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吃螃蟹吗?当心!螃蟹处理不当,也会“闹出人命”!

中秋一到,蟹味儿就浓了。

梭子蟹、大闸蟹陆续上市,饕客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葱姜爆炒,隔水清蒸,咸蛋黄焗蟹……先别急着动手,这些美味在食材处理环节中,其实暗藏风险。


不少人容易被鱼虾蟹的鳞刺划伤皮肤,甚至刺伤,很多人可能会一笑置之,殊不知,致命危机就在其中。

第一个故事


A先生周末在家中下厨时,杀鱼时不慎被鱼刺刺伤了手指,伤口仅仅只有毫米大小,当时手指仅感觉刺痛,并无皮肤红肿、水泡等不适,因此全家人都并未在意。

然而,当晚22:00左右,A先生的手指疼痛逐渐加重,次日清晨7:00左右,左手及左前臂出现红肿,并遍布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泡。

A先生被家人送往医院,但就在等候就诊的时候,病情突然加重,继而昏迷。最终,原本患有慢性肝炎的A先生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进行了截肢手术。

第二个故事


B先生患有酒精性肝病,在吃了两只螃蟹后出现小腿红肿。B先生开始同样没有重视,甚至以为是自己无意之间碰撞了小腿。 

但是,第二日,病情继续恶化:整条腿都出现了红肿。家属将B送进医院后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虽然经过积极抢救,但依旧抢救无效身亡。

01

创伤弧菌为何如此致命?

简单检索下,近年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创伤弧菌感染案例,不在少数。这种轻则让人截肢,重则使人殒命的致命菌究竟是何方妖孽?

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嗜温、嗜碱、嗜盐型革兰氏阴性菌,它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并列为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之一。

1970年ROLAND第一次报道由创伤弧菌感染案例,1976年首次分离鉴定该病原体。

1979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

人一旦感染该菌后,往往起病骤、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正确抢救,70%以上的患者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感染创伤弧菌后,患者常常出现以下三种症状:

A、胃肠炎



创伤弧菌感染只引起相对温和的胃肠炎症状,此种情况较少见,且无死亡病例报道。若未采用抗生素进行对应治疗,腹泻的症状仍会延续。有限的资料表明:感染途径多与生食牡蛎等海水产品有关。

B、脓毒血症



在发生脓毒血症的病例中,病情进展迅速,常可合并腿部及组织筋膜炎,需立即进行外科清创减压术甚至截肢手术,以防止病情恶化及死亡。

C、伤口感染



创伤弧菌能够通过身体伤口暴露的部位侵入机体,尽管这些伤口多数时候并不明显,感染潜伏期为3小时-12天,多数病例在24小时内即可出现症状,感染初期会先在伤口位置红斑、水肿等情况,局部组织坏死后则会进一步感染深层的组织,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

这种潜在的持续性急性蜂窝组织炎可能延伸到骨骼的肌肉,导致更广泛的损伤,严重时,医生不得不选择截肢以保全患者性命。

02

创伤弧菌如此危险,就不能吃海鲜了?

从感染途径来看,人们可能会通过两种途径接触并感染创伤弧菌:

  • 一是伤口接触了创伤弧菌;

  • 二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尤其是生吃牡蛎等海鲜)。

上文中两位患者,就分别是通过这两种途径感染的。

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其实没必要太过担心,因为创伤弧菌,也会挑人“下手”。

虽然创伤弧菌的分布及污染率较高,但发病率很低,健康人群的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2000-2003年的创伤弧菌感染病例报告中表明:94%的患者具有一种或几种潜在疾病及风险因素与感染发生有关,酗酒、血清铁浓度升高、肝功能损害等因素有利于创伤弧菌的生长及繁殖。

此外,因女性雌激素对创伤弧菌毒素具备一定免疫作用,发病人群中男性>女性。

创伤弧菌的高危人群包括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淋巴瘤等。

03

如何预防、应对创伤弧菌感染?

由于创伤弧菌在环境及海产品中污染率较高,从事海鲜类产品销售、转运、制作等密切接触类从业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对于食客来说,如果有长期酗酒、肝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人群,应避免生食海鲜。

创伤弧菌常见于贝类和毛蚶中,国内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北京、舟山两地创伤弧菌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15.7%和25.56%,分类产品中以贝类(23.4%)及毛蚶(41.77%)最高,不同水产品创伤弧菌检出情况见下表:

注:MPN(Most ProbableNumber)最大可能数

如果喜欢食用海鲜水产,可以尽量减少这类食物的食用。

在食材处理环节,如果皮肤有伤口或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海水或海鲜产品;清理毛蚶、贝类、鱼、虾等海产品时,建议佩戴手套。

最后,如有高危创伤弧菌接触史后,身体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向医生提供病史信息,以便帮助医生对本病的诊断,便于后续的尽早治疗及改善预后。

总而言之,吃海鲜要煮熟,清洗海鲜要带手套,皮肤有破损不要接触海鲜海水,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肝病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

参考文献

潘军航.浙江沿海创伤弧菌的分布特征及其种群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5.

公众号检验医学《小伙被鱼刺划伤无奈截肢保命,这种细菌不仅常见还致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被虾扎手竟需截肢保命?创伤弧菌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吃螃蟹引发大抢救!医生:所有海鲜都有风险!
【微言新识】海洋无声杀手,有伤就别去海里游泳了
被虾刺伤何以致命?专家提醒海边游玩警惕创伤弧菌
壮汉抓蟹被夹了一下,就全身发抖,双手红肿,差点没命!
被螃蟹夹伤,截肢也没能保住命!藏在海鲜上的食肉菌到底有多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