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的孩子能行,为啥你就不行

有些家长内心对孩子会有一种执拗:“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家长会忽略孩子内心的伤痛和挣扎,孩子也渐渐变得难以把成长中的烦恼告诉家长。

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常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别的孩子做到了,你的孩子就非要做到呢?

想一想,作为成年人,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别人做到的事情,你都做到了吗?

说的好听一点,这种执拗是因为家长内心不服输,不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比别人的差;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家长在用孩子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

当听到这句“别人行,你为什么不行”的话时,孩子内心会怎么想?

“我怎么这么笨啊!”“我让父母丢脸了”,这是懂事听话的孩子所思所想,这会加重他们的自卑。

“我就是不行,怎么了?”“既然你看不起我,我还努力干啥,干脆放弃算了!”家长这句话增加了孩子的叛逆。

家长期望的是哪一种?肯定以上两种都不符合,家长期待的是孩子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为父母争光添彩。

但是,孩子是不一样的啊。家长期待的这样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你的孩子。更何况,这样的孩子确实也太少了。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这句话的本质,我们还需要澄清两个概念:

父母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成就式的爱,一种是占有式的爱。

成就式的爱,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在这个认知前提下去真正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

占有式的爱,是从家长自己的需要出发,看起来是为孩子着想,实际上关心的是家长自己,顾及的是自己的颜面和尊严。

有没有这样的记忆?孩子一旦违背家长的意愿,家长就勃然大怒,丝毫不去想孩子为什么会抗拒;有的父母上学时不如同班同学,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过同学的孩子,这些都是典型的占有式的爱。这种爱是把孩子拉进来加强自我,让孩子成为家长这个自我的一部分。

家长给孩子安排好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孩子不接受,如果父母更看重自己的需要,就会发生很大的冲突。尽管,很多父母都是带着为孩子着想的观念来控制孩子的,但是,家长意识不到,孩子未来的无数可能并非是哪个人可以安排控制的,即使你是孩子的父母

占有式的爱很容易带来对孩子的控制,而控制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抗拒,这种抗拒会将孩子本该有的可能变为不可能。

有个画家,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逼着儿子学画画,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流画家,他严格控制孩子的其他爱好。后来让儿子进了一所艺术院校。但是,儿子脱离了父亲的管控后,在大学里,他四年没拿起画笔。

大学毕业后,他弃画经商。再后来,父亲病重,弥留之际,他告诉儿子:爸爸不再管你了,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奇怪的是,父亲去世后,他渐渐拿起了画笔,倾情投入绘画事业。人到中年时,他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终于子承父业。

这真是造化弄人,他的父亲如果泉下有知,可能会感悟到很多道理。

真正的成就式的爱,是虽然内心有挣扎,但是依然尊重孩子做出的正确选择。

有一个孩子即将离开妈妈去远方发展,他临走时问妈妈:我走了,你会孤单吗?会想我吗?

妈妈是这样回答的“你远走他乡,我当然会孤单寂寞,会经常思念,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困难,变成你不能实现自我的理由。”

当然,家长爱孩子,也要爱自己,不能迷失了自我。但是,爱自己,不是把孩子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是加强自我的能力,让自己坚强起来。就像那位母亲,看起来是孤单的,但是她真心为孩子奉献,为孩子成长而骄傲,她内心是充实的。

想一想,我们自诩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到底属于哪一种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网热议!你身边有“凡尔赛式”家长吗?
对孩子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发泄!
儿子考试倒数第一!父亲一番话,惊动教育部!改变儿子一生!
家长你应该知道:“不舍得用孩子”就是“害孩子”
外国父母坑娃记:这真的是亲爹亲妈啊
当孩子问你「猜猜我这次考了多少分」,你一般怎么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