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兄弟被称为“双状元”,哥哥清廉节俭,官至宰相,弟弟风花雪月,妻妾成群,还被皇帝赐姻缘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话题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为大宋确立了扬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因此,宋朝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各个都文艺范儿十足,这就造就了宋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涌现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著名的文学大家,特别是在宋词方面,开创并达到了中国古汉语诗词的巅峰。

在宋仁宗时期,政通人和,经济发达,外无战事,国内一片祥和繁荣景象,这一时期是宋朝文学界最为鼎盛的时期,上面提到的几位大家都是这一时期的显赫人物,除此之外,像晏殊、范仲淹、张先、包拯、黄庭坚等等也都是出自这个时期,宋朝的“兄弟文人”也很多,比如苏家兄弟、曾家兄弟等等,还出了俗称“二宋”的宋家兄弟。

公元1024年,有一对兄弟同时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词人晏殊。会试中弟弟第一,哥哥第三,宋仁宗的嫡母刘太后垂帘执政,认为哥哥应该在弟弟名次之前,最终排名变成了哥哥第一,弟弟第十名,时人称之为“双状元”。这对兄弟就是宋庠、宋祁,俗称“二宋”,今天来聊聊他俩的故事。

宋庠两兄弟的祖先是周武王时期宋国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绅,于唐昭宗时任御史中丞,因言语不当而获罪免职,举家迁于开封府雍丘县,看这家谱也是贵族血统。真假难辨,反正从两兄弟的读书能力看,基因是不错的。


宋真宗天禧五年前后,当时的文学大家在安州任知州时,有天还是布衣年少的宋庠、宋祁兄弟来拜见他,夏竦想试试他们的才学,便让他们每人作一首落花诗。宋庠所作诗中,有”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之句,宋祁诗有“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之句,夏竦看完评价说:“咏落花却不说'落’字,宋庠是宰相之才,宋祁虽略有不及,但也一定前程似锦。

此话一语成谶,几年后两人同时进士及第。夏竦还曾经写信庆贺,其中写道“所喜者,昔年安陆已识光”。

哥哥宋痒的仕途颇为顺畅,从大理评事一路高歌猛进,到宝元年间,宋庠正式接替了范仲淹的职位,成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当朝副宰相。到了皇祐元年(1049年),以兵部侍郎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皇祐三年(1051年),又因家法不严,纵容其侄子过错,遭包拯弹劾而被罢相,出知河南府,几经迁徙,被仁宗封为莒国公,之后再无建树。

宋庠一生生活节俭,不好声色,认真履职,做事脚踏实地,绝无一丝懈怠。相比他的弟弟宋祁,可以说生活轨迹完全不同。宋祁的人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拿现在的话说是人生赢家。

宋祁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有两方面。一是他与欧阳修合作编撰《新唐书》,这部史书是以唐朝为主题的官修正史,以考据详实、文辞华美著称,名列二十四史之一。二是他个人的文学成就,是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对当时的文人来说,能够修史那是最高的荣誉,我们一般都认为《新唐书》为欧阳修所撰写,其实真正修《新唐书》的是宋祁,他写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欧阳修应该是总编撰,查缺补漏的。

按说,这修史是个苦差事,费力费神,而宋祁一修便是十数年,他将这苦差事变得香艳无比。据记载,宋祁修撰《新唐书》时,都是在宴会结束,酒足饭饱后,先吟诗作赋作画一番,然后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这时书房里已经燃上了名贵的檀香,再点燃两根巨大的蜡烛,娇妻美妾环绕身边,帮他和墨抻纸,家人都知道,宋祁要修史了。

他在书桌前坐下,绝色佳人研墨铺纸,他于是便开始专注地写作,在这样豪华的温柔乡里,奋笔疾书,好像神仙一样逍遥,觉得有些累了,就马上命人撤去书案,然后摆上美酒,唤来歌妓,开始载歌载舞地享乐了起来。


宋祁生活奢侈,爱宴饮,爱美女,在他的身上,香艳的故事也多。这可能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哥哥宋痒官高权重,自己不可能超越了,加上几次仕途上的被贬挫折,让他看到了及时行乐才是人间正道。史料记载,宋祁生性豪奢,耽于逸乐,平素尤其喜爱醇酒美人,纵情酒色。他的家中装修豪华,雕梁画栋,豢养着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姬妾和歌童舞女。宋祁常常在家中摆下酒宴,姬妾环绕,管弦丝竹余音不绝,痛饮狂欢通宵达旦,时人称之为“不晓天”。

有一年的元宵节,街上满是花灯,好不热闹,兄弟二人却都没有出门看灯,哥哥宋庠这里心无旁骛的埋头苦读,而弟弟宋祁这边却比街上更热闹,摆宴席,请歌妓,唱大戏,狂欢了一整晚。第二天,他哥哥责问他:“难道忘了当年一起贫寒苦读的日子了吗?”结果他直接怼他哥:“贫寒苦读,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不然考取功名干吗呢?”怼的他哥无言以对。


宋祁有个外号叫“红杏尚书”。这是因为他写了一首诗叫《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诗描绘了汴京早春时节桃红柳绿的美景,寄托以淡淡的年华之思,回味隽永,意境优美,其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人知。而宋祁曾当过工部尚书,因此得名“红杏尚书”。

宋祁还是个多情郎,曾因为一首词,让宋仁宗为他做媒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有一天,宋祁走在汴京街上,恰好遇见几辆马车驶过,原来是宫内的嫔妃、宫女。宋祁来不及回避,只得站在街边。却见其中一辆马车掀开了帘子,一个姑娘探出头来,对着宋祁微微一笑,轻轻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宋祁“惊讶不已”,一时也看呆了。等恍过神来,车队已经远去,丽人消失于茫茫人海。宋祁怅然若失,回家便写下这首《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栊,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诗,好几句都眼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刘郎已恨蓬山远”皆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而“车如流水马如龙”也来自李煜,整篇下来,过半直接挪用前人词句,但他将前人写的诗词无声地化入自己的作品,那么的自然,原来的诗句意境也有了新的定义,确实是串烧诗的高手。

这首《鹧鸪天》新词一出,很快在京师传唱开去,不久就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于是派人调查,查得写的是一位宫女,于是仁宗便成人之美,召见宋祁觐见,当即把那个宫女许配给了宋祁。

宋祁天天过着挥金如土、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结果被以清廉正直闻名的包拯盯上了。1059年,宋祁在三司使任上期间,包拯终于出手了,正式向宋仁宗上书弹劾宋祁,要求彻查他的家庭财产与经手政务。因为三司使这个官职,相当于宋朝财政大臣,一手掌握大宋财权,是个很有油水的肥差。但宋仁宗颇有惜才之心,有意保护宋祁,把他调离三司使,降为郑州知州,把事情压了下来,宋祁得以逃过包拯的彻查。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三月,宋祁因病去世,临终前自己撰写了墓志铭,并亲自撰就一篇“遗戒”,教儿子们照他的话去做。遗戒”中,宋祁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三日殓,三日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叫儿子们丧事从简,不要被当时风俗所左右,也不必按当时习俗请阴阳地理先生看风水。并且告诫自己的儿子,下葬用一口简陋的棺木,只要能保遗体一段时间即可。

他不准子孙编纂整理自己的文章,不准后代请封谥号。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文章水平一般,为官也并不出众。

从这份“遗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宋祁教儿子不要追逐名利,不要随世俗行事,要移风易俗,崇尚节俭。看似和他的人生经历矛盾的“遗戒”,在我看来恰恰体现出他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活着时不仅要严谨做事,也要有风花雪月的快乐时光,死后就是一掊黄土,毫无意义。流年如箭,时光无悔,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状元宰相”、“红杏尚书”:北宋“双状元”宋家兄弟
他考了第一,皇后:他怎可当状元?他因此成第十,后却得皇帝赐婚
诗人段子|宋祁怼哥哥:发奋读书不就是为了享乐么?
他是憋屈进士,也是风流尚书:被夺走状元功名,却抢了皇帝女人
兄弟见大臣时各写首诗,都无一花字却句句写花,大臣:兄必中状元
在宋朝的科举中,这对兄弟比苏轼、苏辙兄弟更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