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甘肃手机报9.4
9月1日起,全国多地大学、中小学、幼儿园迎来秋季开学。从义务教育新课标到新的“第一课”,新的学期如期开启。
《甘肃手机报*周末版》
2022年9月4日
农历壬寅年八月初九
星期日
〓本期导读〓
>>准备好了!各地做足“功课”迎开学
>>多地迎来秋季开学 新课标启用
>>劳动课写入新学期课表 教什么?
>>入学礼流行:这种仪式感有必要吗?
>>学会这几招 帮孩子应对“开学综合征”
>>新生家长也要抗焦虑 这份指南请收好
【迈入新学期 别样“第一课”】
新学期,新起点。9月1日,全国多地中小学校迎来开学,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们在开学第一天就收获满满正能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动力和方向,引导孩子们在思考和感悟中迈入新学期。
当天,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该校“苗苗宣讲团”的孩子向全校师生朗诵了他们新创作的诗歌。“孩子们很早就有自编诗歌的想法。暑假里,他们参观了许多抗战纪念地,受先烈故事感召,完成了诗作。”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副校长陆丽君说。
当天上午,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94岁的“一等功臣”、退役老兵陈学成,给学生们讲述他参加过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革命故事。“听了陈爷爷的讲述,我真正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学生金慧翔说。
“山城的山,是逢山开路;山城的城,是众志成城。”黄水小学二年级(3)班的教室里,班主任老师马一梦正在播放纪录片《八小时》,把重庆山火扑救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重庆山火扑救融入'开学第一课’,希望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孩子们感悟这种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黄水小学校长黄浩说。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今年是红军入川90周年,四川省巴中市中坝小学把“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唱红歌、知识竞答……学生在革命历史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中,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浩瀚宇宙,是许多孩子的梦想。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不少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搬进航空航天科普体验中心,让孩子们在模拟飞行驾驶、太空环体能训练等互动体验中感受航空航天的奇妙奥秘,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副校长于英姿说,“开学第一课”就是要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传递给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扣好第一粒扣子”。
【准备好了!各地做足“功课”迎开学】
开学前夕,各地中小学校全力以赴做好准备。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学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围绕“双减”要求做好新学期课程准备。同时,学校和家长指导学生做好各项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紧绷疫情防控“安全弦”
8月31日,四川省芦山中学新生入学报到,校门口区域被划分为多个通道,留观室、红外线测温系统、一米线已安装到位。学生测体温、查验健康码、核酸报告……全部做完后,学生依次进校。芦山中学副校长程洁说,学校已备足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制定了学生分批分期错峰返校等方案,为学生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临近开学,各地中小学校重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更加细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始终紧绷疫情防控“安全弦”。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将学生的姓名、照片、离线“随申码”制成胸卡,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年级。胸卡由学生随身携带,还可用于在校期间的核酸采样。经历了疫情考验,上海各学校更加重视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备课“充电”忙
各学校充分结合“双减”要求,组织教师在暑假“充电”,进行备课、教研,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暑假期间,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的老师参加了新高考、新课程等活动,并围绕“双减”要求进行了高效课堂教研。校长庹庆明说,在老师辅导下,住校生在第三节晚自习前可以完成当天全部作业,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山东省青岛定陶路小学围绕“双减”要求,充分挖掘排球特色的育人优势,将排球文化建设与“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共迎新学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各地深入开展家校共育,指导家长和学生迎接新学期。
每年新学期,青岛市即墨区华山路小学的新生都会收到一封特殊的入学通知书,里面写有五年级学生送给他们的一封信。校长马瑞霞说,以孩子的视角来写信,可以让新生更好更快地认识和适应新环境,做好新学期的各种准备。
在山东省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班主任老师在做好开学前常规工作的同时,还向家长们推送当地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收心指南”。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校长张淑红说,学校在放假前和开学前始终坚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和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督促家长指导孩子做好开学各项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南湖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跳绳。
【多地迎来秋季开学 新课标启用】
今年秋季学期,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各中小学正式启用。新课标的一大变化是对各科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保持在10%到11%,大于英语和理化生、科学课时比例。新课标下,体育课将进一步受到各方的重视,2022年版课标中特别提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课程内容。不难想见,除了时间上的保证,体育课的“新玩法”也将催生其新的吸引力。
新课标还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教学在不少中小学已有探索,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从语文课文《赵州桥》中的数学、地理知识,到手工设计课堂上的物理、美学启发,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颇具意义。
新学期,新课标,“新”的背后,是素质教育的倾力铺展。
9月1日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讲述奋斗的艰辛与美好。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育种的院士;从荒原上的三代造林人,到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科考队;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这些领域的关键性人物作为“奋斗者”现身说法,将在新学期之初带领学子们体悟当下的时代图景: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懈拼搏的时代。
《开学第一课》中,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带领全国中小学生“云”参观了问天实验舱并展示长势喜人的水稻和生菜;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和同学分享了她从太空回到地球生活的趣事。刘洋还寄语莘莘学子:“希望你们能心中有爱、志存高远,活成一道光,既照亮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世界、温暖他人。”

嘉兴市新丰镇中心小学学生在校园农场挖番薯。
【劳动课写入新学期课表 教什么?】
今年秋季开学,“劳动课”可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已经写入了不少学校的新课表,一些中小学还在“开学第一课”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
◆开学第一课从种菜、收割、做饭开始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湖州市多所中小学把清洁卫生、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及基础的劳动技能。
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新学期开始,不少中小学的开学课表中“劳动课”正式入列,一些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搬到农田里。
开学第一天,贵州余庆县大乌江镇凉风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稻田里。当地农户为同学讲解示范割稻谷、打谷子的步骤和技巧。同学们通过收割稻谷、打谷子、拾稻穗等实践,了解农民种粮的艰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8月30日,福建漳州则把部队野炊技能搬进校园进行“开学第一课”,让退役军人教同学挖灶埋土、淘米煮饭、洗菜配菜、生火点灶等技能。
◆新学期有劳动课,还有劳动周、劳动月
劳动课教什么,怎么上?开学前夕,一些地区就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月初,广西南宁市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另外,每年3月为南宁市中小(职业)学劳动教育活动月。
劳动课成了必修课,课堂不能只限于传统的教室。从各地的探索观察,不少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小型菜地、稻田,有学校开设了烹饪教室等,还在教学楼楼顶开辟了“空中菜园”。新学期,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校园多了一块200平方米左右的农耕园。园内有果树,种上了大豆,并设计了印有各种瓜果蔬菜图片的铭牌。除了农耕园,学校还特别开辟出4间劳动教室,包括木工教室、烹饪教室等,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工具。此外,不少学校还在校外选定劳动基地。
◆一些地区列出家庭劳动清单
关于劳动课,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回忆,新的劳动课学点啥?依照劳动课程标准,课程安排随学段晋升难度逐渐增加。比如,一二年级能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饺子,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等。
一些地区列出了更详细的劳动技能清单。8月25日,浙江杭州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详细列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家庭劳动明细。例如饮食方面,小学一二年级要学会刨水果皮、剥虾壳等;三四年级会包馄饨、水饺;五六年级会简单烘焙,以及烹制一荤一素一汤或两道当地传统菜肴等。
“劳动课程新标准强调实践性,要通过学生亲自去参与、体验。不是去学,而是要上手去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落实劳动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劳动课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包括生产劳动、生活劳动、为他人服务等;落实劳动课程则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劳动主要价值是一个人正常成长,通过劳动教育使人获得正确的劳动观,中小学生劳动课教育要准确定义劳动的价值。

安徽省淮北市黎苑路小学的老师在“开笔礼”仪式上为学生点朱砂。
【入学礼流行:这种仪式感有必要吗?】
随着开学季来临,社交平台流行起一种特别的仪式感--家长为升入小学的孩子办一年级入学仪式。仪式有多项议程,如家庭成员送礼物、送寄语等。礼物也有各自寓意,如敲盆代表“一鼓作气”,大葱代表“聪明伶俐”,橘子代表“大吉大利”等。
◆入学为啥要有仪式?
过去,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入学礼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开智等环节。如今,很多中小学效仿古人,举办传统入学礼,意在通过仪式,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知书明理,尊重师长,也寓意着开启新的征程。不过,这种入学礼通常是集体的仪式,类似于开学典礼。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注重从家庭的角度,单独为孩子办入学仪式。
为啥办入学仪式,只是为了热闹吗?有网友认为,孩子步入小学是人生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小学是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阶段,学习内容也都是日后学习的基础,这都是很重要和关键的。因此,在上小学前准备仪式,想让孩子知道这个阶段与幼儿园、学前班是完全不一样的,让孩子感受到变化,并知道父母会陪伴他接下来的小学时光。
◆这种仪式感有必要吗?
入学的仪式感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有网友认为没有必要,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对此,专家认为,仪式感是一种教育艺术,孩子是需要仪式感的。当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是由“以玩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向“以学为主”的儿童少年生活。在这个重大转变面前,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在心理上重视,产生一种光荣感,对孩子成长是有益的。当然,这种仪式感需要注意导向性,就是“什么样是一个好的小学生”,如有礼貌、爱学习、肯探索,就是好学生,不要强化当学霸,功利化的导向对孩子是不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转折性的重要契机是可以有仪式感的,例如加入少先队、升学、过生日等等,家长可及时对孩子加以鼓励与引导。

兰州一中高三学生迎来开学日。
【学会这几招 帮孩子轻松应对“开学综合征”】
开学的号角已经吹响,学生们再次回到校园,是什么样的心情?要小心孩子在开学后出现的一系列身心症状,也就是“开学综合征”。“开学综合征”指从长期假期状态转入开学状态时,导致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它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伴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开学综合征”?
>后疫情时代的潜在影响
新冠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全民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仍在持续,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的大中小学生。对疫情的担忧、恐惧、焦虑等都在孩子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学习适应的困难所致
假期的生活是散漫的、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步入学校后,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节奏,孩子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不同的孩子适应能力和时间也有所不同,一部分孩子会出现适应困难。
>对电子产品依赖产生的“戒断反应”
很多孩子一旦放假,就会疯狂地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玩游戏、看剧、看小说、交友聊天等。历经两个月的放纵后,重新回到学校,脱离电子产品,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持续的外部刺激而感到无趣,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即将面对的升学压力
特殊阶段的压力所致每个阶段都会面临各自的压力,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小学生会面临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压力,大学生则会面临升学或找工作的压力。在这些阶段,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焦虑等反应。
◆如何应对“开学综合征”?
引导孩子积极调整生物钟:遵从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这样会更快地帮助孩子进入上学的作息。
跟孩子一起“回顾假期、计划新学期”: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及时查缺补漏,分享收获和遗憾,并及时总结经验。同时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为新的学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和同学: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见闻和假期“新鲜事”,相互表达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也可以把自己面临的问题、压力与朋友交流。他人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及时走出“情绪陷阱”。积极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孩子的学习及生活的积极支持。
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一些学校通常会在正式开学前,开展心理调查、家长会等工作,家长应积极参与,家校联手共同帮助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与孩子一起购置新学期的学习必需品,用仪式感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投入新学期的自觉性。
保持自身良好情绪:很多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孩子还没有急,自己先急了,可能引发冲突。所以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
【新生家长也要抗焦虑 这份指南请收好】
开学季,家长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里的“四脚吞金兽”终于归笼,但更多的是担心、牵挂:幼儿园、一年级新生家长操心孩子在新环境里受委屈,惹麻烦;大学新生家长忙着准备行李……家长集体性“分离焦虑”,精神高度紧张。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甘肃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张莉给家长支招。
为何家长比孩子更容易有分离焦虑?张莉说,孩子上幼儿园、上大学、工作、结婚,都可能是分离的节点。面对这些场景,有的父母会感到一系列的失落、茫然和沮丧,看到孩子高兴地离开自己,或在外面独立,会担心孩子是不是不需要自己了;看到孩子不高兴,就担心孩子适应不了环境;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离开变得失去生活重心,整天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会滋生出抑郁的情感。
相比于以强制性的控制代替孩子成长,家长更需要学会“授之以渔”。以自己面对问题的态度,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冲突,通过有效的思考和平衡的情感,创造一个有弹性的亲子空间。培养与孩子之间独立自由的边界意识、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与孩子保持同步的发展。试着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多和孩子交流,做好准备工作,让孩子和父母彼此促进,而不是彼此担心。做到这些,开学也将不再焦虑。
本期文字来源:兰州晨报、兰州晚报

浏览106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小学时代的劳动课
【洞庭作家】李细田 “劳动课”应成为必修课
中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新学期上好劳动课,要厘清“劳动”的几种误解|九派时评
劳动课形同虚设需要“综合处方”——中国青年网 触屏版
开学仪式感要有“教育味” | 人民微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