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说,懒不是你一个人的错丨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接地气

01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一个人独得获奖理由是他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这位泰勒教授研究的行为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

在介绍之前,先问问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怪诞行为学》等书呢?

其实这些书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科普读物,里面讲的都是与我们生活很贴近的事情。

而今年获奖的泰勒教授,说起他的来头可不得了:他是行为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奠基人。

除了经济学家这个身份,泰勒还有另一个身份:演员。

他曾经客串过三部影视作品,其中一部就是获得奥斯卡奖的《大空头》。

电影里他本色出演,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比喻,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电影《大空头》)

作为一位参演过奥斯卡奖影片的诺贝尔奖得主——

-泰勒到底是如何一手创立这门学科?

-行为经济学到底在说什么?

-它和普通人又有哪些联系?

02

说到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亚当·斯密。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理性人

什么是理性人呢?简单来说,人会通过审慎思考,做出理性决策,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理性”的。

假如我们把现代经济学比喻成一座大厦,“理性人假设”就是一块重要的基石,在“理性人”的基础上,人们都基于理性从事各种经济行为,经济学形成了一套严密且自洽的知识体系。

几百年来,各个经济学家对“理性人”的观点几乎都深信不疑,好比物理学家对“万有引力定律”那样奉若神明。

然而有一个人提出了质疑,他是理查德·泰勒。

泰勒认为,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经济现象已经无法用主流经济学理论解释了

意识到这点,还与他刚当上老师时的一次经历有关。

当时他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结果全班平均分只有72分,没想到学生不高兴了,抱怨题目太难;作为年轻老师,当然不希望砸了饭碗,但是又不想“放水”降低难度,怎么办呢?

于是他想了个主意:在下次考试时,把总分从100分变成137分,难度比上次略高,大多数学生只能答对70%问题,但是平均分却能达到96分。

结果你猜怎么样?

学生们反而很开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抱怨考试题目难了!

连学经济学的都那么“愚蠢”,普通人就更不用提啦~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现实中人的选择行为,常常背离“理性人假设”,而这些例子并非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多到足以动摇传统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于是泰勒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观点:人是“非理性”的。

03

仔细想想,好像泰勒的观点更符合我们的认知: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也就是说,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超级计算机”,会做出最优化的决定。

然而现实中,不要说普通人没有这种“最优解”的能力,就是那些人类顶尖的围棋高手,在面对真正的“计算机”的时候,不还是败下阵来吗?

所以,人们在进行各种消费决策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趋利避害”的,可能也会一时头脑发热,选择“趋害避利”。

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大多数人在选择的时候:

- 要么会犯错(这家餐厅的菜根本不合我胃口,听别人推荐才去的)

- 要么会感情用事(因为这家餐厅是朋友开的,不好吃我也去)

- 要么就懒得动脑筋(实在搞不清哪家餐厅好,干脆抛硬币决定吧~)

总之,普通人连吃饭这样的小事,也不可能“理性地”做出“最优选择”,面对各种比吃饭还头大的事情,更不可能都选到最优的。再拿传统经济学模型去预测,结果又怎么可能准确呢~

所以,基于人是“非理性”的这一假设,泰勒把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中,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实用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为经济学”。

04

现在流行的许多“行为经济学”理论,其实都是泰勒提出的,比如:

1)沉没成本

如果钱已经花出去了,并且无法收回,这些钱就是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你花了50元去看一场电影,结果看了十几分钟发现这是部烂片,离电影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这个时候你是赶紧走人还是坚持看完呢?

尽管“理性人”是绝不会考虑过去的成本,不好看就走;但大多数人会继续看下去,因为已经花了50元钱,不看完就走太浪费了。

2)禀赋效应

这个讲的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比较有价值,如果要卖给别人的话,也会要求比较高的价格。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卖房子的时候,一想到自己小区环境好,交通方便,而且装修也花了不少钱,所以常常会“不理性地”挂出一个高于市场价的价格。

所以,即便是同样一件东西,价格也会有区别:你永远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

3)心理账户

这个著名的理论也是泰勒提出的。他认为,我们在心理上会为自己的钱分设不同的账户,每个账户的钱“专款专用”,这些不同的账户影响着我们日常决策。

举个例子,现在你准备出门去看电影,可是在路上,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你发现丢了50元钱,你还会去电影院花50元看一场电影吗?

情况二:你发现花50元购买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重新花50元去看电影吗?

现实中大多数人选择情况一(丢了钱还会继续看电影),而不是情况二(丢了电影票还会继续看电影)。

但对“理性人”来说,既然都是损失50元钱,如果丢了现金还去看,那么丢了电影票也应该看才对呀。

这怎么解释?

这时“心理账户”就派上用场了。因为人们的内心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现金账户,一个是电影票账户。

现金账户少了50元,不影响你继续看电影;但电影票账户少了50元,继续看电影就要再花50元,为了不让这个账户“超支”,你宁可放弃看电影。

05

别看现在这些理论已经成为常识,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当年泰勒提出的时候,没少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排斥”。

早年,他把研究成果给自己的指导教授看,教授叫他别再浪费时间,再这样下去小心毕不了业。

后来,泰勒曾经就封闭式基金的话题写了一篇论文,准备投稿,但另一名经济学家(后来也是诺奖得主)却开启了“战斗模式”,他一度游说期刊的编辑,不要发表泰勒的论文。

1980年,泰勒写了一篇行为经济学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投给权威期刊,当审稿者看到什么“沉没成本”、“禀赋效应”等,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闻所未闻,虽然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

接着他又把这篇文章投给一本新期刊,最后幸运地被发表在创刊号上。谁也没意识到,一门新的学科,行为经济学就此诞生了。

而对于自己创立的这门学科,泰勒的态度却十分谦虚,他曾对另一个经济学家说:你的模型假设决策者和你一样聪明,我的模型假设决策者和我一样傻。

虽然这只是句玩笑,但也说明行为经济学还是挺实用的。至少以后我们拖到假期最后一天赶作业,或者嚷嚷着要减肥却总是不成功时,你可以用行为经济学给自己辩护:这就是“非理性”啊~

还有,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你的上级或者教授不看好的你方案diss你,你也一定要锲而不舍

对了,如果你想对这位2017年经济学诺奖得主的研究有进一步了解,不妨读读这几本他写的书《赢者的诅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助推》(中信出版社)《“错误”的行为》(中信出版社)。

顺便看看去年和前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到底研究了些什么…

拓展阅读:

高工资,到底和什么有关?丨科普: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年入7.5万美元就挺好,赚得多不一定幸福丨诺贝尔经济学奖

觉得今天内容很赞的记得给我们点个赞哦~

也来留言聊聊,你是如何看待行为经济学的吧~

-扫描二维码 得不了诺奖 也能致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点|诺贝尔经济学理论太深奥?行为经济学告诉你怎么投资理财!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用研究告诉你:1万元年终奖和1万元中奖彩票有何不同?
诺贝尔经济学家告诉你,这样理财投资才不会被坑!
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光芒万丈
崔传刚:如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得主的理论炒股?
《错误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你的非理性行为?》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