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课堂】邓敏老师讲史记之三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中国版的白雪公主

          ——邓老师讲《史记》之三

 邓敏

     这里说的”白雪公主”并非真的公主,而是我在讲帝舜的身世时,突然想到的。白雪公主因为美貌遭继母嫉妒,三番五次置她于死地,正好舜也有与此相似的经历。

      舜虽然是黄帝第九代玄孙,颛顼第七代孙,但祖上一直是平民,所以舜出生于一个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家庭。父亲瞽叟是个瞎子,母亲不久就去世了,之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这样他就有了个继母和后来生的弟弟象。舜对他们都很恭顺,但他们对舜却非常歹毒,有点小过失,舜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而且三人还常常合谋要杀死舜。

      和《白雪公主》不同的是,白雪公主的父皇对继母害女儿一事不闻不问,而舜的父亲不但过问反而还直接参与和实施谋害自己儿子的行动。比如说,一次瞽叟,让舜爬上仓库顶去修补仓库,儿子前脚上去,他后脚就将梯子撤掉了,还在下面放起火来。好在舜用两个斗笠护住身体跳下来逃生,才免去一死。一计不成,瞽叟又让舜挖井,想活埋了自己的儿子。好在舜早有准备,先挖了逃生的暗道,当父亲和弟弟在上面往井里填土时,他已从暗道逃脱了。但瞽叟和象不知道,还在庆贺这回计谋得逞,准备瓜分舜的家产。弟弟象更是洋洋得意,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的主意,自己多聪明,舜取得尧的两个女儿和尧赐的琴应该归他,而将牛、羊和仓库分给了父母。于是,他大摇大摆住进了舜的居室,弹起了舜的琴,猛一抬头,舜回来了。这个场面多尴尬呀,象只好虚情假意地说:“我想你想得好苦闷啊!”顺也当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说:“嗯,你是个好人。”然后,仍旧恭顺他们,甚至态度更加恭谨。

      这叫什么故事?我讲到这里,学生们已觉得匪夷所思了。当我进一步告诉他们,后来舜登帝位,拜见父亲瞽叟恭敬有加,而且还封那个杀人犯的弟弟象为诸侯。听到这里,学生们都快跳起来了。老实话,我读到这里也肺都快气炸了。这叫什么道理呢?

      第一,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它在用一种夸张的不分是非的甚至近似变态的叙述方式,意在告诉人们舜的孝顺吗?因为这样的经历,舜在二十岁时就以孝而闻名了。但这样的孝经故事,只能感动古人简单的没有什么分辨率的头脑,放到现在却只会激起人们的极大反感。这不是愚孝,是什么?

      当然,无论中国民间故事,还是外国童话,好像都挺喜欢这种极端的故事叙述方式。好像不把人害得那么惨,就不足以体现和烘托她的美丽善良、他的孝顺宫颈。幸运的是,男、女主人公的命都够坚硬,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第二,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好歹《白雪公主》里的皇后,不是毁容变成个极丑的老太婆,就是受到了上天的惩罚不得善终。那故事中舜是登帝位了,可舜的恶人父母和弟弟呢?他们不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吗?怎么变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结局了呢?

      想起前面,舜巡视回来,向帝尧汇报请求将共工流放到幽陵、把灌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迁移到三危、把鲧远贬到羽山。处置这四个罪人时,不是很有杀伐决断,做的雷厉风行,大快人心吗?为什么一切法律法规放到亲人身上,就不灵了呢?是不是从远古中国开始就有两套系统,对生人实行严苛的法律制裁,而对熟人社会就是礼教这一类模糊的说辞呢?是不是法和情在是非判断面前,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两难的命题呢?

图文:邓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的故事
24、孝悌是虞舜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史记》谭
每日一典: 重华大孝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36集
尧舜禅让——贤能之人的政治交替
传统文化知识《二十四孝》——孝感动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