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连锁药店华人健康冲击创业板,区域性限制难破,新盈利点待寻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受理了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人健康”)的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华人健康此次拟发行不超过6001万股,计划募集资金6.06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的袭来,让实体药店迎来困难和机遇并存的节点。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近些年纷纷崛起,改变了医药行业原有的格局。

线上医药行业被推到了风口之上,挤压线下门店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然而,转型“迟钝”的华人健康能否趁势乘风而起,仍然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

主营业务:区域性依赖严重

华人健康专注于医药流通行业,主要从事医药代理、零售及终端集采业务。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药店连锁企业,2020年华人健康共拥有直营门店771家,占安徽省药店门店数量的3.8%。

对于华人健康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业务仍然是零售,2018年-2020年,其零售业务收入分别是7.18亿元、10.34亿元、12.92亿元,占比分别为64.98%、67.89%、66.92%。

华人健康最近三年主要业务收入渠道

图片来源:华人健康招股书

而这最重要的业务又高度依赖于安徽省内的门店。2018年-2020年,华人健康零售业务门店数量分别为541家、607家、771家,其中分布在安徽省内的门店数量分别为541家、607家、762家,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100%、100%、98.83%。

同时,安徽省内的门店也是其零售业务营收的主要来源,虽然近年来占比有下降的趋势,但三年均超过了90%。

华人健康最近三年省内外门店分布

图片来源:华人健康招股书

虽然2020年华人健康向江苏南京扩展了9家门店,但实际上这对其营收结构的影响微乎其微。

2020年,这9家门店共产生营业收入28万元,只占零售总收入的0.02%,店均收入在所有地区中垫底,可见业务外拓对于华人健康来说并非易事。

华人健康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募集的6.06亿资金,其中5.56亿将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3年内在安徽省、江苏省及河南省的重点城市开设648家直营店,其中安徽省518家,江苏省80家,河南省50家。

可见,尽管华人健康有向省外开拓的计划,但其重心仍放在了安徽省内,对外延伸的触角既不长也不密。

华人健康向外发展的势头不够迅猛,但行业龙头布局安徽市场却来势汹汹。

上市公司老百姓、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药纷纷收购安徽的连锁药店,这些企业凭借资本和规模上的优势,未来很可能会对华人健康在安徽省内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冲击。

在招股书中,华人健康也提示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未来可能被其他企业挤压安徽省内市场份额的风险。

医药零售行业一直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行业,不同地区的市场在消费习惯、竞争格局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因此无论是华人健康的外拓,还是其他企业的进驻,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成效都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线上新零售:未见突出成效

2018年5月,阿里健康13.33亿元收购了华人健康10%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华人健康称此次融资是“与时代同行,拥抱新零售;与阿里携手,共赢大未来”。

这是阿里健康布局线下医药新零售的第一站。然而3年过去了,华人健康在这方面的成绩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2020年,华人健康电商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对客)平台收入1.04亿元,占比仅8.02%,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业务形成收入4718.18万元,占比约3.65%。

除此之外,仅在2020年12月开发并推广了一个“国胜商城”微信小程序。

华人健康O2O业务收入

图片来源:华人健康招股书

华人健康的B2C业务主要为入驻“天猫”、“京东”等平台进行药品销售,O2O业务主要是入驻“美团”、 “饿了么”、“京东到家”进行配送服务,发展的特异性并不高,与其他入驻这些平台的药房相比也并没有明显优势。

此次募资,华人健康仅将拟募集资金投向线下门店开拓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中,对于如何发展新零售业务,其只是表示将会继续推进。

另外,此前漱玉平民大药房上市前夕,其与第五大股东阿里健康的竞争关系被重点问询,而阿里健康作为华人健康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如何“自证清白”,也势必会成为此次IPO的重点问题之一。

带量采购压低高毛利

2018年11月,《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目录的31个品种,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

2019年12月,第二批带量采购涉及33个新品种,集中采购中标价较原价格平均降幅56.8%。

2020年8月,第三批带量采购涉及56个品种,55个品种中标,平均降价幅度约为53%。

带量采购使得终端药品零售价格随之出现调整,基本与中标价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随着带量采购的逐步推行,以往药店高毛利的势头也将逐渐减弱,线下药店需要转向新的盈利增长点。

华人健康在招股书中同样表示,产品终端零售价格的下降,不仅会对公司零售业务产生影响,亦会传导至公司代理业务、终端集采业务,可能导致公司各类业务中涉及带量采购品种单价和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外,5月10日由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

为解决医保药品在医院无法买到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使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能从医院和药店两个通道进行。

原来只能在医院开的处方药,现在可以直接在药店买到,还可以直接刷医保卡,这无疑会将相当一部分患者向零售药店导流。

由于医保谈判药中有很多是治疗癌症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药品,需要这些药品的患者大多长期服药,也因此要经常到药店进行购药。

这对于正在发展“慢病生活馆”的华人健康来说是一个契机。

遍地开花的门店可以扩大客群规模,同时可以借助售药的时机开展慢病管理服务,增加会员粘度。

但另一方面,这些药品的利润空间不会很大,对于药店零售业务营收的贡献并不会很明显,也有医药行业人士指出,药店对此不会太感兴趣。

对于华人健康来说,想要更好地发展DTP(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药房,在利润空间上作出一些让步也是必然的。

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要从法规、标准、审评、执法、检验、风险监测、应急管理、信息追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的监管。

过去三年,华人健康共受到40笔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22.51万元。其中有两笔是因销售劣药,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合计金额为14.2万元。

此外还有32笔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例如无资质经营、违规销售处方药、药品陈列或储存不当等。

日后随着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此类事件的发生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多。

尤其是融资成功后,门店数量迅速增加,如果华人健康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员培训、货品查验、效期监管等,未来的经营风险恐怕会有所加大。

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想要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对于门店的管理,华人健康仍然有进步的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连锁药店被出售,涉141家门店
我国药店市场现状:政策层面利好行业发展 各大药房加速开店布局 全方位提升企业竞争力
阿里健康2016年营收增幅超7倍,医药电商仍是中流砥柱!
深度|阿里健康手握2万多家实体药店,“医药新零售”大战开启
安徽省药品零售市场现状分析
带你走进英国龙头连锁药店Boot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