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万年】之一百二拾六:北击匈奴,拓展北方疆域,秦始皇耗尽了秦帝国最后一滴血

秦帝国崛起的同时,北方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族——也在崛起。匈奴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在欧亚大陆古代诸游牧民族中是最强悍的。匈奴首先崛起于中国北部,其活动范围非常广大,在世界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

 

匈奴趁中原各国战事方酣,无暇他顾之机,不断向四方扩张,攻占了河套地区,控制了南至河套,北到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雄踞于中国北方,给中原各国构成重大威胁。

匈奴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中,剽悍骁勇,经常侵扰内陆,掠夺人口、财物,动辄屠戮民众,视中原人民的生命如草芥,视中原各国的政府如无物,可谓是任性之至。

 

匈奴在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状大,到秦王朝建立时,匈奴首领为头曼单于,此时,在中国的北方,一个军政合一、游牧骑射的强大匈奴国家已具雏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当秦始皇灭掉六国、南平百越后,匈奴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秦国边防的首要任务转变为“解除北方威胁、防范匈奴侵扰”,对匈奴以坚决打击。

 

据说,燕人卢生曾给秦始皇一本谶(chèn,预言)书,书中有一条“亡秦者胡也”的谶语,预言秦王朝将被匈奴灭亡。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胡”就是指匈奴,于是决定用兵匈奴,匈奴“任性”作为的好日子就此终结。

用兵匈奴是秦帝国的扩张战略,应该与谶语关系不大。丞相李斯反对北伐匈奴,他认为:匈奴游牧而居,迁徒不定,不易一举攻灭;而北方不生五谷,即使占领了匈奴的地盘,也不会给秦王朝带来多大益处;如若秦军轻兵深入,路途崎岖遥远,转运粮食辎重不仅劳民伤财,还会招来人民的怨怒。 

李斯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已经刹不住秦始皇所驾的被胜利的惯性带着向前猛冲的马车。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巡视北疆,在分析政治军事态势之后,决定派将军蒙恬率领30万军队北进击灭匈奴。

 

蒙恬不负重托,当年就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富饶的河套地区,初见成效。第二年,秦军越过黄河,进击匈奴,迫使匈奴放弃头曼城(今内蒙古五原地区),整整向北退却300公里。匈奴没有搞清形势,以为现在的秦王朝,还是以前你争我斗,一盘散沙,任其渔肉,随意抢掠的战国时代!

秦始皇为经营河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方略,如设立郡县、驻扎重兵、修建直道、构建城池、安置移民等。秦王朝在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还设置了九原郡,并派遣蒙恬率数十万大军屯驻北部边疆。秦始皇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11年,迁徒内陆三万户,屯垦北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和榆中(即今天陕西榆林)。

秦始皇命令镇守北疆的蒙恬做了两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情:一是修筑“秦直道”,二是修筑“长城”。“秦直道”将帝国北疆与统治中心长安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长城”在当时则相当于百万雄师的严密防守。


这两项浩大的国防工程,好处当然不言而喻,军事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长城的屏蔽,秦王朝无法仅凭借30万军队,就可以防范人数大体相当、且机动性极强的匈奴骑兵。但坏处也非常致命,秦王朝在加强了对外军事防卸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对内政治凝聚力,秦帝国很快便从内部崩溃。

蒙恬威震匈奴,终秦始皇之世,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当此之时,秦朝的版图空前广大,其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至此,现视宇内,再无敌手与秦始皇对抗,帝国空前辉煌,千秋功业已成。

秦始皇没有注意到,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危机最深重的时刻。“民为邦本”,“国计”和“民生”永完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且“民生”才是立国之根本。当秦始皇在追求“国计”的道路上登上巅峰时,帝国也耗尽了最后一滴血,“民生”这个最根本问题便显现出来,不可逆转地决定了秦帝国迅速灭亡的命运。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帝国时的华夏疆土
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中国疆域3000年的奋斗史和历代统一王朝的疆域图集
秦皇汉武为何能够名垂青史?因为华夏在他们手中实现了大一统
古代历任皇帝中,谁对中国版图贡献最大?有一个皇帝我们都没想到
从秦朝起中国历代疆域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