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医院医保人是推进医疗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和改革工作在医疗机构顺利落地实施的重要执行者和“助推器”。推进医院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本源泉在于人。造就一支能够担当医保现代治理重任的医院医保人才队伍,让每一个从业者都做到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是加强医院医保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关键所在。

对全国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现状的分析

人员素质有较大提升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我国医院医保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显著提升,医院医保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医院协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在2009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3年分别对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23年共有1532家医疗机构、2982人提交了问卷。现从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医院医保从业人员构成情况。

从性别结构来看,目前,医院医保从业人员中女性有9095人、男性有7253人,女性占大多数。

从学历结构来看,近年来发生较大变化。从2016年至2018年的调研来看,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专科及以下次之。医保办主任学历结构近四年来发生很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博士学历的医保办主任100余人,有硕士学历的医保办主任近500余人。

从职称结构来看,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占大多数,还有不少人没有职称,主要是新入职或参加工作未满三年的人员。新提升的医保办主任大部分有临床医学背景,职称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问题是困扰医保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从专业结构来看,医院从事医保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的占16.6%、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占6%、护理学专业的占34.5%、财务管理专业的占21%,其他非医学专业的占21.9%。数据说明医院医保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医疗保险、统计分析、信息技术等专业背景人员。

再分析从事医保工作的动因。在2018年调查问卷设计时,增加了从事医保工作动因这项内容,旨在了解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的职业愿景。其中,选择“喜欢医保工作”的占75.8%,选择“收入尚可”的占16.3%,选择“职业发展有空间”的占46.8%,选择“能积累人脉”的占23.5%。从调研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医院医保人从事医保工作的初衷还是喜欢这份工作,认为职业发展有空间。这也充分说明了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人才队伍建设须进一步加强

医保政策措施的目标需要通过医院医保人来实现。人是第一要素,高素质的医保从业人员是推进医院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胜任力较强、医保事业后继有人的医院医保人才队伍。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对医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困惑,亟待进一步加强。原因有二。

一方面,医院医保管理须进一步向精细化迈进。医院医保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其他工作岗位转入医保管理岗位。随着全民医保的实现,医保管理也从扩面增容转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轨道。然而,目前医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医保管理的需求。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亟待进一步加强医院医保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参保患者对医院医保服务有更高的期许和要求。医院医保部门是参保患者接受医保服务的“窗口”,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参保人对医保服务的整体评价。同时,随着医保制度改革逐步深入,越来越多便民利民的医保政策措施需要通过定点医院医保部门的努力才能落实到参保患者身上,只有从业人员准确理解这些便民利民措施的重要性,掌握这些便民利民措施贯彻落实的要领和方法,才能给参保人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实现医院医保人才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提升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软实力来实现。胜任力模型可以为医院医保人才选拔提供科学依据,而提升软实力,特别是医保办主任的软实力,可以更好发挥医保办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后备人才库。沟通能力在胜任力考查和软实力培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对提升医保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和参保患者的更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除介绍构建胜任力模型和提升软实力的意义和做法外,着重介绍如何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构建胜任力模型为医院医保人才任用选拔提供依据

构建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也是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石,可以为医保从业人员整体能力素质提升、任用选拔、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研究并构建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意义重大。

构建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感到以智力等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麦克里兰博士应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外交人员选拔方法,提出用胜任力取代传统的智力测试。麦克里兰博士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标志着胜任能力理论的开端,为胜任力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通过组织多次胜任力培训,笔者认为阶梯型的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是最为科学合理的。该模型由8个模块组成,即政策解读能力、医保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规范服务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职业精神素养。通过这8个方面,可以评价和提升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素质。

阶梯型模型突出医保从业人员现状和职业远景规划,让医保从业人员有目的、有目标、有职业愿景,看到希望与奋斗目标,避免职业生涯渺茫和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的盲目性。如医保知识能力,医保管理不是单纯的进行费用管理,而是延伸到医疗质量、成本管理、医疗行为、宣传教育、绩效考核之中,要求医保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政策解读能力,还要具备医政管理知识、医疗相关知识、物价收费知识以及卫生管理知识。

开展胜任力培训的原因

一方面,可以为医保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打下基础。全国医保从业人员目前面临的职业生涯的困惑是缺少职称评定、岗位确定和薪酬设计。目前,国家层面尚无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既可以用于医保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测评、岗位胜任力考核、绩效管理,也可以作为选拔招聘、薪酬设计、提升留任、评先争优的依据。对于岗位招聘和新入职员工可以指导岗位选择和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医保从业人员的成长与发展,为医保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人事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备无患。

另一方面,可以为医保从业人员的科学培养和管理提供依据。医保从业人员培养工作以前缺少标准依据,所做培训内容大都是应对上级检查或地区性政策学习,没有系统、全面、可评估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系统性培训体系。通过胜任力培训学习,不但可以掌握系统知识,还可以对照模型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管理者也可对其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从而科学、有效地引导团队向胜任力目标迈进,达到胜任本职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提升软实力是医院医保人的硬功夫

引入软实力理念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种国家能力,既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威逼利诱达到目的能力。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大到国家层面的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小到企业、团队和个人。医保从业人员的软实力包括政策解读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礼仪能力等。

提升医保办主任软实力

医院医保办主任是医院医保管理者的直接责任人,是执行医保政策和制度的带头人,是医保从业人员这个团队的带头人,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在医院医保管理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提高医保办主任的胜任能力是做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医保办主任必须增强紧迫感,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增强政策解读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选人用人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具体来讲,在政治素质上,应具备相应的理论修养,政治执行力、政治敏感力、政治感悟力强,能把医保政策讲清楚,能把医保政策、制度、规范落到实处。在业务素质上,掌握医保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在组织能力上,能把办公室人员团结起来,形成核心,能带出一个能干事、干成事,上下一心,团结进取的优秀团队。在工作作风上,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量去影响从业人员,严谨细致、质量第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方法艺术上,能及时化解团队之间的各种矛盾,维护团队稳定,及时解决好团队成员在理论观点、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互相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提升医保从业人员软实力,建立后备人才库

要持续提升医保从业人员的软实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抓紧学历教育培养,大力倡导、支持、鼓励医保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学历提升继续教育。要抓好后备人才培养。后备人才要经过严格把关,坚持政治要强、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早培养、早历练、早使用的原则,重点提高政治能力、调研能力、决策能力、应急能力、抓落实能力等。

培养沟通交流能力是提升医院医保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医院医保管理服务机构与政府的医保经办机构加强有效沟通,不仅是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保制度的公平可持续。

沟通交流是一种综合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并未把沟通作为办成事、办好事的一种能力来看待,也没有把沟通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和建设,而是仅仅作为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沟通是一种综合能力。善于沟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多甚至丰富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等。其中,政治思想素质包括全局观念、群众观念、对管理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就医院医保工作者而言,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要成为一名善于沟通者,至少应具备“六有六不”。

(1)有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共同发展的大局意识,而不是仅仅站在医院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2)有对医保难以割舍的情怀,做到研究医保专心致志,服务医保赤心不改,建设医保责无旁贷,从事医保其乐无穷,而不是仅仅把医保视为一项工作或一个岗位;

(3)有为广大参保患者解难分忧的真诚服务意识,而不是仅仅将他们视为医患关系中的一方;

(4)有为公平正义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意识,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有以医疗、医保和医药为重点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以及对医改进程的把握和趋势的分析,用知识、数据、案例去沟通,而不是讲空道理;

(6)有调研报告、公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而不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

全面认识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可以增强医改全局意识,从“三医联动”视角开展沟通。“三医联动”是深化医改的重大方略,其中医疗与医保的联动非常有必要。医院在执行政策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与医保部门和经办机构进行沟通。这是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政策完善、实现医疗与医保共同发展的联动。

二是可以增强全民健康理念,筑牢沟通的共同思想基础。要使沟通成为自觉行为,首先必须解决为谁沟通、为什么要沟通的问题。建立医保制度,发展医疗事业,其目的就是促进全民健康。这个目的就是沟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作为有效沟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奋斗目标。

三是可以增强“双导向”意识,明确需要沟通的共同问题。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医院医保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都应该坚持的共同沟通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抓住那些影响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的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过度医疗与推诿病人并存的问题、医患勾结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等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难点加强沟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政策和管理措施。(ZGYB-2023.09)

原标题:新时代医院医保人才培养向何处去?

作者 | 韩全意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学习心得
不懂这些,你怎么做医院管理者!
UC头条: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在医院的角色和作用?
DRGs建设前,先了解这些!
关于医学论文范文
一文读懂,什么才叫“医院管理者的胜任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