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68-69
欢迎**一路健康APP
注册就有伤寒研究音频版**听!

分享的是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及疾病的本质,同时做到中西医汇通


二:蓄血

桃核承气汤

68.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太阳腑病,病邪通过膀胱经入腑,膀胱指的是少腹这个区域,位于脐与骨盆之间又称小腹

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如狂,好像发狂一样,比抵挡汤里面的发狂,程度弱一些。一些精神疾病,会有一些淤血,如果淤血从体内排出,如狂的症状就会好。下血可以表现为尿血,便血。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如果还有表证,是不能用攻下的方法去淤血。先解表,再攻下。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表证没有了,小腹依旧挛急而硬(肌紧张),可以用桃核承气汤攻下。也可以加泽兰、益母草、蒲黄等---活血利水

桃核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的区别?明明是太阳在腑,为什么会用阳明在腑的方法来治疗?

桃核承气汤是用桂枝开太阳经气,用(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通腑祛淤血,为什么太阳腑证要去通阳明腑气呢,因为大黄导湿热直下大肠,不使其再入膀胱。治疗淋证的八正散也用大黄,如果有小便不利兼有便秘,首先通大便,湿热之气就不会到膀胱里面,这个是中医的一个基本治疗方法。所以也叫承气汤系列,治疗太阳在腑的桃核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化瘀药(桃核)+太阳气冲(桂枝)=桃核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小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调胃承气汤:大黄 芒硝  甘草

桃核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桂枝 桃仁

淤血从哪里来的?

一方面体质,是气滞血瘀的人就有淤血体质,另一方面,如果发热出汗,容易导致淤血,因为血内水分蒸发,血液聚集导致淤血。这就是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补充;

清代名医吴塘在《温病条辨》 下焦篇第 21 条中明确指出“少腹坚满, 小便自利, 夜热昼凉, 大便闭, 脉沉实者, 蓄血也。 桃核承气汤主之; 甚则抵当汤。

蓄血证的特点:1.小便自利  2.少腹坚满

淤血证的特点:1.夜热昼凉

大便闭,脉沉实-----需要用大黄、芒硝等药去下。脉沉实患者,首先考虑大便是否通畅,在大便畅通的情况下,其次考虑是否有肿瘤压迫脉道。用吴老师的阳明叩诊法,如果有固定的浊音,肌紧张,大便通畅,很有可能是肿瘤。

服用桃核承气汤来活血化瘀的一个原则:

1.当微利,就是保持大便通畅,轻微有些腹泻,不能够大下,大下则淤血不去。

《伤寒论》与《温病条辫》的桃核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温病条辫》当归、芍药丹皮来凉血活血来替代桂枝甘草温通经脉。因为他们处的时代与患者不一样,一个是伤寒发病,需要温通经脉,一个是温热邪气发病,需要凉血活血。


69.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不解,如果下,可以把在表的病邪带入到里面。这里说的是太阳中风,用桂枝汤。

这个条辩还提到一个治病的顺序,如果有太阳病合并里证,是先治外还是先治里?

比如:太阳病的大便不通,就不能下,如果下,容易邪气内陷,出现半夏泻心汤证。

太阳病的便秘,不见阳明病,可以用桂枝汤,桂枝汤里面的芍药是通便滑肠的药,桂枝可以促进蠕动,所以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阳中风的便秘。

小结:

感冒期间,大便不通,可以考虑用桂枝汤,如果严重,可以桂枝汤加芍药,如果大实痛可以桂枝汤加大黄。

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阴病的便秘也是用桂枝汤加芍药。

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胃气弱的人,用芍药和大黄要减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45)
卷二118,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中篇
伤寒论解读(连载三十二)
67.桃核承气汤
106.桃核承气汤(2)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3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