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子庙有三大“主角”,史上遭遇三次大的破坏(漫说夫子庙2)
 
 

夫子庙有三大“主角”:学宫、孔庙、贡院,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乔峰、虚竹。


其他如瞻园、李香君故居、王谢古居等,相当于慕容复、王语嫣、鸠摩智等,都是轮廓鲜明的配角,但远不如主角的光芒万丈;那些卖杂货的,都是群众演员,沾主角的光,混口饭吃的。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喧宾夺主,在主角面前蹦来跳去、吵吵闹闹,让游客们头晕目眩,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中失去了方向。


拂去世俗的风尘,拨开拥挤的人群,你会看到庄严的大门,轻轻推开,沿着千年的古道穿越、遨游,眼前站立的圣人如高山巍峨,身边闪过的才子如玉树临风;远方飘动的佳人如筝声悠扬,教诲如春风化雨,细语如流水潺潺,这才是夫子庙最真实的漫长画卷,波澜壮阔、绚丽多姿。


主角中,最年长的是学宫。


337年,东晋的丞相王导向成帝司马衍提议: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啊。


王导说:朝廷不仅要到民间去挖掘人才,还要有自我造血的功能,主动培养人才。


王导为东晋开创江南半壁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已是三朝元老,一言九鼎。在这个“大伽”的力主下,东晋成立“太学”,地点摆在了秦淮河的南岸,这就是“学宫”。




作为国立大学,全国就这一所。当时贵族和平民之间如同天堑,无法逾越。见面前要看出身,一张口就是“我爸是谁谁谁”。所以能到学宫来读书的人,都是有背景的,一般是中央领导家的儿子;能到学校教书的也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


大约在一千年以后,到了1034年,北宋仁宗时期,政府把学宫移到了秦淮河的北边,因为科举考试制度已全面推行,读书的人更多了。政府除了扩大规模外,还做了一项重大的变革:建庙。


朝廷想:这些读书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不能让高级干部蜕变成贪官,要对得起养育他的人民、对得起培养他的政府。


于是在学宫的前面建了一座庙,专门祭奉孔子。


也就说学子们踏进校门之前,要先拜孔子。因为教材讲的都是儒学,所以要先拜祖师爷,同时希望他们永远以圣人为榜样,做胸怀天下、道德高尚的人。




因为孔子后来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又称“孔庙”、“文庙”,又因孔子俗称孔夫子,所以更大众化的称呼为“夫子庙”。


又过了130多年,到了南宋孝宗年间,在孔庙、学宫的东边新建了“贡院”。十年寒窗的学子们要想毕业,就要成功地跨过这一关。


开始作为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只是巴掌大的地方。到了明初,江南的乡试和全国性的会试都在南京举行,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后来虽然迁都北京,但南方的考生极多,这里“考场老大”的地位从未被撼动。


这就是三大主角的由来,大家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夫子庙”。


王朝兴衰更替、世事风云变幻,夫子庙也尝尽了人间的苦难悲痛,其中有三次受伤最严重,几乎被夷为平地:1、宋朝时金兀术南下;2、清朝时太平天国攻入南京;3、日本侵略军屠城。




但不论多少次被击倒,夫子庙都会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只要国家稍稍安定,政府最先牵挂的就是夫子庙,因为这样才能稳定人心,团结天下的知识分子。


现在夫子庙的格局,是从1984年开始逐步修复建成的。


夫子庙,并不是南京的专利,全国曾经有2000多个“孪生兄弟”。


就在南京,朝天宫也曾有夫子庙,以前六合、江浦、溧水等有学宫的地方,都有夫子庙。


六合的夫子庙更牛,唐代时就呱呱落地了,仅仅晚于山东曲阜的孔庙、江西萍乡的孔庙,全国排“老三”,完全可以傲视秦淮河边的孔庙。可惜位置有点偏,风头被小弟弟抢走了。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受的破坏也极少,如今的六合孔庙还是清朝同治时的文物,称雄苏北。秦淮河边的夫子庙重建时也到这里来虚心取经,只是在模仿中成功超越,而且名震天下,和北京孔庙、曲阜孔庙、吉林文庙并驾齐驱,合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如果论三大主角,孔庙名气最响,那么孔庙包括哪些景观呢?先从一堵墙说起。

 

明起休息,下周一晚恢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合文庙,地位高于南京夫子庙,如今却门前冷落车马稀
【孔庙】南京夫子庙:源溯太学,秦淮伴艳(上)
南京的“夫子庙”是来纪念谁的?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92: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四大文庙之一
夫子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