。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对成人上厕所开始感兴趣、能表达尿湿后的不舒服、洗澡时会协助妈妈给自己脱裤子的时候,我们就该帮他庆祝一下了,就比如↓


【情景剧小故事】
 
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偶来讲一个臭粑粑的故事:
 
陪我们一起成长的小狗狗长大了,它看到小伙伴们都可以自己上厕所非常的羡慕。
 
可是,家里的大马桶太大了,它怕自己不小心掉进去,就会像臭粑粑一样被水冲走。
 
妈妈知道了以后,就给小狗狗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移动卫生间’。
 
好可爱的小马桶呀,这下小狗狗再也不用害怕自己去卫生间拉臭臭了!


【豪华版卫生间套装】
 
宝宝该有一块专属于他的如厕空间,除了用一块柔软的毯子来标示专属区域,宝宝也会希望能有“顶配”的设施:
 
能让宝宝多坐一会和拉臭臭有关的绘本、玩具;方便宝宝拿取的卫生纸;还有要更换的全新小内裤……


令宝宝心仪的卡通坐便器自然也必不可少,毕竟自己选的才是最好的,这样也能勾起他如厕的兴趣。
 
当宝宝大一些后,可以用大人的马桶了,帮他在马桶盖上贴上画纸,再将马桶圈反向放在马桶上。
 
一个如厕绘画室就这样诞生了,虽然这也让宝宝的绘画时光多出了一些味道~


如果担心孩子如厕的时间过长,在宝宝上卫生间之前,先挑好纸质小贴画,将它贴在马桶壁上。
 
拉完臭臭后,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变个魔术:盖上盖子,按下按钮,哗啦啦,贴纸不见了~~
 
小便的时候也可以让宝宝做一回“消防员”,给愤怒的小鸟灭灭火。
 

关于孩子如厕的一些问题
 
对于头胎的新手家长,通常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1、孩子能做到自主如厕需要多久?
 
孩子完成自主如厕训练,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这个过程肯定会有曲折和反复,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2、孩子不会在马桶上大便怎么办?
 
可以先教孩子在马桶上坐着,之后再试着穿着纸尿裤大便。
 
等孩子适应了“坐着大便”的动作后,再脱掉纸尿裤大便。
 
3、孩子总尿床怎么办?
 
开始如厕训练后孩子尿床很正常,早期可为一周2~3次,之后次数会逐渐变少,在孩子5岁左右会完全消失。
 
如果孩子5岁之后仍然频繁尿床,就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了,不要乱用偏方自己治疗。


4、开始如厕训练后,异性家长需要回避吗?
 
一般来说,孩子2~3岁时,就会开始产生性别意识,并建立性别概念了。
 
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时,最好由同性家长示范如何上厕所,异性家长最好回避。
 
5、怕尿床,可以晚上把孩子叫醒上厕所吗?
 
最好不要,这样大人和孩子的睡眠都会受到影响。
 
可以在睡前减少液体的摄入,以及让孩子养成睡前尿尿的习惯。
 
6、孩子会自己上厕所,但为什么白天还是会尿裤子?
 
孩子玩儿的比较开心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要尿尿这件事,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醒孩子去上厕所。
 
同时,要把小马桶放在孩子容易看到、且能很快走过去的地方。


7、出门也要进行如厕训练吗?
 
开始进行如厕训练后,出门也要坚持让孩子规律上厕所。
 
可以提前带好一次性或便携式的马桶,以防短时间内找不到厕所。
 
8、孩子几岁前必须脱掉纸尿裤?
 
这个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要顺应孩子身体的发育规律,不过最好在上幼儿园前能做到白天和午睡不穿纸尿裤。
 
9、孩子多大穿内裤,三角or平角?
 
开始如厕训练就可以穿内裤了,三角平角都无所谓,臀围宽就穿平角的,大腿围宽就穿三角的。
 
怎么舒适怎么穿,和性别无关。
 
10、男宝宝尿尿总是瞄不准,是不是有问题?
 
刚开始技术都不娴熟,熟练了就好,大人也不一定次次都瞄得准。(大雾)
 
只是要辛苦家长们勤擦马桶圈、勤拖地了~
 

题外话:人体的“肛欲期”
 
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肛欲期主要指1~2岁间的年龄段。
 
1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了,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但大便的积累会造成强烈的肌肉收缩,当大便通过肛门时,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这样的感觉不仅是难受,也能带来高度的快感。
 
另外,大便对宝宝来说,这也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排出大便相当于做出“贡献”或献出“礼物”。
 
而且,通过排便,他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的积极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的是自己不肯屈服。
 
因此,从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来看,大便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宝宝与父母或成年人保持关系的某种工具,宝宝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


宝宝的肛欲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肛欲期的结束,标志着宝宝的性心理向着下一个阶段——生殖器期迈进。
 
这两个月中,如果成年人对宝宝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宝宝就会感觉紧张,心理压力大,会扰乱他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律。
 
由此像前文提到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以及其他种种“退行”的表现次数也会增加,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就越长,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对于宝宝的如厕训练,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厕训练,父母知道这几点,轻松帮助孩子戒掉尿不湿
宝宝的如厕训练怎么做?太早怕受伤,太晚怕错过,父母看过来
养娃宝典 | 3阶段轻松完成宝宝如厕训练!
告别纸尿裤:跟我学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
训练宝宝上厕所,应该这样做
什么时候训练孩子如厕?男孩女孩的方法不同,家长要分开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