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个500万-1000万的选择,真纠结?!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你好呀,我是惠民大叔。

中国父母最舍得投资教育,是因为他们从来都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

中国父母如此重视教育,说到底,是在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文化圈下,把教育当成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过去的10年,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买了学区房,于是在国家高速发展、房价狂奔之下,家长改变了家长自己的命运。

那是过去的十年,2023年的家长,对未来的学区房还如此的看重与执着吗?‍‍

下面这个是我们的会员咨询,隐去大部分隐私,把主体内容发出来给你看一下:


小孩刚出生,思明有房一套但学区不够好,考虑再买一套,大概能够到630+,‍‍‍‍‍‍‍‍‍‍‍‍‍‍‍‍‍想听听大叔从学区方面考虑的建议:

①一种方案就是厦门比较好的实验小学玉滨城二期一房,或者海峡国际二期一房+学校附近租房。

②一种就是置换新房比如学仕里或者联谊广场四里的小三房。

③一种就是今年先置换前埔同片区比如华林三期或者紫薇三房就或者四房,根据到时候的学区形式再置换。

④一种就是前埔保留,再买一套松柏一小的老破小,先定一个比较好的学区,5年后也属于满五唯一住房,根据到时候的学区形式再两套一并置换。

四大方案:

1、玉滨城或海峡国际基本上500+,‍‍‍‍‍‍‍

2、学仕里或联谊广场基本上是800-1000,‍‍

3、置换同片区四房基本也要600+,‍‍‍‍

4、松柏一小的老破小,也基本要500+。‍‍‍‍

方案明确,思路清晰,而且每一种选择,对普通的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最优解。不过放到这位家长身上,却是随便可挑的。

而且这样多种选择的方案,更多的应该是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来考虑哪个方案会更优一些。

因为我不是房产专家,所以我无法给出明确的选择,我只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来和你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1、学区属性重要,还是居住属性重要?‍‍‍‍‍‍‍‍

2、你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3、孩子的阶段性成功,重点关注高中。


01


学区属性重要,还是居住属性重要?

是更看重学区属性,

还是更看中居住属性?‍‍‍‍‍‍‍‍‍‍‍‍‍‍‍

这个很重要。

如果更看重学区属性,那第一种方案的实验小学和二实小是比较好的方案,其次是第四种方案。排序大概是,1、4、2、3。

上图,是2022年家长群里为当前的各学校进行的打分赋值,重点看中的还是学区属性居多。

如果是更看重居住属性,那630+的预算,再加上一些外界支持,基本上是买新房更优质,学仕里和联谊广场那个四里的房子。2号方案应该最最优选择。‍‍‍‍‍‍‍‍‍‍‍‍‍‍‍‍‍‍‍

比较不看好的是第三方案,置换同片区的三房或四房,主要原因是不管是学区属性,还是居住属性,都没有太大的提升,更多的只是平替而已。置换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是最大,不划算。‍‍‍‍‍‍‍‍‍‍‍‍‍‍‍‍‍‍‍‍

我个人倾向:

有超过600+的预算,再多加一些,直接上新房。

借鉴像五缘实验学校的案例,一个学区,6-9年就能成熟。孩子刚出生,刚好在学区成熟的同时,小孩也享受到了成熟的红利。

你考虑看看,小孩在新的小区住,交小区的小朋友,然后就读是新上升的学校学区,本身就是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环境。好习惯的养成、价值认知的塑造、思维方式的锻炼,这本身就是好教育的底色。‍‍‍‍‍‍‍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且是不可逆的!

我们得培养自己做个深思熟虑的家长。‍‍‍‍‍‍


02


你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我们很多家长,以为买了学区房,进入了好的学校,于是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其实并不是。

进入好学校不是孩子教育的终点,而是孩子好教育的起点。‍‍‍‍‍‍‍‍‍

当孩子踏入了学校之后,走上了学习生涯,那一切教育的资源调动才刚刚开始。‍‍‍‍

你得考虑的是,各学科要怎么学?需不需要上素养课?什么方面可以提升知识面?有没有更多的课外资源可以用?你对孩子天赋、个性、兴趣有没有了解?未来方向怎么走?她会成为一个什么的人?‍‍‍‍‍‍‍‍‍‍‍‍‍‍‍‍‍‍‍‍‍‍‍‍‍‍‍

哪怕是一年级,怎么配合老师,怎么做家校合作,作业怎么检查,作业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和班级里厉害的孩子差距在哪?‍‍‍‍‍‍‍‍‍‍‍‍‍

事无巨细,做为家长都是需要考虑的。

所以,我建议是家长把教育当成一个系统来规划。而学区+房子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有时候,我们得:

跳开学区房,去看教育实质,
跳开房子涨跌,去看小孩的成长本身。
‍‍‍‍‍‍‍‍‍‍‍‍

这样你就更容易做出选择了!


03


孩子的阶段性成功,重点关注高中!

很多家长选片区,看学区,看的是普高率。

比如一中、双十、五缘普高率都在80%-90以上,说明孩子更容易考上高中。‍‍‍‍‍‍‍‍‍‍‍

有些家长一上来就说:我要挑个学区,嗯,这个普高率才60%,才到平均线呀,不太行,得换。80%够不哆?

话说没错,很多人把自己的需求设置在下限。

但我想和家长们说的是,放弃下限,拼一把上限!‍‍‍‍

什么是上限?

能不能用正取生的能力考上一双外?如果不能,那就用定向生的能力考上一双外。

能不能用正取生考上科技、六中、二中?如果不能,那就用定向生的能力考上科六二。‍‍‍‍‍‍‍‍‍‍‍‍‍

如果以上这些优质高中上不了,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整合能力,那我建议你可以考虑国际高中,走个国际路线,说不定未来能走上世界前100的大学,有些世界大学比985和211香多了。

我要你做的是:拼着命去争一个头部,而不是考虑如何垫底。

当你以好高中基础目标的时候,那你在幼小衔接,小学培养,中学提优方面你就会足够时间去思考了。‍‍‍‍‍‍‍‍‍‍‍‍

整理了一叶开目一个中考回头看,你要不要读一下:‍‍‍

1、据反馈:学校排名第一梯队,基本就是在头部的前5%!即使偶尔发挥不好,也不会跌出10%。学霸的三门总分离学校最高分一般在10分以内的。我看过学霸跌到第二名很奥恼的,也有学霸三科总分超过第二名10多分的。

2、老师说长期占据年段榜首的学霸,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学习方法和体系。这其实就是小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为什么大叔一直建议家长小学就抓好习惯,初中也不要放弃监督的原因了吧。

3、大家数学和英语都已经到了满分或接近满分,此时语文的分数反而可以拉开差距。学霸之间的比拼在于语文!而语文能力是从小就开始积累的,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大叔建议多阅读名著。

4、90%的孩子都是中间段的中等生。数学和英语这两门的提升程度,将决定谁在中间这个段位会更出色,甚至有可能去触摸一下学霸的地板门槛。

这也是我找很多资源和机构培训孩子英语的原因,因为提英语太容易了,但你想轻松一定从小一就开始上手英语!

5、中等生和学霸之间的差距在于:数学!数学!数学!说三遍。

略微难一点的试卷,数学最后一题中等生都不会做,倒数第二和第三题呢?都能看懂题目,也有点思路,那谁能做对就可以拉开10-20分的差距。为什么大叔让孩子去培优,去思明区尖子生堆里混,目的是学好数学,哪怕是女生,也不要害怕,不要信什么女生学不好理性这种谬论。

6、英语是三门中普娃提分最容易的学科。谁走心,谁努力,谁就提高了快。包括其它几个物化史地生学科,都是背诵加默写的,只要不懒,只要肯花时间就一定上头部。

但是,但是,人性就是懒,孩子就是懒的背,家长就是懒得盯。谁克服了人性之懒惰,谁愿意延时满足,就能迎来春暖花开的六月!‍‍‍‍‍‍‍‍‍

以上六点,哪一点是和学区和房子有直接关系的?‍‍‍‍‍‍‍‍‍‍‍‍‍‍‍‍

有点扯远了,回到主题,学区房重要,但家庭教育更重要。

有些人有学区房,家庭教育方面还很努力。

而我们普通家长,有什么?‍‍‍‍‍‍‍‍‍‍‍‍‍‍‍‍‍‍


以上,完毕!

希望能帮到你。

从2015年至今,惠民大叔潜心八年免费为家长提供上学咨询服务,以诚相待,用心说话。今年开通新的家长社群平台,已有1000多人加入。社群有上千个上学问答让你孩子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考等上学路上不迷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谈
教育部“重磅”新规,让家长泣不成声!房贷还没还完,政策就变天
家长注意了!新学期,湖东最新最全“学区划分地图”出炉!
提升家庭教育品质,或比选学区房更为重要!(原创首发)
打破学区房炒作魔咒,从平衡教育资源抓起
在北京,再贵的学区房,也比不上懂规矩的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