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春秋】之二百四十九:夏盟于鄫,秋而背之

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猴年(庚申年)。这一年,宋国在为自己“小霸王”的名誉和地位,劳民伤财,孜孜以求,年初入侵郑国,秋季包围送曹国,俨然地方一霸,宋景公之仁,不过尔尔。晋国继续打击近邻卫国,这既是对齐国背叛晋国的讨伐,也是想在卫国扶植自己的势力;被晋国抛弃的曹国还有,曹伯阳在大夫公孙彊的蛊惑下做起了称霸诸侯之美梦,于是背叛晋国,干预宋国,换来的是宋国连年的军事打击,而晋国只作壁上观。宋、曹两个邻国,都做起了“霸王梦”,这一方天地的老百姓就不得安宁了。同样,号称“仁义之邦”的鲁国,在季康子的实际控制下,讨伐并灭亡邾国,给吴国北进中原提供口实,也搅得天下不得安宁。邾国大夫茅夷鸿带了五匹帛四张熟牛皮自己去请求吴国救援时说,鲁国“夏盟于鄫,秋而背之”,意思是,鲁国这个国家不讲诚信,出尔反尔,夏天与吴国会盟,秋天就背弃了盟约。这个世界总是在变,变是不变的规律,但总有些东西承载天道,诚信不变,仁德不变,如大地之巍在不动,变与不变,辩证统一。如果都以变为借口,抛弃人类努力追求的仁善、诚信等精神品质,那么,这个世界便是人间炼狱。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夏,公会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孔子老先生用51字记载今年5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公会吴于鄫,这是吴国北进中原的实质步骤。

           (一)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鲁哀公七年,春季,宋国大夫皇瑷帅师入侵郑国。

        《春秋左氏传》说,宋军入侵郑国这是因为郑国背叛晋国的缘故,这只是表现现象。鲁定公八年,即公元前502年冬,郑国就已经背叛晋国,宋景公那时侯就是宋国国君了,如果宋景公真心为晋出力,当时就应该讨伐叛变的郑国。十五年后再以此理由讨伐郑国,有点牵强。综观此时的中原,诸侯国已无盟主,互相侵伐日甚,公元前495年就有郑国罕达(子姚)帅师伐宋,败宋师于老丘。现在,晋国的内乱逐渐刚刚平息,齐景公又猝死以及景公死后的田氏作乱,令齐国自顾不暇。在这种“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宋景公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成为区域“小霸王”,于是宋国从周边小国开始蚕食,数伐曹国、灭亡小邾国,现在又入侵郑国,这才是宋国侵郑的真正原因。

            (二)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鲁哀公七年,春季,晋国大夫魏曼多帅师入侵卫国。

        齐景公又猝死,田氏作乱,齐景公经营多年的“齐国集团”面临瓦解,而此时的卫国还不顺服卫国,于是晋国的赵鞅派大夫魏曼多入卫国。晋国已经千疮百孔,但仍然不忘记做盟主时的荣耀,以衰败之体求无尚荣光,何其艰难啊!

 

          (三)

          “夏,公会吴于鄫。”

        鲁哀公七年,夏季,鲁哀公在鄫地与吴王夫差举行正式会晤。

         去年,“叔还会吴于柤”(详见【闲话春秋】之二百四十九),今年,规格升级,鲁哀公出面。明天,吴国讨伐鲁国。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吴国想称霸中原,得寸进尺;鲁国想自求多福,苦苦支撑。

        鲁哀公和吴王夫差在鄫地(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会见,吴国前来要求取牛、羊、猪一百头为享宴品。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子服何)回答说:“先王没有过这样的事。”吴国人说:“宋国享我们以牛羊猪各一百头(当时吴国经过宋国时得“百牢”),鲁国不能落在宋国之后。而且鲁国享宴晋国大夫超过各十头(公元前521年,鲁国以“十一牢”之礼给予士鞅即范献子),给吴王各一百头,不也是可以的吗?”子服景伯说:“晋国的范鞅贪婪而抛弃礼仪(不说自己为求取好处谄媚示人,却说别人贪婪无礼,鲁国的认知也不过如此!),用大国的势力来迫使敝邑恐惧,所以敝邑享他以牛羊猪各十一头。君王如果用礼仪来命令诸侯,那么就有一定的数字(据说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如果也抛弃礼仪,那么就太过分了。周朝统一天下,制定礼仪,上等的物品数字不过十二,因为这是上天的大数(古人以为天空唯十二次,故制礼以十二为极数)。现在抛弃周礼,而说一定要太牢一百,也只好听从执事的命令。”吴国人不听,子服景伯说:“吴国快要灭亡了,抛弃上天而违背根本(违周为背本)。如果不给,一定要加害于我们。”于是就照数给了他们。

        吴国太宰嚭(pǐ,伯嚭)召见鲁国上卿季康子(季孙肥),康子让子贡去辞谢。太宰嚭说:“国君走了那么远的路程,而大夫不出门,这是什么礼仪?”子贡回答说:“岂敢把这作为礼仪,只是由于害怕大国(畏大国,不敢虚国尽行)。大国不用礼仪来命令诸侯,如果不用礼仪,其后果小国就不能估计了。寡君即已奉命前来,他的老臣岂敢丢下国家?太伯(吴泰伯)穿着玄端的衣服戴着委貌的帽子来推行周礼,仲雍继承他,把头发剪断,身上刺上花纹,作为裸体的装饰,难道合于礼吗?因为有原因所以才这样做的。”大伯(太伯),周大王的长子。仲雍,大伯之弟。大伯、仲雍避让其弟季历,都逃到荆蛮之地,于是有了民众。大伯死后,没有儿子。弟弟仲雍嗣立,不能行礼教化民众,所以效法吴地风俗。这里是说都是权时制宜以避灾害,不能把权宜之计称为礼。

        从鄫地回来,季康子认为吴国没有能力做出什么事来的。判断依据是吴国背弃礼仪,所以不能称霸诸侯。

          (四)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鲁哀公七年,秋季,鲁哀公讨伐邾国。八月十一日,攻入邾国,把邾国国君邾隐公益抓到鲁国。

        季康子(季孙肥)想要攻打邾国(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就设享礼招待大夫们来一起商量。子服景伯(子服何)说:“小国用来事奉大国(吴也)的,是信;大国用来保护小国的,是仁。违背大国,这是不信,攻打小国,这是不仁。百姓由城邑来保护,城邑由德行来保护。丢掉了信和仁两种德行,就危险了,还能保护什么?”仲孙何忌(孟孙)说:“各位以为怎么样?哪一种意见好我就采纳。”古代也有一言堂,季孙氏一定调子,即使子服景伯贤能,说话在理,其他人也集体噤声,所以孟孙才指着问大夫,希望大夫们赞同景伯的话,他好借此支持,打破季孙氏无言的控制。大夫们回答说:“大禹在涂山(传说中的塗山有五处:一在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一在渝州,今重庆市,一在濠州,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南部涂山风景区,,一在当涂,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一即三塗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是哪一个,各有说法,读者自识)会合诸侯,拿着玉帛的有一万个国家(诸侯执玉,附庸执帛)。现在还存在的,没有几十个了,就是因为大国不养育小国,小国不事奉大国(指诸侯相伐,古来以然)。明知必有危险,为什么不说(大夫们的以此来回答孟孙的指问,是阿附于季孙氏。意思很明确,如果知道讨伐邾有危险,自然应当说话,现在不说话,当然是因为没有危险)?鲁国的德行和邾国一样,而要用大兵来施加压力,行吗?”不欢而散。这里看出季孙、孟孙两位卿大夫的意见不同,大夫中佞直也不同,所以就草草结束了飨宴。

        秋季,鲁国攻打邾国,到达范门,还能听到乐钟的声音。大夫劝谏,邾子(邾隐公)不听。邾国大夫茅成子(茅夷鸿)请求向吴国报告,邾子不答应,说:“鲁国敲打梆子的声音,在邾国可以听到,吴国相距二千里,没有三个月到不了,哪里能管得了我们?而且国内的力量难道就不足够?”茅成子领着茅地人叛变了,鲁国的军队就攻进了邾国国都,住在邾子的宫内,各军白天抢劫。邾国的军队在绎山(邹峄山,今山东省经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1公里)守卫。鲁军在夜里抢劫,带了邾子益回来(昼夜劫掠,这说明季康子治军无方),把他奉献于亳社(以其亡国与殷同),囚禁在负瑕(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新兖镇古城村),负瑕因此而有了绎山人。

        邾国大夫茅夷鸿带了五匹帛四张熟牛皮自己去请求吴国救援,说:“鲁国以为晋国衰弱而吴国遥远,倚仗着他们人多,而背弃了和君王订立的盟约(夏季鄫之会必有不伐邾之盟),看不起君王的执事,来欺凌我们小国。邾国不敢自己爱惜,惧怕的是君王的威信不能建立。君王的威信不能建立,这是小国所担心的。如果夏天在鄫衍(即鄫)结盟,秋天就背弃它,鲁国得到了所求而没有阻力,四方的诸侯还用什么来事奉君王?而且鲁国拥有战车八百辆是君王的对手,邾国战车六百辆却是君王的部属。把部属去送给对手,请君考虑一下!”吴王听从了茅夷鸿的话。明年,吴国讨伐鲁国。 

          (五)

          “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鲁哀公七年,秋季,宋国军队包围了曹国国者。冬季,郑国大夫驷弘帅师救援曹国。

        宋国人包围曹国,郑国的桓子思(国参,谥桓)说:“宋国人如果据有曹国,这是郑国的忧患,不能不救。”郑军救援曹国,入侵宋国,既是郑国从自身安全战略考虑的行动,也是对春季宋国入侵郑国的报复。

        《春秋左氏传》讲了个挺神的故事:当初,曹国有人梦见一伙君子站在国社墙外,商量灭亡曹国。曹叔振铎请求等待公孙彊,众君子答应了。早晨起来去寻找,曹国没有这个人。做梦的人告诫他儿子说:“我死以后,你听说公孙彊执政,一定要离开曹国。”

        等到曹伯阳即位,喜欢打猎射鸟,曹国边境上的人公孙彊喜欢射鸟,得到一只白雁,献给曹伯阳,还讲述了打猎射鸟的技巧,曹伯很喜欢他。由此而向公孙彊询问国家大事,他应对得体,曹伯阳更加喜欢他,加以宠信,让他担任司城执掌国政。做梦的人的儿子这时就离开曹国。

        公孙彊向曹伯讲述称霸的策略,曹伯阳听从了,就背弃晋国而侵犯宋国。这也是曹伯阳夜郎自大、导致灭国的直接原因所在。

        宋国人攻打曹国,晋国人因为曹国的背叛而不去救援,公孙彊在国都郊外建造了五个城邑,名叫黍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西南)、揖丘(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境内)、大城(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境内)、钟、邘(,和前面的“钟”都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境内)。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7哀公七年
《春秋左传全译》(卷十二 哀公) - 长春好吃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春秋公羊传译注(下册)7
先秦史话丨55.春秋(20)周釐王时期
【春秋鲁国】曹成公:春秋时期曹国第十九任君主
春秋史 第十一章 ---- 第十五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