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鹰:中国水产养殖业是永恒的产业,高效养殖这样做!
第三届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班正式开班
  • 文/图 水产前沿 植银素

“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十分严格,这一次我从四川专门过来参加培训班,希望可以找到高效的解决方案。”一养殖户说道。

与会人员合影

10月21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种水产工程分会、工业化水产养殖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班”在山东东营举办,会议得到了大连海洋大学、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设施渔业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海洋学院、中国水产学会鱼类工业化养殖研究会、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中国智慧渔业学院、辽宁省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正大集团&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设施与装备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协办支持,吸引了近150名从业者加入。

大连海洋大学 刘鹰 教授主持开幕式

刘鹰教授表示随着工业化水产养殖发展,从业者对于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每两年就聚集各方力量举办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班。很高兴能看到来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希望大家都可以在5天课程内有所收获。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种水产工程分会 秦京光 副秘书长致辞

大连海洋大学 刘鹰教授:路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现状与趋势

1、中国水产养殖业是“永恒”的产业

截止到2015年,我国水产品总量6699.65万吨,养殖产量4937.90万吨。刘鹰教授在报告中说道:“中国水产养殖业是永恒的产业”,到2030年,我国水产品数量发展目标是总产量达到750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达5700万吨,所以水产养殖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2、工厂化养殖的新进展

国内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备产业现状特点:

以养殖工程设施设备单元的开发为重点;

以借鉴、模仿、集成国内外水处理设备为特征;

发明创新了10余项新设施装备,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

工厂化养殖设施设备规模化生产企业50余家;

关键设施设备已成批量生产,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近年来我国出现部分创新的养殖新设施设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比如鱼病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精准计量投饵机、自动数鱼机等,我国循环水设施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而且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的1/3-1/10,但整体来说设备智能化、稳定性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如上图所示。现场有学员询问不同价格的系统差别在哪里?刘鹰教授表示价格大部分决定着系统的生产的可控性,自动化水平,风险控制水平,其中新水补充量也有明显的差距。

国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车间无人值守;

高新化、规模化、普及化、产业化、国际化;

养殖新品种的开发依赖循环水养殖技术;

环境政策、食品安全及绿色消费要求进一步促进循环水养殖产业及装备技术的发展。

总结:精准陆基养殖是未来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专业化、自动化的渔业装备是传统渔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水产养殖装备研究与应用,构建水产养殖装备技术体系,发挥工程装备的支撑协同作用,我国现代水产水产养殖业将逐渐呈现出设施大型化、装备现代化、生产高效化、效益最大化的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军研究员:工业化水产养殖适宜品种的选择

循环水养殖具有高密度,高水流速度的特点,因此所选鱼种应具有集群习性、可适应高密度养殖,耐水流能力,无攻击性或自残习性,适宜配合饲料养殖。另外还要遵循三原则:首先要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能够成活,其次是养殖周期事宜(时间较短品种较佳),最后是要“盈利”(高值或者名贵水产品种)。

目前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海水鱼类主要有五大类,包括鲆鲽类、石斑鱼类、石鲷鱼类、河豚鱼类、鲑鳟类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贤副研究员:工业化养殖的水质调控与养殖尾水处理技术

海水循环水育苗、养殖生产中,一方面要保证养殖对象和苗种的营养供给,另一方面是为其提供适宜生长的优质水环境。在水质指标中,对育苗、养殖影响较大的包括固体颗粒物,非离子态氨氮、亚硝酸盐浓度,溶解氧含量、pH、二氧化碳浓度等。

工业化养殖水体中主要的氨氮来源于投喂的饲料,残饵,以及养殖动物的粪便,鱼类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养殖期间如果发现残饵粪便积累,先考虑管道是否堵塞或者有死角。建议新系统在使用前30天进行生物滤池挂膜,以便减少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升高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合理投喂策略、合理养殖密度、增氧并适当延长生物滤池停留时间都可以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

与生活污水相比,养殖尾水各项水质指标数值较低,相应的处理工艺无法直接应用到养殖尾水的综合处理中。养殖企业面临困局:(1)不能通过辅助药剂沉淀悬浮物、磷酸盐,相应水处理占用面积需要加大;(2)已建养殖厂未留有足够空间用于尾水处理;(3)考虑成木、养殖企业很难专门聘用检测人员监测处理系统水质变化。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法。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 辛乃宏教授级高工:工业化水产养殖系统设施设备的选型与运行管理

辛乃宏博士介绍了天津水产养殖的优势和劣势,综合条件下天津成为国内循环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到2017年,天津市拥有工厂化及育苗企业95家,工厂化养殖规模118万平方米,其中循环水养殖车间62万平方米。

但是天津地区的循环水养殖也面临了尾水排放难、地下水禁采的困境,从此,循环水养殖很自然的加上新能源、尾水净化的附属条件。封闭循环水养殖是将养殖废水不断过滤、消毒、循环使用的养殖方法。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生产每单位水产品可以节约50-100倍的土地和160-2600倍的水。同时,对于设备的选型和运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中辛乃宏博士介绍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所用到的设备选择标准和基本要求,包括在线监测,自动转运、分级、计数等新型养殖装置。他认为,循环水养殖更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系统工厂,品种、苗种、饲料、病防技术、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管理人员缺一不可。

他总结了国内循环水养殖的对策:

1、合理做好养殖尾水排放管理

2、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寻找合理的热源或冷源

3、加强审批和管理,控制循环水养殖规模过度扩张

4、实施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引导工厂化养殖向智能化发展

5、发挥区位优势,做好一、二、三产融合

会议现场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备技术
水产养殖尾水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还在做传统池塘养鱼?看看这个吧,科学高效赚钱
说一下工厂化养鱼和循环水养殖:“一哄而上,一搞就垮”的浅见!循环水养鱼、箱式养鱼、桶式养鱼、帆布养鱼!
揭秘一种鱼类养殖密度高达每立方米80千克的工厂化养殖模式
Werner Gaus:室内循环水养殖,中国还没读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